“首件产品” A 类坡头隧道砼路面施工方案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坡头隧道砼路面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根据我标段的整体工作布署,决定将坡头隧道左洞ZK124+714 ZK124+744段砼路面作为“首件工程”先行施工。
通过对首件砼路面工程施工前的周密策划,对人员、设备、技术、工艺合理组合,规范化施工,并通过检查、总结、完善等手段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固定化、标准化,以便指导后续坡头隧道砼路面工程的施工。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 、霍永高速公路霍州至永和关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2、《隧道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 ) 二)、编制原则1 、目前我单位部属在该区段的设备和劳力。
2、合理安排施工,优化资源配置。
3、配齐、配足安全保护设施,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质量、检测保证体系。
4、精心组织,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建成生态工程。
5、霍永高速公路段建设理念:生态环保、自然和谐、安全舒适、典型示范。
二、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行车速度:80公里/ 小时。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4、环境条件:1类环境。
三、工程概况坡头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式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位于山西省永和县西南约1.0km。
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为ZK124+333- ZK124+744 长411m 右线起止桩号为K124+306- K124+732 长426m 隧道左、右线霍州端洞口位于平曲线上,曲线半径分别为左R=1100m 和右R=948m隧道左右线为平曲线。
隧道左线纵坡-2.587 % (411m), 右线纵坡为-2.5 %(426m)。
总负责人:刘研技术负责人:段久波安全负责人:王志勇测量负责人:张磊施工负责人:胡国建现场技术负责人:陈强试验负责人:王世君物资负责人:王秀军四、施工前期准备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本合同段隧道工程设计的结构形式,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技术能力,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
进一步明确工期进度计划、工期控制点,以及关键工序控制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施工前期工作准备内容,4.1 机械设备配置砼罐车6辆;集中砼搅拌站二座;平板振捣器1个;50 型振捣器5 把。
4.2 原材供应水泥、粗、细骨料均为外购,钢筋采用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筋。
原材料进场后,需报试验监理工程师对原材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五、施工力量安排及施工任务划分5.1 人员安排根据职责分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一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分工表5.2施工队伍人员安排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1人、砼工8人、模板工6人。
5.3工期安排根据总体施工部署,以及本工程设置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本着高质、高速、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拟安排我公司具有较强施工能力的作业队承担隧道砼路面的施工建设任务。
坡头隧道路面铺装计划工期为40天,开工日期2012年10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11月10日。
六、施工工艺及工艺流程图6.1 施工工艺6.1.1 测量放样测量仪器采用徕卡TS-06 全站仪,架设到提前布设的控制网点施放。
坐标已全部计算出并经多人复核后形成资料。
水准点在隧道进出口均布设完成,测量高程方便。
所有点位均做明显标识。
标高定位明确,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尺寸进行精确定位。
测量组根据图纸放出隧道中心线点位(点位间距5 米)。
6.1.2 安装控制钢筋根据测量组放出的点位,弹出模板底内口线并采用小型钻机对点位进行钻眼,埋设控制钢筋。
现场技术员采用水准仪对控制钢筋顶面进行抄平,并下发砼路面顶标高技术交底。
6.1.3 模板支立现场领工员根据技术室下发的技术交底指导作业队在控制钢筋上作出标记并进行挂线。
模板采用22cm槽钢,长度4米,根据底口线和控制钢筋上的线绳进行支立模板。
模板支立完成后模板顶面要与线绳高度一致,模板内口与线绳位置重合。
模板加固采用钢筋加木楔固定,在模板外侧采用钻机钻25mn眼艮(一块模板3个,模板端部及模板中部),钻眼深度不小于10cm 钻孔内塞入25mm钢筋对模板进行固定相邻两块模板间错台不得大于2mm为防止露浆,接缝处用双面胶填塞,保证模型无漏浆现象。
模板安装完成后,要认真检查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稳定性,浇筑砼前,模板表面要均匀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需使用新机油,不得使用废机油,6.1.4 砼拌制砼拌制过程中各种计量仪器必须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量要经常进行检测,雨天要增加检测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砼要拌制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砼坍落度要在拌合地点和施工地点分别进行检测,并以浇筑地点检测值为准。
6.1.5 砼运输为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到达浇筑地点保持规定的坍落度(160〜200mm,我经理部在K122+630处建设砼拌合站一座,砼运输车6 辆,砼泵车1 辆,可以保证隧道砼路面浇筑需求。
