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纵向施工缝作业指导书

隧道纵向施工缝作业指导书

目录
1.1适用范围 (2)
1.2作业准备 (2)
1.3技术要求 (2)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
1.4.1施工程序 (3)
1.4.2工艺流程 (3)
1.5施工要求 (4)
1.5.1纵向钢边止水带、止水条施工 (4)
1.6劳动力组织(单个作业面施工) (5)
1.7机械配备(单个作业面施工) (5)
1.8施工质量要求 (6)
1.9施工技术措施 (6)
1.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7)
1.10.1安全要求 (7)
1.10.2环保要求 (7)
隧道纵向施工缝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云桂铁路七标段隧道工程纵向施工缝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⑴隧道纵向施工缝施工所需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进场材料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⑵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造价人才网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⑶现场施工机具设备、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3.技术要求
⑴施工缝留置
①纵向施工缝不应留置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界处,而是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26 cm。

(如下图)
②设置止水条的施工缝宜在端面预留浅槽,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 mm,监理工程师论坛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

⑵施工缝的浇筑。

①先浇筑的混凝土在达到强度后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凿毛时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 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风动凿毛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

②施工缝后浇混凝土前,在凿毛的混凝土表面铺一层不大于30 cm的砂浆或不大于30 cm的混凝土(粗骨料少10%,并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

③施工缝后浇混凝土施工前,去除表面浮浆和杂物,设置制品型遇水
膨胀止水条以及中埋式止水带,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剂,及时浇筑混凝土。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仰拱弧形模板就位、安装止水带-浇筑仰拱混凝土-预留止水条浅槽(仰拱为素混凝土时安设接茬筋)-浇筑仰拱填充混凝土—混凝土拆模、养护—安装止水条
4.2工艺流程
见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缝放样
准确定位纵向施工缝位置,仰拱纵向施工缝位于内轨面下48 cm处,
5.2仰拱施工仰拱填充位于内轨面下82 cm处,仰拱高出仰拱填充面34 cm
o
为满足纵向施工缝设置要求,对现有弧形模板进行改造,结合设计图纸和纵向施工缝设置将现有弧形模板延环向延长35 cm。

改造后弧形模板一方面要能满足纵向施工缝设置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不侵入衬砌净空,衬砌台车就位时还应与纵向施工缝密贴,保证拱墙衬砌施工时混凝土不漏浆。

5.3纵向钢边止水带、止水条施工
隧道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

⑴钢边止水带在仰拱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毕,采用方钢+ 专用“U'型
卡进行固定,方钢为120 mmX 40 mm, “ U'型卡为10mn钢板加工而成。

具体方法:将纵向钢边止水带钢边部分用两块方钢夹住,再用“U'型卡进行固定,纵向间距为1.5m~2.0m/个。

钢边止水带连接采用热熔焊接方式。

⑵纵向施工缝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根据止水条的规格在混凝土端面中间压磨出一条平直、光滑槽。

混凝土浇筑后形成凹槽,槽的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宽度为止水条宽度。

5.4接茬钢筋施工
仰拱为素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应设置接茬筋。

接茬筋采用①16的螺纹钢筋,单侧纵向间距25 cm,单侧每延米4根,设置在中埋式钢边止水
带两侧,梅花型布置,插入混凝土中30 cm,外露30 cm
o
6.劳动力组织(单个作业面施工)
作业人员配置表
7.机械配备(单个作业面施工)
机械设备配置表
8.施工质量要求
⑴止水带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安装径向位置允许偏差士
5 cm,纵向位置允许偏离中心为士 3 cm。

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与施工缝的中心线重合。

⑵止水条不得受潮。

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循环混凝土前,应避免被水浸泡。

⑶先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达到强度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⑷施工缝防水效果应良好,不得有渗水。

9.施工技术措施
⑴纵向施工缝设置必须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使现场领工员及每一位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

⑵在施工中,严格实行工序“三检制”一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⑶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⑷严格遵循测量先行的施工原则,通过测量放样确定纵向施工缝设置位置。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⑴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牌,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⑵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⑶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⑷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

⑸高空作业时,做好防高空坠落防范措施,安装防护栏,施工人员佩带好安全绳。

⑹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米取措施。

10.2环保要求
⑴开始施工前,必须进行环境因素识别,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⑵临时工程及场地布置应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⑶施工场地布置在水源保护地区内不得取土、弃土、破坏植被等,不得设置搅拌站、洗车台、充电房等,并不得堆放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

⑷施工废水及施工垃圾不得随意排放、丢弃,施工废水得经过处理池处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地点,施工垃圾倒置在指定地方统一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