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探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单位地址:前言 (5)1.编制思路及工程简介 (6)1.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6)1.1.1编制依据 (6)1.1.2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 (6)1.2矿山及工程概况 (7)1.2.1地理位置、气候与交通条件 (7)1.2.2工程概况及设计特征 (8)1.2.3承包范围 (8)1.2.4工程地质概况 (8)1.3施工准备 (13)1.3.1目前现状: (13)1.3.2准备工作 (14)1.4技术准备 (15)1.5劳动力准备 (16)1.6物资准备 (16)2.施工组织布署 (17)2.1组织管理机构 (17)2.2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17)2.3劳动力计划 (18)3.施工机械配置 (18)4.施工技术方案 (18)4.1总述 (18)4.2 施工方案 (19)4.2.1主运输平巷、穿脉、附中段平巷 (19)4.2.2天井掘进 (19)4.2.3斜井掘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采矿方法 (19)5.1平巷施工 (23)5.2天井施工 (29)5.4采矿工程 (31)5.5硐室施工方案 (31)5.5.1全断面施工方式 (31)5.5.2导硐施工方式 (32)5.6巷道安装工程 (32)5.6.1、轨道铺设 (32)5.6.2、运输架空线的架设 (34)5.6.3、管道架设 (35)5.6.4、电缆架设 (35)6、施工进度 (36)6.1劳动作业方式 (36)6.2施工进度指标 (36)6.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6)6.3.1组织措施 (36)6.3.2施工技术措施 (37)6.3.3施工机械使用、维护、保养措施 (38)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9)7.2.1掘进工程 (40)7.2.2锚杆支护工程 (40)7.2.3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41)7.2.4采出矿工程 (41)1、原则 (41)2、设计管理 (41)3、施工管理 (42)4、出矿和顶扳管理 (43)7.3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43)7.4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权 (44)7.4.1项目经理 (44)7.4.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45)7.4.3项目工程部职责 (46)7.4.4项目技术部门职责 (47)7.4.5项目质量部门职责 (48)7.4.6安全部门职责 (49)7.4.7项目劳动人事部门职责 (50)7.4.8项目材料部门职责 (50)7.4.9项目施工员职责 (51)7.4.10项目部质量管理技术员 (52)7.4.11项目部专职质量检查员 (52)7.4.12班组质检员 (53)7.5质量控制措施 (53)7.5.1确保巷道不偏的技术措施 (54)7.5.2材料进场及试检验 (54)7.5.3成品保护措施 (55)7.6季节性施工措施 (55)7.6.1、夏季施工措施 (55)7.6.2雨季施工措施 (56)7.6.3冬季施工措施 (56)7.7、施工质量规范、标准 (57)8.安全生产措施 (57)8.1安全保证体系 (57)8.2安全管理目标 (58)8.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8)8.4掘进安全措施 (59)8.5设备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60)8.6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61)8.7采矿技术措施安全 (61)8.8其它 (63)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4)9.1、目的意义 (64)9..2、适用范围 (64)9.3、主要控制对象 (65)1、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65)6)炮烟中毒事故; (65)9.4、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65)9.4.1、片帮、坍塌 (65)9.4.2、透水、淹井 (66)9.4.3、机械伤害 (67)9.5、救援程序 (67)10.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71)10.1环境保护 (71)10.1.1污水排放 (71)10.1.2矸石堆放 (71)10.l.3噪声处理 (72)10.l.4粉尘与废气 (72)10.2文明施工 (72)10.2.1文明工地管理目标 (72)10.2.2施工场地文明施工要求 (73)10.2.3对井巷文明施工要求: (73)前言XXX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型的采选联合企业,承蒙业主的关心和信任,我公司将以十分认真积极的态度做好2012年生产任务计划。
近年来我公司投标承建了年产100万吨陕西四方金矿,年产60万吨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沙沟矿,年产75万吨的阿一山铜矿等十几家类似矿山企业的施工任务,有着丰富的井巷施工和采矿施工经验,我公司始终贯彻以安全为第一,效益为中心,把落实好质量和效率作为企业生存理念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效率、成本的相互关系。
在签订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井下探采施工工程的劳务合同后。
我公司认真的研究了矿山目前井下的生产现状和有关设备配备,我们有信心和能力,以我公司的装备能力、技术水平和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施工、安装中取得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安全、快速、优质、高效地完成好所有计划工程,并且在工期和质量上达到或超过业主的要求。
