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

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

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

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

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

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

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

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参考书目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306西医专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病理学》李玉林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

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

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

必须要在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

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

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

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三.大小作文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

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

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

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四.新题型阅读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

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

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

从分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下面大家来和我一起看看专业课该怎么复习吧~两门专业课在考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专业课的复习任务很重,参考书目也有很多,那么如何复习才有效率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调整哦~ 首先是复习时间规划。

学习了这么多年,大家也应该能体会到时间规划的重要性了吧。

其实我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所以学习效率经常是特别低,但我知道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所以我在备考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了一份时间规划,具体时间下面这样子的:1、复习基础阶段:3月-5月,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把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都找齐,开始通读全书、整理笔记;如果是跨专业的话,甚至可以更早一些就开始准备了。

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千万要做好整理。

比如下面肾病综合征I型和Ⅱ型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熟练地掌握。

建议大家可以把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笔记是复习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在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做好标记,方便下一轮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

肾病综合征I型和Ⅱ型:I型:具有肾病综合征的特征表现,无高血压,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10,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通常为高度选择性,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l<0.1,尿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及补体C,正常。

Ⅱ型:常伴高血压,血尿或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可不典型,尿FDP 及C3,往往高于正常值,尿蛋白为非选择性。

肾病综合征I型又称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Ⅱ型又称为肾炎型肾病。

I型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及少年居多,15岁以后明显减少,Ⅱ型则以成人更多见;I型血尿不仅少见而且程度轻,时间短,Ⅱ型血尿则可长时间持续存在,程度较重,甚至有肉眼血尿;I型有高血压者少见,即使有也程度较轻,呈一过性,特别是血尿和高血压并存的情况极罕见,Ⅱ型则常见;I型肾功能改变较轻,呈一过性,Ⅱ型肾功能改变明显,因而也容易出现贫血;I型连日多次测定FDP均小于1.25ug/ml,Ⅱ型则增高且持续不下降;I型对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敏感,)Ⅱ型则不敏感;如果进行肾活检,I型的病理改变多数为微小病变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而Ⅱ型则呈其他类型的病理改变。

当然同学们也不要忘了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看英语。

2、复习提高阶段:6月-9月,第二轮复习,注重知识点的提炼和升华,不要简单地读课本,而是把书中的重点内容吃透,配合适当的习题进行练习。

同时也可以在休息时间多看看院校官网,关注招生简章、考研大纲,了解报考目标院校的招生和考试内容变化情况。

3、复习强化阶段:9月-10月,第三轮复习,这时候就要突出重点了,将每本书的思维框架列出来,注意一定要亲自去做这个东西,拿别人的来用根本不会有效果的,只有自己亲自整理了,才会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识点。

比如把每个章节整理成为知识框架,是不是就清晰很多了呢?下面是一个知识框架整理,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方法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既节省了时间,又调节了自己的复习压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行动起来。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重点一、内科第一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

2.发热的分度:高热39.1~41℃。

3.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在体温单上标记每次的测量值,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的规律,称为热型。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第四节发绀1. 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2.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发绀可分为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三种发绀。

3. 中心性发绀主要见于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右-左异常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4. 由于大量进食含有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也可出现发绀,称“肠源性青紫症”。

第五节咳嗽与咳痰为判断咳嗽和咳痰的临床意义,应注意下列各点: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与节律、咳嗽的声音特点、痰的性状和量。

第六节呼吸困难1.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重者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参与活动,甚至出现发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如呼吸快而浅、慢而深、间停呼吸等)。

2.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1)呼吸系统疾病;(2)心血管系统疾病;(3)中毒性呼吸困难;(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5)血液病。

3. 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心肌收缩力减退或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功能减退,搏出量减少,致舒张末期压力升高。

继而左房压、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升高,引起肺淤血,血浆成分漏出,导致间质性肺水肿、血管壁增厚,弥散功能障碍。

4.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也与肺淤血有关。

5. 肺源性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呼吸显著困难,重者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各肋间隙明显凹陷,出现“三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