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环评影响报告书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1.背景某年产25万吨新型铝材加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某铝业有限公司。
项目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设立,注册地址在某县,注册资本为1300万元人民币,其母公司为华南铜铝业有限公司。
华南铜铝业有限公司位于广东清远市广清高速出口,成立于2003年5月,是一家以铝加工为主的综合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资产总额6亿多元,占地面积300多亩,公司年产值15亿元以上。
华南铜铝业先拥有完善的铝材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公司设备先进,拥有650-1800吨高精度铝型材挤压生产线18条,以及与之配套的熔铸、模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氧化、抛光、电泳、粉末喷涂等铝材表面处理生产线。
铝板生产车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连铸连轧,冷轧,箔轧、拉弯矫直、分卷机等进口设备。
2.建设地点及工艺某年产25万吨新型铝材加工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某县巩昌镇东郊,工业集中园区,西邻东兴铝业,可就近利用其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项目占地面积169亩,总投资为60993.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352万元,占总投资的5.5%。
拟建年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生产线一条,其主要生产铝棒、铝板带箔、铝型材等。
其总工艺流程见下图1-1,分工艺流程图见图1-2、1-3、1-4、1-5、1-6以及图1-7。
图1-1 总生产工艺流程图图1-2 熔铸工艺流程图图1-3 铝板带箔工艺流程图图1-4 挤压工艺流程图图1-5 粉末喷涂工艺流程图图1-6 氧化着色、电泳工艺流程图注:根据需要可进行氧化-封孔、氧化-着色-封孔、氧化-电泳、氧化-着色-电泳四种工艺。
图1-7 穿条、注胶工艺流程图3.工程概况及技术指标某铝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169亩,其主要工程及技术指标如下表1-1、1-2所示:表1-1 项目组成表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60993.4万元,企业自筹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2.79%;申请中长期银行贷款40993.4万元,占总投资的67.21%。
环保总投资为3352万元,占总投资的5.5%。
从工程的特点来看,环保措施在减少污染,防治噪声和改善环境质量空气方面发挥了其有效功能,对除尘、防噪减振及其它污染进行投资治理是完全必要的。
具体环保投资见下表1-3:表1-3 环保投资一览表5.项目符合性项目位于某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交通水电便利。
其环境敏感点主要是东侧的王家坪村及北侧春场村,受影响较小,且两村在规划搬迁计划中。
西邻东兴铝业,其原铝液可从东兴铝厂就近购入,铝液储存于铝容包内保温运输,运输路途较近,铝液资源充足。
某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一区四园,分为中药产业园、工业园、物流园、地产药材交易园。
某铝业有限公司年产25玩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与《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工业产业布局相符。
项目已在定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取得备案文件,同时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项目总平面布置结合地形、声源方向性、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及绿化植物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局,办公区位于厂区北部,加工区位于南部,东部仓储,厂区绿化面积30%以上。
生产加工区的粉尘、噪声对办公区影响不大。
各功能区界限有明显标志,疏散通道畅通。
项目符合规划发展并且布局合理。
二.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及评价等级、范围1.环境现状1.1大气环境现状由《某铝业年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环境监测报告》可以看出:①SO2污染特征监测期间,SO2日均浓度均未超标,最大浓度值为0.024mg/m3。
②NO2污染特征监测期间,NO2日均浓度均未超标,最大浓度值为0.026mg/m3。
③PM10污染特征监测期间,PM10日均浓度除均未超标,最大浓度值为0.146mg/m3。
④TSP污染特征监测期间,TSP日均浓度各监测点均未超标,最大浓度值为0.248mg/m3。
综上所述,拟建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受SO2污染较轻,受NO2污染较轻,PM10和TSP因气候等原因,值略显高,主要是因为某地处多旱少雨区域,冬、春季又是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多发季节,裸露干燥的耕地在风力作用下极易起尘。
1.2水环境现状通过引用监测时间为2011年8月15日—8月16日的《某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对渭河的监测资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表2-1所示结果:表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L,除pH)由上表可以看出,除了总氮和总磷外,其余监测项目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总氮超标个数为12个,监测数据个数为12个,超标率为100%,总磷超标个数为4个,监测数据个数为12个,超标率为33.3%。
经过现场调查,主要是由于未将县城污水全部收集,有一部分直接排入渭河,造成了总氮和总磷的超标。
1.3声环境质量现状由《某铝业年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环境监测报告》可以得到如下表2-2结果:表2-2 噪声测量结果及评价等效声级Leq:dB(A)由表2-2可知:厂界噪声现状昼间、夜间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Ⅱ类区限值。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2.1 大气评价等级及范围依据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污染特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确定本评价工作评价因子主要是TSP、SO2、NO2及二甲苯。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分别计算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评价工作等级具体见表2-3。