6.1.6 砼浇注及养生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的间距、高度、润滑、支称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混凝土为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罐车运输。
砼浇筑前采用水车对隧道路面进行冲洗,保证隧道路面砼垫层顶面无杂物及泥土。
砼浇筑中,先采用2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最后采用振捣梁进行振捣,以更好的控制砼铺装层顶面标高及砼收面。
采用2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移动半径不得超过振动半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伽的距离, 插入下层50〜100mm。
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30s为宜,砼密实的标志是砼表面不再下沉,平坦泛浆,不再冒出气泡。
混凝土浇筑完成6-8小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砼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养护期间严禁堆载重物。
砼浇筑完毕后要符合下表要求:6.1.7拉毛为增加沥青层与路面混凝土的粘结性,在砼初凝前,对路面砼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拉毛时,将铝合金尺放在模板上,拉毛刷紧贴铝合金尺沿路面横向从一侧拉倒另一侧,拉毛深度控制在0.7-1.1mm。
6.1.8拆模砼达到设计强度2.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拆除,设计无规定时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拆模过程中注意对砼成品的保护,防止模板与结构物碰撞产生结构物刮伤、掉角等现象。
6.1.9缩缝设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隧道缩缝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纵缝。
6.191纵缝设置纵缝沿隧道纵向通长设置,纵缝左侧路面宽4.05米,右侧宽4.25 米,纵缝拉杆埋设采用直接在模板上打眼,浇筑砼过程中,直接预埋。
纵缝拉杆为丄16钢筋,长90cm沿隧道纵向75cm布设一根。
纵缝宽0.5-0.8cm ,深4cm,在砼浇筑完毕后及时切出,并采用沥青进行灌缝。
6.1.9.2横向缩缝设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横向缩缝分为A型横向缩缝和B型横向缩缝。
B型横向缩缝设置在胀缝两侧各5米处。
A型横向缩缝沿隧道纵向每5 米布设一道。
理横向缩缝处拉杆,采用虫25钢筋,长50cm并在钢筋上涂刷沥青,涂刷长度不小于25cm拉杆沿A型横向缩缝每25cmi设置一根。
横向缩缝宽0.3-0.8cm,深5cm,在砼浇筑完毕后及时切出,并采用沥青进行灌缝。
6.192胀缝设置在隧道衬砌类型变化及洞口处设置胀缝,宽2-2.5cm,胀缝边角处设角隅钢筋补强。
钢筋网设于板地上部,距板顶6cm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胀缝下部采用橡胶沥青接缝版,顶部4cm采用沥青灌缝。
传力杆的活动端要交错布置,且在滑动端涂刷沥青,滑动端头设置塑料套,塑料套内填塞木屑或泡沫塑料。
传力杆的固定,采用支架固定,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
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再在胀缝两侧摊铺混凝土拌和物至版面,振捣密实后,抽出端头挡板,空隙部分填补混凝土拌和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传力杆采用空25钢筋,长50cm并在钢筋上涂刷沥青,涂刷长度不小于25cm拉杆沿胀缝每25cm设置一根。
6.2施工工艺流程图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隧道路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图七、施工安全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2.在安排、检查、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兼顾和保证安全工作,把安全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
3.建立定期的安全教育、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
4.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进行安全和技术检算,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加强运输及施工车辆的管理,经常检查车辆,禁止带病作业。
八、文明施工措施1.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的组织保证体系,做到有目标、有标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按平面位置堆码,标识。
3.施工便道及时进行养护,做到畅通、平坦、不积水、不扬尘, 警示标识齐全、醒目。
4.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设专人协调与附近村落的关系。
5.施工人员不得在现场随意坐卧,严禁赤脚、光膀作业。
6.施工人员要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不随便进村扰民和私拿群众物品。
九、环境保护措施1.全体施工人员集中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依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专人负责落实、监督。
2.施工和生活污水要分别集中处理,以免污染附近河流及水资源。
3.施工便道经常洒水,确保不扬尘。
4.散体、液体建筑材料的运输要有覆盖措施,防止沿途撒漏飞扬。
5.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教育员工不得偷猎和随意采摘、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