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队新兵入伍教育教案:扭住“四要” 走好军旅人生“第一步”

部队新兵入伍教育教案:扭住“四要” 走好军旅人生“第一步”

部队新兵入伍教育教案:扭住“四要” 走好军旅人生“第一步”走好军旅人生“第一步” 各位新战友们,来到连队已两个多月了。

带着家人的期盼,带着从军报国的热忱,大家正式成为了一名共和国军人。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对部队生活已有了初步认识。

在对军旅人生充满期待和憧憬的同时,有些同志仍旧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军旅生活,难免会对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产生迷茫。

那么今天我们就新战友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战士,走好自己军旅人生路的问题一起来谈谈“四个要”。

一、要规划目标,志存高远流沙河在《理想》一诗中这样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最早,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90%的学生回答说有。

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们有了目标,那么能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4%的学生回答说:“写下来了。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

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这样做的学生。

它们创造的价值超过余下的96%的学生的总和。

那么,那96%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在实现他们的理想。

由此可见,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作用,不可不重视。

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现在大家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目标?是否清晰?是多长时间的目标?自己过去属于96%、4%中的哪一类人?现在又属于哪一类?或者现在决定将来要属于哪一类人?思考过后,大家应该感悟到了目标具有的无穷威力――它可以给人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使人充分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的目的;它可以使自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它可以迫使自己未雨绸缪,把握今天;它可以使人能清晰地评估每一个行为的进展,正面检讨每一个行为的效率;它可以使人能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上来;它可以使人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就能“看”到结果,从而产生持续的信心、热情与动力。

没有目标,我们就不会努力,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

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码头在哪里,加油又有什么用?没有目标,我们几乎同时失去机遇、运气和别人的支援。

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就没有什么能帮助的了他;同样的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的码头在哪里,也就不明确什么风对它来讲是顺风。

古人尚有“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远大理想,我们新时期革命军人更应该如此。

刚刚经历过XX考核的你们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第一次跑三公里觉得路很远很长,怎么跑都跑不完,但是练得多了就感到轻松了,甚至五公里也能跑下来了。

不难想象,这便是目标引导的作用。

目标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它能给我们现在的生活设定一个努力的方向。

我们从入伍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

因为你选择了多高的目标,就会有多大成就,就会促使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一刻开始,定好自己长远的目标。

多年后,一定会“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二、要打牢基础,厚积薄发给大家讲个故事。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

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只有一寸高,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

这时,草原上的任何一种植物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它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但半年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时间它便会长到1、6米到两米的惊人高度!这一自然现象,引起许多人好奇。

科学家研究发现,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

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得超过了28米,它一直在默默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一棵草,竟然有28米长的根,这是多么罕见的现象!当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后,尖毛草便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为刚刚进入军营的新兵,站在军旅人生的起点,可以说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活大家知之甚少。

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去创造,因此打牢坚实的基础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要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事实证明,理想信念绝不是人生旅途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具有崇高的人生追求。

军人的荣耀,系于军队这个先进群体,在于追求高尚绚丽的人生。

从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升华。

选择了军人,就意味着选择了高尚,选择了“与众不同”。

军人有一张特殊的名片:勇敢、坚毅、奉献、牺牲。

而这张名片必须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来写就。

所以我们就要珍惜军旅岁月,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懂得立身做人的道理,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培养成为“四有”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迷失方向。

二是要打牢坚实的知识基础。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目睹国家多灾多难,民不聊生,就立下了拯救人民,振兴中华的宏伟志向。

并用发愤读书,增加才学的实际行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基础。

在半工半读时,在学习任务重、打工活累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要挤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在长征路上,他患病躺在担架上还读马列的书。

由于博览群书,他在政治、军中、经济、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去,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就连他的对手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雄才大略。

正因为他有雄才大略,才能在革命斗争中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高瞻远瞩,终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现了他的宏伟理想。

未来战争,将是运用高技术手段,大纵深、立体化的作战,也对在战争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未来军队中的一分子,如何在科技大练兵中有所作为,成人成才,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因此,要珍惜现有的环境,利用好时间,刻苦钻研,与书为伍,与课堂相伴,用知识武装自己,开拓视野,丰富头脑,不断增长才学,为将来献身国防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是要打牢坚实的军事基础。

训练场是战士的竞技场,投弹米数,射击环数,做单杠,双杠次数,像前进中的里程碑,记录着军人成长的过程,引导军人你追我赶,不断向新的更高的标准冲击。

虽然和平与发展正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以经济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也包含着军事实力竞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军事实力是看不见的手。

一旦经济利益受到威胁和侵害,就会毫不犹豫地诉诸军事手段。

我们努力搞好军事训练,打牢坚实的军事基础,就能提高部队战斗力,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向世界展示国威军威,就能增强对敌人的威慑力,提高军队和国家的国际地位。

三、要直面挫折,愈挫愈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不断战胜旧事物的阻挠、扼杀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倒退。

”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事物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扼杀新事物的发生、发展;而新事物要想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战胜旧事物所设置的一切障碍。

任何事物都必须面对挫折,因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也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因此挫折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梁启超在推究古今成败的原因时曾指出“有毅然力者成,无毅力者败。

”这就是说一个人有毅力不断战胜自己所面临的挫折,那他就是一个成功者,如果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那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顺境与逆境、得意与失意并存,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转换,怎样对待挫折就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邓小平一生曾经三次被打倒,然而他却能够成功地实现三落三起的奇迹,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辉煌。

邓小平曾经风趣地对一位美国影视明星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他是有资格拿到金牌的。

这其中除了邓小平的谋略和智慧外,还有一条就是他具有不断战胜挫折的坚韧的毅力。

一个人想建功立业,却没有信心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那他只能是一个失败者,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挫折,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或者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在挫折面前只想着回避甚至逃之夭夭,那他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诗云:“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

”现在,我们有的同志可能因为知识结构的问题,在学习教育上感觉比较吃力;有的同志可能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在军事训练中成绩提高不快,等等。

在这些现实困难面前,我们绝不能束手无策,要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相信“只要意志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都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还有严冬酷暑、暴风骤雨,意外会不经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出现在你、我、他中间。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被突如其来的挫折吓倒,一旦挫折来犯,要用坦然的心态去迎接它,同时还要辩证地去看待它:“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

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挫折,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

挫折可以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发起美丽的浪花。

”因此挫折并不可怕:对于强者来说,会越挫越勇,坏事变好事。

四、要注重点滴,事事慎微法国银行大亨恰克年轻时,到一家银行谋职。

然而,一见面就被董事长拒绝了。

这已经是第52次被用人单位拒绝了。

当他失魂落魄地从银行走出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拾了起来。

出乎意料,第二天,银行录用恰克的通知书来了,原来,他弯腰拾大头针这一幕恰好被董事长看见了。

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的人,很适合当银行的职员,于是决定雇用他。

恰克得以在法国银行界开创事业。

一般人看来,恰克的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有的人错误的理解“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的意思并作为自己粗心大意的借口。

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如果恰克没有注重细节,注重点滴的习惯,那么在任职后的工作中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美国西点军校是专门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

在它200余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两位美国总统、3000多名将军。

其一以贯之的人才锻造模式,传承历史、注重现实、开拓创新的西点精神,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国军事教育的发展变革。

西点军校一个基本的做法,就是非常注重在日常的点滴养成中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

很多同志把“将军”当作自己崇拜的明星,当作心中的偶像和自己行为的标杆。

从正面看,这样的“追星”是把闪耀将星看作成功的象征。

把“星”看作崇尚的对象,把成功作为追求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