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模拟考试【马原专项】试题一级结构:单项选择题一级结构说明:1-12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干:1.[单选题]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选项:A.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题干:2.[单选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能胜利”的哲理在于选项: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题干:3.[单选题]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选项: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题干:4.[单选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选项: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题干:5.[单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选项: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原动力题干:6.[单选题]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选项: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1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题干:7.[单选题]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选项: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题干:8.[单选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周转的利润是15万元,剩余价值率是75%,则资本的有机构成是选项:A.2:1 B.3:1 C.4:1 D.5:1题干:9.[单选题]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产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选项: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题干:10.[单选题]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
马克思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
”这主要是指选项:A.它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B.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它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题干:11.[单选题]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选项: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发表C.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题干:12.[单选题]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选项: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2一级结构:多项选择题一级结构说明:13-25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题干:13.[多选题]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
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选项: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指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理想方案题干:14.[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选项: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具有多样的形式题干:15.[多选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选项: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题干:16.[多选题]关于光的性质,历史上曾有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光的“波动说”,长时期争执不下。
后来,爱因斯坦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
有人问他:“光究竟是什么?是波还是微粒?二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光既是波,又是微粒。
自然界喜欢矛盾。
”爱因斯坦的这一见解说明选项:A.矛盾既是对立又是统一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3C.矛盾对立面的转化是无条件的D.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题干:17.[多选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选项:A.从绝对真理到相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题干:18.[多选题]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选项: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题干:19.[多选题]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题干:20.[多选题]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选项: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C.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D.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题干:21.[多选题]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认识正确的是选项: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B.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C.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D.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题干:22.[多选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事实,要正视这些变化,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4家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选项: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C.触动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D.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失效了题干:23.[多选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选项: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C.无产阶级革命学说D.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题干:24.[多选题]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选项: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C.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D.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题干:25.[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选项: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消费资料按需分配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52021考研政治模拟考试【马原专项】试题答案题号:1.【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马克思主义运动观又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故本题选B。
题号:2.【答案】C。
解析:题干中所引用的一则箴言作了这样的提示:“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由此把问题聚焦在“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点上,也就是“贵在坚持”。
“坚持”意味着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而发展过程又是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正是由于“坚持”,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成语中的“水滴石穿”,“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C正确。
AB本身正确,但与题无关。
D本身错误,因果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复杂多样的。
题号:3.【答案】D。
解析:真理和谬误是两种不同的认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故D正确。
题号:4.【答案】D。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其中,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故本题选择D。
干扰项A“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故不选。
题号:5.【答案】B。
解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故本题选B。
题号:6.【答案】D。
解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故D 正确。
题号:7.【答案】A。
解析: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题干中问的是“单位时间内”,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价值量也不变。
故A正确。
题号:8.【答案】C。
解析:已知每次周转的利润是15万元,因为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致的,所以剩余价值m也是15万元。
剩余价值量m’=75%,根据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m’=m/v(m’是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v是可变资本),可以推出可变资本v=20。
6一共投资100万元,即c+v=100,所以不变资本c是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