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间改造施工方案

卫生间改造施工方案

卫生间改造施工方案2016 年8 月21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3)1. 工程概况 (3)二、施工准备 (3)2.1 技术准备 (3)2.2 作业条件 (3)卫生间施工方案施工流程 (3)三、分项施工工艺 (4)(一)管道安装 (4)(二)隔墙砌筑施工 (6)(三)排水洞口封堵 (9)(四)卫生间防水 (9)四、保证施工和安全技术措施 (13)1 、施工安全生产措施 (13)、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交通枢纽西中心T3裙楼,六层影院卫生间改造工程。

主要为原男卫生间拆除清运,原女卫生间新建为男女卫。

改造部分施工内容是给排水改造、墙体拆除、新建砌体、洞口圭寸堵、防水等各分项工程。

1、编制依据1.1卫生间施工图1.2适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标准、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图集及有关文件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已通过会审与自审,若存在问题,贝U问题已经解决;门洞口的位置,尺寸与施工图相符,按施工要求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2作业条件卫生间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三、分项施工工艺本工程卫生间格局类型多样化,但使用功能以及装修要求基本相同,因此此次方案仅对其中6F公共卫生间的前期改造做详细介绍,其它类型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管道安装1工艺流程⑴给水管道工艺流程拆除原有十预制加工汁干管安装一立管安装二支管安装一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卜保温斗管道冲洗—配件安—⑵排水管道工艺流程拆除原管卡管道预制+干管安装一立管安装二支管安装一灌水、通2给排水管道安装:⑴给排水干管安装:安装前先检查预留洞口,以设计尺寸确定位置,本工程涉及到修改洞口、给水及设备改造,安装前对原预留无法继续使用的给排水管拆除封堵。

给水干管安装时一般从总进入口开始操作,总进口端头加临时丝堵以备试压用。

管道预制后、安装前做好防腐,丝扣连接管道抹铅油缠麻,然后用管钳上紧,安装后找直找正。

排水管应用两个45度弯头连接。

排出管安装时,出墙管口堵好,以便做闭水试验。

⑵给排水立管安装:给排水立管宜分主管、支立管分步预制安装。

安装前先检查预留洞口,以设计尺寸确定位置,修改洞口。

安装时,若需打洞,洞口直径不应过大,并且不得随意切断楼板钢筋。

必须切断时,需在立管安装后焊接加固。

立管安装先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安装卡件,然后安装立管,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

冷热水立管安装要求热水管在左,冷水管在右。

给水立管每层设管卡,高度距地面1.5~1.8m。

排水立管应每层设检查口,高度距安装地面1m。

⑶给排水支管安装:给水支管安装前核定各卫生洁具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找平正后栽支管卡件。

冷热水支管安装要求热水管在上,冷水管路设在下。

排水支管先安装管道,调好坡度,再固定卡架。

排水支管一定要按规定的坡度进行安装,不允许有倒坡、平坡的现象。

⑷其它:给水干管按0.002-0.003 坡度敷设, 坡向泄水装置。

排水管坡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坡度过小或倒坡均会影响使用效果。

3管道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水平安装的管道要有适当的坡度,给水横管以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或配水点,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

排水管道坡度按管径不同,以图纸给出的坡度选取。

给排水室内管道图纸标高为管道中心标高。

沿墙面或楼面敷设的管道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用钢钉或膨胀螺丝,固定在依托墙体或楼板上。

4悬吊安装的管道或管外有保温层的管道,应采用吊架或托架来固定管道。

管道固定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规定。

在三通、弯头等管件处和管道弯曲部位,应增设固定件。

安装后的管道,严禁攀踏或借作它用。

5暗设的管道应经水压试验合格和检查无渗漏后,再进行填封管槽及粉刷或贴饰面层施工。

6穿越管道的孔洞,当无防水要求时,可用1:2 水泥砂浆填实;当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膨胀水泥配制1:2 水泥砂浆填实,并在板面抹三角灰。

7管道安装完,检查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和管道变径等是否正确,然后找直,用水平尺校对复核坡度,调整合格后,再调整吊卡螺栓U 形卡,使其松紧适度,平正一致。

摆正或安装好管道穿结构处的套管,填堵管洞,预留口处加好临时管(二)隔墙砌筑施工1 、操作工艺流程拆除原有T测量放线i施工前淋水f地面圈梁f砌体施工f质量检查2、施工操作工艺(1)、砖墙砌筑前应先在基层上根据弹好的位置线做300*200圈梁,然后进行排砖。