我们将在本项目中以完善的工程管理,完备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为此,我们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特点如下:一、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安全施工。
二、积极响应招标要求,以优质工程为目标,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全部工程具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三、尽量改变目前人工施工的现状,采用机械化施工,以实现优质、快速、安全的目标。
四、根据计划任务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主抓关键线路,确保施工任务完成。
1.编制思路及工程简介1.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XXX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探采工程的2012 生产计划任务书。
3、XXX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探采工程施工的有关图纸。
4、本公司现有施工管理水平、施工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机械化程度等。
1.1.2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1、切实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和各项基本建设政策及煤炭行业、建筑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2、方案选择要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要以可行、可靠,有成功经验,实现快速、优质、安全、高效为首要原则。
3、施工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其装备、机型适用条件广,在不同的地质、水文地质以及气候条件下均能适应,同时配件来源充足可靠。
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4、对工程实施项目法管理,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织精干和善打硬仗的队伍。
尽量减少环节,以实现高效运行机制。
5、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项目建立可操作性强、运行效率高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确保优质工程目标的实现。
6、工程进度指标的确定,一是要有国内先进水平,二是本公司能确保实现并具有一定潜力可挖的水平。
7、狠抓主链锁工程及关键工程施工,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计划任务的完成。
8、积极合理地推广和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积极推行技术进步。
1.2矿山及工程概况1.2.1地理位置、气候与交通条件道伦达坝二道沟矿区铜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境内,行政隶属达青苏木道伦达坝嗄查。
地理坐标:东经:117°57′37″~118°00′23″北纬:44°13′46″~44°15′52″由矿区西行30千米至S204省道,由省道228路标北西行30千米至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南行100千米至赤峰市林西镇,交通方便1.2.2工程概况及设计特征本次施工的工程主要是XXX有限责任公司井下探采掘施工工程一、掘进包括:主运输平巷:2.2×2.3m2、车场:2.8×3.5m2、天、溜井:1.8m×1.8m、副中段平巷:2.0m×2.0m等、主溜矿井:二、采出矿工程:浅孔溜矿法。
留矿全面法削壁充填法1.2.3承包范围XXX有限责任公司各中段采出矿、井巷工程掘进、运输、提升、安装工程。
1.2.4工程地质概况1、矿体特征:1.1.矿带及矿体划分136条矿体中除23号、24号、25号、26号、47号等5条表露矿体和2号、4号、7号、64号等4条半隐伏矿体之外,其余127条矿体均为隐伏矿体。
大多数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尚需借助化学分析结果圈定,锡矿体和钨矿体尤甚。
矿体规模属中—小型,形态复杂,内部常含蚀变矿化夹石,分枝复合,膨胀狭缩明显,尖灭再现现象多见。
矿体走向总体上为北东向,少数矿体呈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延展,其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多呈舒缓波状展布。
多数矿体属中—缓倾斜,个别矿体或矿体局部为陡倾斜。
在136条矿体中,规模较大者有4号、8号、10号、16号、46号等5条矿体,下面对其特征进行叙述,其余矿体见表4-3。
(一)4号矿体矿体位于东区15~18勘探线,主体控制标高为776~1279米。
矿体主要赋存于黑云母花岗岩与粉砂质板岩接触带外缘的蚀变粉砂质板岩内。
属于半隐伏矿体,于17勘探线出露地表,于15、16、16-1、18勘探线埋深依次为43米、186米、35米、119米。
矿体实控长度300米。
实控斜深于各条勘探线不等,由北东至南西,在15勘探线为50米;在16-1勘探线为38米;在16勘探线为327米,但不连续,自上而下分为3段,分别为48米、190米、89米,其间由矿化蚀变带相连;在17勘探线为350米;在18勘探线为445米。
矿体厚度最大者位于17勘探线ZK1钻孔,厚度达12.44米,最小者位于18勘探线ZK1806钻孔,仅为0.14米,平均厚度3.48米。
各勘探线矿体厚度变化情况见图4-3,厚度变化系数为99%,较稳定。
矿体为不规则脉状,形态复杂,内含夹石1-2层,厚度1.0—3.5米;在倾斜方向上多出现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等现象。
如15勘探线于1192米标高ZK1511钻孔至1200米标高SJ9竖井分为3条矿体;16线1192米标高16PX1平巷分为2条矿体,该线矿体延深呈尖灭再现状。
矿体在走向上矿化连续。
矿体走向在1192米标高以上总体为40°,1192米标高为30°,1162米标高为20°~60°,1132米标高为25°~50°。
矿体总体倾向于北西,倾角总体为40°,个别部位达65°,表现为上陡下缓之波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