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算学习全套教程

预算学习全套教程

第一章概述一、基本概念1 、基本建设指人类将一定的物质资料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固定资产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即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工作。

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大类。

2 、固定资产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生产和生活较长时间使用(通常指使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单位价值在规定数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3 、低值易耗品指不同时具备使用年限和单位价值限额两项条件的劳动资料。

4 、基本建设程序指基本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5 、建筑工程预算指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二、基本建设程序的容•提出项目建设书。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

(技术、经济是否可行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编制设计任务书。

(确定建设方案)•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

•施工准备。

(编年度计划、订购设备、三通一平、大临设施等各项准备)•全面施工、生产准备。

(开工前手续、开工施工、施工预算编制)•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结算、验收、决算)•工程项目后评价。

基本建设应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的程序,但基本建设程序的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建设项目的分解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由许多不同的功能和部分组成,而每一个部分又有着构造上的差异,使得施工生产和造价计算都不能简单化、统一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每一项具体容,由部分到整体进行计算,这就产生了建设项目的划分,共分五个层次。

•建设项目指按一个总的设计意图,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

包括总布置图上所有拟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等一切工程项目的总称。

特点是: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实行独立管理,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

•单项工程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施工,建成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的工程,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位工程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能独立施工,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的工程,是单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部工程指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按工程部位划分的工程(使用材料、工种划分),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

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等。

•分项工程指在一个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材料及规格,对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它是建筑工程的基本构造要素,是由专业工种完成的中间产品,可通过较简单的施工过程就生产出来,通常称为“假定建筑产品”。

四、建设项目的特点•固定性。

•多样性、单件性。

•体积庞大。

•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

五、建设预算的分类和作用•投资估算在基本建设前期,对拟立项目决策时,控制基本建设项目各个阶段投资总额的经济文件。

作用:是国家决定拟建项目,审批建议书,批准设计任务书,长远规划及投资结构的依据。

•设计概算在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编制,确定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全部费用的经济文件。

作用: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控制投资的依据,是编制建设计划的依据,是选择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是工程承包包干的依据,是银行结算及工程核算、对比的依据。

•修正概算采用三阶段设计时,对初步设计总概算的修正。

(技术设计容深化)•施工图预算设计完成后、开工前编制的确定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作用:确定造价、签订施工合同、包干结算、银行拨款、企业经营核算的依据。

•施工预算施工单位按施工定额编制的确定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人、材、机数量及费用的经济文件。

作用:是企业部计划管理、班组核算、下达任务书、领料单,进行经济对比、降低成本的依据。

•工程结算按规定编制的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取得收入,补偿施工资金耗用的经济文件。

•竣工决算建设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从投产到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第二章建筑工程定额1995 年劳动部和建筑工程部联合编制了《全国统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和《全国统筑工程预算定额》,目前使用的是 2001 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并于 2002 年 4.1 起执行。

§2-1 建筑工程定额概述一、定额1 定义: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的使用材料和机械的前提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

2 定额水平:定额中数量标准的多少称为定额水平,是一定时期生产力的反映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成反比,与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成比有平均先进水平和社会平均水平。

二、建筑工程定额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和合理的劳动组织,合理的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资源消耗标准。

(共 5 个方面的含义)三、建筑工程定额的性质(特点)1 定额的科学性(遵循规律,科学方法确定各项消耗量标准)。

2 定额的法令性(经国家颁布,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3 定额的群众性(工人,技术,定额人员三结合,来于群众,为广大职工所掌握)。

4 定额的稳定性和财效性( 5-10 年)。

四、建筑工程定额的作用1 编计划组织管理施工的依据。

2 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3 企业加强管理,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 总结先进生产力的手段。

五、建筑工程定额的分类1 按生产要素分: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 按用途分:施工、预算、概算、工期、概算指标等。

3 按费用性质分:直接费定额、间接费定额、其他费用定额等。

4 按主编单位和执行围分:全国统一、主管部门、地方、企业等。

5 按专业分类: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仿古及园林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井巷工程、市政工程、装饰工程定额等。