(2)、砌筑时,应根据墙体类别和部位选砖。

(3)、砌筑时先盘角,每砍不得超过五层,随盘随吊线,使砖的层数。

灰缝厚度与皮数杆相符。

(4)、砌一砖半厚及其以上的墙应两面挂线,一砖半厚以下的墙可单面挂线。

线长时,中间应设支线点,拉紧线后,应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5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或采用铺浆法(包括挤浆法和靠浆法)。

砖要砌得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做到“上根线,下根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每砌五皮左右要用靠民检查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随时纠正偏差,严禁事后凿墙。

(6)、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应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不得用过夜砂浆。

混水墙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水平和坚向灰缝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般为10mm(7)、砖墙的砌法:全顺法砌法全顺砌法3、砖墙砌筑要点:(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在地坪或楼面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的墨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

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

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2)、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边梁、圈梁、等构件位置。

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3)、准备好所用材料及工具,施工中所需门窗框、预制过梁、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作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4)、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 mm,但不少于8伽,也不大于12伽。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5)、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槎,留直槎必须砌成阳槎,并加设拉结钢筋。

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半砖墙厚放置1根,至少放2根,直径为6 m,间距沿墙高不超过600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做通长拉结,其末端应有90°弯钩、或植入原墙体。

6)、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

(7)、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

8)、下列墙身中不得留置脚手眼:①、半砖墙②、砖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③、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④、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伽的范围内⑤、门窗洞口两侧180伽和转角处430伽的范围内。

4、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1 )、保证项目:①、砖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②、砂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各组试件的平均强度不小于f mk;任意一组试件的强度不小于0.75f m k,采用检查试件试验报告。

③、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采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掀3块砖取其平均值。

④、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采用观察检查(三)排水洞口封堵1 •将洞口凿毛成喇叭口,上大下小,上部最少要求每边保证比管道大4〜6cm下部最少要求每边保证比管道大2〜3cm并且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吊模。

2.立管完全安装牢固后,吊模要求稳固,下部与底板面平,保证砼浇捣后的平整度。

3.凿毛清洗干净后,紧接着在洞口刷一道素水泥浆。

4.用细石砼(C30砼配合比1: 1.37 : 2.67,石粒径5〜10mm坍落度28mm左右)分两次认真浇捣密实,第一次浇2/3厚(12小时内进行蓄水养护),24h 以后剪断铁线(保证不外露)再浇捣细石砼,并且保证管道四周200mm范围内由管边向外适当找坡。

5.2天以后方可拆模,并进行24h蓄水试验。

洞口砼需养护7天以上。

6.管口封堵时,班组必须派专人进行跟踪施工。

7.做好刚性防水后,在管道半径200mm内做好二道柔性加强防水层,做法详见《建施图》。

8.试验合格后,及时取得项目部认可,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卫生间防水1.涂膜施工顺序:基层处理一涂刷底层涂料-(增强涂抹或增补涂料)一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层-(增强涂抹或增补涂布)—涂布第二道涂膜防水层一检查验收涂布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及细部后大面。

每层涂抹方向应相互垂直。

2.涂布基层涂料目的是隔绝基层潮气,提高涂膜同基层的粘结力,底涂采用长柄滚筒滚涂,要求滚涂均匀不得露底。

小面积施工可用油漆刷将底层涂料细致均匀地涂刷在处理好的基层上。

大面积施工应先用油漆刷沾底层涂料,将阴阳角、排水口、预埋件等细部均匀细致地涂布一遍,再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均匀地涂布底层涂料。

要注意涂布均匀、厚薄一致,不得漏涂。

涂布间隔24h以上(具体时间应根据施工温度测定),待底层涂料固化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3.增强措施:阴阳角、管道周围、预埋件、施工缝及裂纹处等均需增强防水措施。

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可在涂刷底层涂料后进行,也可在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层以后进行,还可在每相邻两层涂膜之间进行。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道涂膜施工前在该部位增强涂布一道涂膜(或铺贴一遍玻璃纤维布)。

增强涂布是涂膜防水层的最初涂层,因此涂布操作时要认真仔细,保证质量,不得有气孔、鼓泡、褶皱、翘边等现象。

4.涂布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无,即可涂布施工,如有则应用橡胶板刷将涂料用力压入气孔填实补平,然后进行下一道涂膜施工。

涂布第一道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橡皮板刷均匀涂刷,力求厚薄一致,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涂抹施工过程中应留出退路,可以分区分片用后退法涂刷施工。

5.涂布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涂刷第二道涂膜,其施工方法与第一道相同,但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刷方向垂直。

涂布每一道涂膜与上一道相隔的时间以上道涂膜的固化程度确定,一般不小于4h (以手感不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