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5823金融基础知识教案3汇总

最新25823金融基础知识教案3汇总

25823金融基础知识
教案3
实训题目:实战演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总体分析
实训目的:通过联系,使学生们会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实训重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实训难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实训地点:多媒体的教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检印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实训题目:案例分析: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
实训目的: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们了解股票的特点以及证券公司的功能。

实训重点:股票的特点
实训难点:证券公司的功能
实训地点:多媒体的教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检印
授课题目: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重点:货币政策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

教学过程: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复习引入: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银行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银行,总要有个管银行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银行管理其他银行,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银行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银行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银行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

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中央银行的产生
(1)是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2)是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是最后贷款人问题
(4)是金融监管问题。

2.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中央银行的普遍推行时期
(2)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
3.我国的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结构
1.单一中央银行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2.二元中央银行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
4.准中央银行制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
2.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课后小结: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体系、控制货币供给、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的最高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避免分散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状况,银行券的发行权逐渐集中到少数大银行手中,以至最后在这些大银行中又产生个别规模更大、信誉更佳的银行。

进一步,由于国家的干预和利用,这个别的大银行就演变成为一国唯一的发行银行,而某家银行一旦独占货币发行权,就为其进一步发展成“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课后作业: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
课后反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检印
授课题目: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教学过程: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复习引入:提问上次课内容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货币发行(流通中的现金)
2.准备金存款
3.财政存款
4.资本
(1)政府出资
(2)混合持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3)银行持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
(二)贷款业务
(三)证券买卖业务
(四)保管黄金外汇储备
三、中央银行的其它业务
(一)代理国库
(二)代理政府债券
(三)提供资金清算业务
课后小结: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都体现在其具体的业务活动中,而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无非是资产和负债。

课后作业: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有哪些?
课后反馈:
检印
授课题目:第三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
教学过程:第三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复习引入:提问上次课内容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2.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
①货币供应量
②长期利率。

3.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1)短期利率。

(2)基础货币。

①中央银行不能精确地控制准备金总量,因为在整个贴现或抵押贷款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的是商业银行而不是中央银行。

②作为近期中介目标的准备金总量和作为远期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与准备金和存款之间的乘数关系的不稳定性有关。

③现金和存款之间能相互迅速地转化。

课后小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影响速度,货币政策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目标层
次,即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它们共同构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课后作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些?有什么样的关系?
课后反馈:
检印
授课题目:第四节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
教学过程:第四节货币政策工具
复习引入:提问上次课内容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一经公布,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二)再贴现政策
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

2.该工具的灵活性较小。

(三)公开市场业务
1.精确性。

2.灵活性。

3.主动性。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
(二)消费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一)直接信用控制
1.信用分配
2.利率最高限额
3.流动性比率。

(二)间接信用控制
1.道义劝告。

2.金融检查。

3.公开宣传。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间接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二)货币学派的直接型传导机制理论
课后小结: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必须要有足够的、良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供其操作。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国中央银行产生了一套系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课后作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些?有什么样的关系?
课后反馈:
检印
实训题目:实战演练:试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表
实训目的:学会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实训重点: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实训难点: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实训地点:多媒体的教室
检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