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辛苦了!相信经过周密复习,你们必是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场 !一、进入考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平时复习千千万,考试的却是具体而少的,放松自己,认真答题。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可以把卷子浏览一遍,语文试卷的作文题还是要先看一看,知道是什么题就可以了,不必构思。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但可以用指甲做记号完成选择题,思考病句及仿写题。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但要尽可能少留疑难题目,并做好记号,记住补答。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1-12 题30 分钟;13-22 题40 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 分钟。

五、答题策略: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7 题,30 分)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缺是否成分,并补充→→推敲词语是否搭配,并补齐→→推敲语序,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并列出现的动词,是否先后次序不当;修饰语和主干次序是否得当→→推敲句式有无重复叠加出现,去掉其中一个。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通过”“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不能改变句子原意,注意“的”等字的增删,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

5.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6.新闻阅读题:(1)拟题目,抓住新闻导语提炼关键信息摘要,以上下句对偶句形式简要回答;(2)概括内容:除了抓导语外,还应补充文中及文末的重要信息,字数可多一些(3)句子的理解,结合语境人物新闻内容主题来回答。

(4)新闻评论,扣新闻内容主题谈感受。

7.语文综合学习探究(10 分):题型集锦及解题方法(1)勾画关键词句,材料提取共同点(2)勾画关键词句,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特点并叠加一起。

(3)活动设计并策划活动流程;刊物名称制定并设计栏目。

注意:审清题意,紧扣要求,扣活动主题(4)写对联 :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内容一致。

(5)口语交际:看清人物身份、场合,必有称呼+问候语,扣谈话主题,表明态度,说清理由,语气委婉。

(6)写公益广告:字数一般10-30 字。

要有修辞手法,一般用对偶句,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有宣传性鼓动性感召性。

(7)广告语赏析 :从表达形式(修辞及作用,句式及作用,谐音双关等)和思想内容(句子含义、主题、宣传效果等)赏析(8)手机短信、微博等:字数一般20-50 字。

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25 分)8.古诗文默写题(10 分)答题技巧:(1)“一字不差”。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3)注意古诗理解性默写,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来填。

(4)《论语》全文理解性默写,必须熟记。

(5)古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9-12 题,15 分,)9、实词解释:必须和注释保持一致,注释没有的可结合译文解释,平时复习尽可能细致。

若出现选择题,应充分比较鉴定。

10、句子翻译,逐字直译,不可错漏。

11、选择题:(内容归纳题): 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张冠李戴这种错误。

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

填空题:按照平时学习复习理解回忆结合题意作答。

评注题:对句子赏析,对人物评价,对写法的赏析。

12.对主题、人物主观评价题:扣主题人物要点结合问法表明态度,注意结合原文内容,结合实际明确举例,注意举例紧扣题意回答。

否则过失丢分!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叙事类(散文或小说)文章阅读(20 分,13-18 题)1、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3、再读13-17 题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清题干要求,审清题意,按步骤规范答题。

(2)题目或关键词的含义:从基本义→→语境义→→象征义,由浅入深,有序地答题,(3)情节提炼,内容概括、情感变化:拟清主要细节,勾画关键词,串连作答。

(4)句子的作用或赏析:从修辞及作用(修辞+作用+句义+情感)、词语的应用(准确、贴切、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等+句义+情感)(5)环境描写及作用:环境描写+ 点明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和下文对比()+ 为下文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6)人物心理描写:第一人称,扣人物心理、形象生动的描写。

(7)人物心理分析:第三人称,根据细节描写,扣人物形象客观分析评价。

格式:从...可以看出...心理(8)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题、人物形象,根据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分析人物性格和品格。

从...可以看出...性格、品格。

(9)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题目:揭示线索、内容、主题;开头:点题,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和下文对比、引发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

结尾: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主题,余味无穷。

(10)主题情感主观评价题:紧扣文章中心句,表明态度+结合原文适当分析阐述+结合实际或自己体验紧扣主题明确举例回答+升华。

(11)细节对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阐述。

一般情况,4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12)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13)千万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关键词而非整句。

(14)要善于借鉴抒情句议论句关键词或句子回答主观题。

(15)关键词提前,要点齐全)。

(16)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要紧扣要求结合实际具体举例。

(17)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18)字迹工整,写满为止,超出答题框无效,尽量不涂改,一次性完成。

(二)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20 分,18-22 题)(二者中只考查一种) 辨明文体,摆事实,讲道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注意一句话往往有两种方法不要漏掉。

问法灵活,注意识破考点,规范灵活全面答题。

①、举例论证(事例(含概括事例): 格式:举例论证,列举(概括事例),真实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格式: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格言诗句),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作用分析1 点明论点、2 交待论题、3 点明议论由头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8、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引出中心论点(论题),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