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分解
10、行动导向是根据内在逻辑而产生的,因此 它并不以学科结构为导向,而是跨学科的。
11、案例化学习代替了结构化的知识学习。
12、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给学习者提供了 更大的空间,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制度环境和 组织环境,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学习。
二、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基础
1、知识本位的教育观
2、学校课堂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过程是与学习 者所要从事的职业领域息息相关的,其目的是 获得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需的职业经验。
3、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或这两个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
4、行动导向是教学过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在 此过程中学习者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量独 立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机械的对他人进行 模仿。
行动导向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气氛活 跃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以下是德累斯 顿工业大学的霍什教授为行动导向总结的 12个特征:
1、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不是一种方法,而是 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它在符合制度层面和 组织层面的条件下,为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提 供更大的空间。 2、学习者作为行动个体,是教学的中心。 从广义上讲,学习者个人决定了教学过程, 主动组织这一过程并进行反思。
德国行动导向的教学法
张宏喜
gjszhx3863@
安徽科技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主要内容: •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涵义
•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模型
•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方法 •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的媒体应用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涵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概念 行动导向是由英国的瑞恩斯教授在20 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的。所谓行动导向, 就是通过行动进行实践。即在一个专门以 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 具体任务作载体,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努力 以及和他人的合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解决问题,进而完成任务、获得知识和技 能。
3、教学过程主要是自我定义的。教育者改变 以前的主导地位,他们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4、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特征之一是自我控制 的学习。
5、基于行动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过程的设计需 要为学习者不断的创造学习条件。
6、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职业行动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
职业行动能力
专业能力
个人能力
社会能力
如上图所示,职业教育所要传授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能力:指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有目的的运用合适方 法,独立完成任务、评价结果的能力。 (2)个人能力:指在家庭、职业、公共生活中设计自身发展道路、 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3)社会能力:指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相互理解、承担责任、恰当处 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2、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起源于德国的格式塔心 理学派,强调的共同点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 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 性;重视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 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内在动机 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重视 人类学习的创造性,将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 极主动的过程。
(二)心理学基础 1、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起源于英国的经验主 义哲学,该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学习的 决定作用,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在行为 主义学者看来,学习的实质是该联结的形成 与巩固的过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条件是动 机和强化。
教学内容
教育者 图:行为主义的学习观Fra bibliotek学习者
如图所示,基于该理论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将学习者视为教 育者灌输知识的对象,忽视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 位。在这种学习观的作用下,知识和技能被分解为按一定顺 序排列的若干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传授给学习者。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使学习者熟练掌握某一具有特定结构的知 识或固定步骤的技能,但同时也忽视了学习者在今后的职业 生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行动导向是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 行动的结果范围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6、行动导向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基础,致力于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行动能力,提 高其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使其能够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化。 7、行动导向教学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 基础
(三)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特征
7、学习者的行动包括两个层面,即在有组织 的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在工作生活和个人生活 中非组织性的教学过程中的行动。 8、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目标应该定在发展认 知、情感和精神层面。个体和集体的教学活动 互为补充。学习目标要尽可能的具体和可以被 感知。
9、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以人类行为 (完整行动)的基本结构为导向。
学习者
教育者
教学内容
图: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如图所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教 学过程中的地位,同时也强调了经验和环境(既 教育者和教学内容)的作用。但是该理论并没有 揭示教学过程的心理结构,只是将教学过程解释 为学习者根据个人情况,利用原有经验对学习内 容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二)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基础是基于以下 假设的,即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特别需要 教学设计的支持,在这些教学设计中,教 学过程是以行动为导向的,马格德堡大学 的巴德教授提出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七个原则:
1、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朝着“完整行动” 的方向发展,“完整行动”是指对任务独立 的计划、实施以及调控评估的过程。
知识本位是指教育教学以知识和技能 的传授为首要任务。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和唯一性,主张以 传授知识,发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为主要 职责。该观念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与 建构,重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培养,进而 促进了学习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认知能 力的发展。
2、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该教育观认为,能力和知识是有着密切 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任何 能力都不能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 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它制约掌握知识的快 慢、深浅、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