表2-3 评价工作等级占标率及D10%计算结果见表2-4。
表2-4 占标率Pmax及D10%计算结果注: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无二甲苯,因此本次环评引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二甲苯一次最高容许浓度0.30 mg/m3。
由上表可见,最大占标率烟尘的0.24%,最大占标率均低于10%,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大气评价范围以厂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延伸2.5km的矩形区域,面积为25km2。
2.2 地表水评价等级及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依据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其水质要求确定。
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外排废水主要是生产污水。
生产污水只要为氧化车间表面处理水洗废水,其中水洗废水80%循环利用,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Cr6+、Al3+、Sn2+、氟化物,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氨氮。
由此可知,项目外排废水污染物类型为2,需预测浓度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污水水质为复杂度中等,受纳水体为中型河流,地表水水质要求为三类。
由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可知,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3 噪声评价等级及范围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某铝业有限公司年生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其建设前厂界周边后噪声声级无明显增加,项目建设地位于工业集中区,周围受影响的人口无明显变化,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某铝业年产25万吨新型铝型材加工建设项目工厂厂界200m。
2.4 拟建厂区周围环境敏感点该项目所在地为某县工业集中区,评价范围内无重点保护单位,无文物古迹以及自然保护区。
据现场调查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1,具体位置详见图2-2。
表2-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敏感点分布图2-1 某铝业厂区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点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措施与效果3.1 废水影响分析项目运行期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熔铸车间和氧化车间。
熔铸车间废水为冷却循环废水,不外排。
外排废水主要是氧化车间表面处理水洗和车间冲洗废水,本报告要求表面处理工艺采用无铬工艺。
外排水量约为3650m³/d,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Al3+、Sn2+、氟化物;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氨氮,日排水量约为70m³/d。
本项目采用酸碱中和、絮凝沉淀法治理各水洗工序的生产废水,治理后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氟化物、Al3+、Sn2+等。
清洗废水首先经过调节池均衡水质及水量后进入化学反应池,加碱调节pH至6~9,在用泵抽入沉淀池中,同时加入絮凝剂。
废水中金属离子与碱反应成氢氧化物,在絮凝沉淀作用下形成大颗粒矾花,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经过沉淀、气浮、过滤后进入中水池。
项目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含油污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与洗涤废水合流排入园区污水管道。
生产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3-1。
表3-1 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由表5-4可知,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标准限值。
但事故排放时,BOD5以及氟化物均超标。
应尽量杜绝事故排放。
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枯水期渭河流量约为25m³/s,项目水体污染物主要是COD cr、BOD5。
类比同类项目,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候对水体贡献值如下表3-2所示:表3-2 废水正常排放时污染物对水体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单位mg/L由表3-2可以看出,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对渭河水体影响较小。
COD cr、BOD5贡献浓度分别为0.1605mg/L、0.0378 mg/L,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13.46 mg/L、2.0038 mg/L,占标准值的67.2%和50.2%,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要求。
由此,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对水体影响不大。
当项目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污水非正常排放时,其COD cr、BOD5的贡献浓度预测见表3-3:表3-3 废水非正常排放时污染物对水体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单位mg/L由表3-3可以看出,项目污水非正常排放时对渭河水体影响也较小。
COD cr、BOD5贡献浓度分别为1.089mg/L、0.257 mg/L,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14.39 mg/L、2.257 mg/L,占标准值的71.95%和56.43%,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要求。
由此,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对水体影响不大。
综上可见,拟建项目污水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时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小,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