六、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全国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对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最根本最起码应达到的标准。

建设部于 1995 年发布,突出特点是不带有货币数量即基价,是向实行量价分离的迈进。

基础定额的主要容:总说明、章说明、定额项目表和附录。

七我国目前颁布了哪几种全国性通用预算定额?1.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共 16 分册)。

2. 《全国统筑工程基础定额》 GJD-101-95 。

3. 《全国统一市政,仿古及园林工程预算定额》。

4. 《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 5 类 11 册)。

5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1998 版)。

§2-2 施工定额一、施工定额1 定义:是直接用与施工管理中的定额,它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施工工序过程为标定对象而规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2 组成: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3 作用: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企业部管理的依据。

二、劳动定额1 定义:是施工企业部使用的定额,按规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某工种某等级的工人或工人小组,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材料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操作工序,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 =1/ 产量定额。

2 劳动定额的编制:(课外阅读,编制依据,过程,方法等)。

三、材料消耗定额1 定义:指在节约与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规格的建筑材料,半成品或配件的数量标准。

2 组成:材料净用量:不计废料和损耗的前提下,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用量。

材料损耗量: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施工操作损耗。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 + 材料损耗量。

损耗率 = 材料损耗量 / 材料消耗量 *100% 。

材料消耗量 = 材料净用量 / ( 1- 损耗率)≈净用量 * ( 1+ 损耗率)。

3 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确定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使用,周转的工具性材料,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消耗量,而是多次使用,逐渐消耗,并在使用中不断补充(1) 材料一次使用量:为完成定额单位合格产品,周转材料在不重复使用条件下的一次性用量。

(以模板为例)一次使用量 = (每10M3 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 * 每 M2 接触面积模板用量)/[1- 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 ](2) 材料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

(3) 补损量:指周转使用一次后,由于损坏而需补充的数量。

补损率(周转损耗率) = 平均每次损耗量 / 一次使用量 *100% (4) 材料周转使用量: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条件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所需材料数量周转使用量 =1+ (周转使用次数 -1 ) * 补损率 / 周转次数 * 一次使用量(5) 材料回收量:指在一定周转次数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回收量 = 一次使用量 * ( 1- 补损率) / 周转次数(6) 材料摊销量:周转性材料在重复使用条件下,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结构构件的材料消耗量。

摊销量 = 周转使用量 - 回收量(7) 预制构件模板,损耗小,不考虑补损情况,按多次使用平均分摊的方法摊销。

摊销量 = 一次使用量 / 周转次数四、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1 机械时间定额: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台班,台时)。

2 机械产量定额: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某种机械在各台班时间,所必须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机械时间定额 =1/ 机械产量定额3. 机械和人工共同工作时的人工定额由于机械必须由工人小组配合,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的时间定额为:单位产品时间(人工)定额(工日) = 小组成员工日总数 / 台班产量五、讨论题1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分析2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

3 损失时间(提示: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

4 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5 机械的定额时间(提示: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6 机械的非定额时间(多余工作时间,停工损失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

7 材料消耗的编制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其适宜制定何种材料消耗。

提示:( 1 )观测法( 2 )试验法( 3 )统计法( 4 )计算法§2-3 施工定额的应用(习题课)一劳动定额的计算例 1 p26 例 2-1 、 2-2二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1 、非周转性材料:• P29 例 2-3 、 2-42 、周转性材料:• P31 例 2-5解:一次使用量 = ( 66.7*0.375/10 ) / ( 1-5% ) =2.633 ( M 3 )周转使用量 =2.663*[1+(8-1)/*15%]/8=0.675(m 3 )回收量 =2.633*(1-15%)/8=0.28(m 3 )摊销量 =0.675*0.28=0.395(m 3 )例 4 :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 m 2 独立基础的模板接触面积为 3.2 m 2 ,每平方米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材 0.084 m 3 ,制作损耗率为 2% ,模板周转 5 次,每次周转损耗率为 16.6% ,计算该基础模板的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和施工定额摊销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