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湿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湿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湿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分铜
1、检查确认反应槽、管道、阀门无泄漏,减速机润滑情况良好。

2、检查DCS温度控制等系统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硫酸高位槽进酸时,要密切注意高位槽液位。

4、确认分铜槽、搅拌桨、及各管路阀门处于正常状态。

5、分铜投料必须打开槽底阀旁的压缩风阀门,加入分铜洗水5米3,启动分铜搅拌桨、分铜风机后,才能加入配制好的蒸硒渣、食盐,以防搅拌桨被压死。

6、加料速度不要过快(每加2斗料搅拌30分钟后才能接着加料)、不得加入大块蒸硒渣,防止搅拌桨被压死。

7、进入分铜槽内进行清理作业,必须切断搅拌桨电源。

戴好防护眼镜、防毒口罩、防酸手套,穿防酸鞋,以防高酸灼伤人。

清理
过程中必须设专人监护人,槽内照明电源电压不得超过36V。

8、加入硫酸,应缓慢进行,流量要小;高温时(槽内温度大于80℃)不得加酸。

9、打开蒸汽DCS自动控制加温,同时在仪表室设定仪表温度为85℃。

10、反应2.5小时后,取样分析测定酸度,鉴定确认液中无银离子;否则必须补加氯化钠。

11、放渣压滤:
⑴检查确认分铜转运槽、压滤泵、各管道阀门是否正常。

⑵反应好的分铜物料,必须经筛网进入转运槽内,同时启动转运槽电机搅拌。

⑶检查确认分铜压滤机是否具备压滤条件。

⑷压滤过程中分铜液的温度应低于60℃。

⑸分铜上清液进入分铜液贮槽后,定时送往碳酸铜工段;天气较冷时必须用自来水清洗管道,以防管道冻结。

⑹压滤机出渣前,分碲给料槽应加好液并启动搅拌桨,防止给
料槽搅拌桨被分铜渣压死。

⑺配制分铜滤袋板结清洗液时,先加30%的水再加盐酸,以免盐酸挥发。

二、分碲
1、检查确认反应槽、管道、阀门无泄漏,减速机润滑情况良好。

2、检查DCS温度控制等系统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输入浆化好的分铜渣后,必须及时启动分碲反应槽搅拌桨。

4、分碲升温必须使用DCS自动控制系统,温度设定在80℃~85℃。

5、补液时,要密切注意反应槽内的液位,以防补液太满冒槽。

6、反应结束后,调节仪表温度控制在60℃保温,防止分碲液结晶。

7、检查转运槽、压滤泵、各管道阀门确认是否正常。

8、反应好的分碲物料必须经筛网进入转运槽内,同时启动转运槽电机进行搅拌。

9、检查确认压滤机是否具备压滤条件,缓慢地打开压滤机进浆
阀门。

10、分碲上清液进入分碲液贮槽后,定期输送到碳酸铜工段;天气较冷时,必须及时用水清洗输液管道,以防管道结晶。

11、吹渣作业时,应缓慢开启压缩风阀门。

12、分碲出渣前,应加好分金给料槽的浆化液并起动搅拌机,以防搅拌桨被压死。

三、分金
1、检查确认反应槽、及各管路阀门无泄漏。

2、确认DCS温度控制等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3、硫酸高位槽进酸时,要密切注意高位槽液位,以防冒槽。

4、分金加料前,必须启动风机,打开分金槽通风阀,以防氯气外泄。

5、分金加料时,必须同时启动搅拌桨。

6、分金槽补液时,要密切注意槽内液位,以防冒槽。

7、加温必须使用DCS自动加温系统,并随时注意观察加温情况。

8、加入硫酸,应缓慢进行,流量要小;槽内温度不得超过80℃。

9、当酸度、温度达到要求后,缓慢加入氯酸钠,槽内温度严格控制在80℃左右,以防冒槽或爆炸。

10、加氯酸钠和观察槽内反应情况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不可靠近反应槽口或将头探入槽内,以防氯气中毒。

11、加完氯酸钠反应结束后,升温91~95℃赶氯时,要密切注意槽内反应情况,防止冒槽。

12、反应结束,应及时打开冷却水阀搅拌降温至50℃,停机沉清。

13、氯酸钠存放点禁止动火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化学试剂。

14、放渣压滤:
⑴检查确认分金转运槽及泵、管道、各种阀门是否正常。

⑵反应好的分金物料必须经筛网进入转运槽内,同时启动转运槽电机进行搅拌。

⑶检查确认压滤机具备条件后,才能慢慢打开压滤机进浆阀门,进行压滤作业。

⑷分金虹吸、压滤时,液温必须控制在40℃以下,以防氯气挥发。

⑸分金渣洗涤终点,必须用SnCL2鉴定无黑色沉淀后停止洗涤。

⑹吹渣作业,要缓慢打开压缩风。

⑺分金出渣前,应加好分银给料槽的浆化液并启动搅拌,以防搅拌桨被分金渣压死。

四、分银
1、确认分银槽、搅拌桨、及各管路、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投料前必须关闭反应槽底阀。

3、分银反应温度应严格控制在4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使亚硫酸银络合离子分解。

4、取样分析Na2SO3浓度、Ag+离子浓度。

当Na2SO3浓度低于200g/l时,应补加Na2SO3。

5、停机澄清时,分银液温控制在40℃左右。

冬季使用45~50℃热水进行保温,以防分银液结晶。

6、分银放渣压滤
⑴检查确认分银转运槽及泵、管道、各种阀门正常后放料。

⑵将反应好的分银物料放入转运槽内的同时,必须进行搅拌。

⑶打开压滤机进浆阀门时,应缓慢进行。

⑷分银渣洗水必须及时进洗水槽,否则会稀释降低分银母液亚钠浓度。

⑸进行吹渣作业,必须缓慢打开压缩风阀门。

五、金还原
1、确认金还原槽、泵、管路、阀门等正常、无泄漏。

2、启动分金液泵将分金上清液打入还原槽时,必须密切注意槽内液位以防冒槽。

3、还原前,必须取样测定溶液酸浓度,控制在60g/L以下;酸度太高应加水稀释。

4、溶液温度控制在40℃左右,以防金还溶。

5、缓慢加入Na2SO3,以防亚钠过量。

6、还原终点,必须使用SnCL2鉴定无黑色沉淀。

7、反应结束停机沉清30分钟后,才能虹吸上清液。

8、粗金粉洗涤加酸时,必须时缓慢进行。

9、金粉洗涤、烘干、装袋、入库全过程作业,必须有2人以上操作。

10、金粉进烘箱时,不要高温或带电作业。

11、取出烘干箱金粉,必须先断电停止加热,待金粉完全冷却后才能作业,以免高温烫伤。

六、银还原
1、确认银还原槽、泵、管路各阀门正常,无泄漏。

2、确认还原槽底阀关闭。

3、银还原操作时通风阀必须全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

4、银还原操作必须戴防毒口罩,皮肤不可接触甲醛。

5、分银液过量还原(含洗水),虹吸上清液时,须经过滤后才能排放。

6、银还原时,加入甲醛必须缓慢进行。

7、还原终点,溶液残留银控制在1g/L左右。

8、开启SO2阀门时,要缓慢小心。

9、桶装甲醛在吊运前,必须检查桶盖是否盖紧,有无桶体破裂等现象;有泄漏的桶严禁吊运。

10、二氧化硫钢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化学试剂。

11、银粉进烘箱时,禁止高温或烘箱带电作业。

12、取出烘干箱银粉,必须先断电停止加热,待银粉冷却,以免烫伤。

七、金还原后液中和置换
(一)中和
1、检查确认中和槽、搅拌桨、及各管路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中和槽打入金还原后液时,要密切观察槽内液位,防止冒槽。

3、缓慢加入已稀释好的NaOH调节酸度,以免造成局部碱度过高。

4、严格控制酸度(10~15g/L),以防造成铂、钯损失。

(二)置换
1、确认置换槽、泵、管路各阀门等正常、无泄漏。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冶金安全
2、往置换槽打入中和后液(或分金后期洗水)时不得离岗,以防冒槽。

3、缓慢加入NaOH调节酸浓度(控制在1~3g/L左右),以防调碱过量。

4、取样分析酸浓度,达到要求后,缓慢加入锌粉;观察置换反应时,不得将头探入槽内。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第1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