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精)

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精)

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腹直肌鞘:由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的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2.椎间孔:相邻两个椎弓根围成的孔。

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3.神经管:外胚层在脊索诱导下增殖形成神经板,神经板中轴凹陷形成神经沟,神经沟两侧的神经褶逐渐愈合形成神经管,头端发育成脑,尾端发育成脊髓。

4.硬膜外腔:为硬脊膜的外面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间隙。

内有脊神经根、脂肪、静脉丛、淋巴管等。

5.肝小叶:是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多角棱柱体,每个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组成。

6.卵圆窝:在房间隔右侧面下部的浅卵圆型窝,是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

7.内囊:为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

在水平面上呈“﹥﹤”形,分为三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

8.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隙内充满脑脊液。

9.神经核:位于中枢内,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10.神经节: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位于周围部。

11.胸膜腔: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围成的潜在而密闭的腔隙。

12.两胚层胚盘:胚发育第二周,内细胞团分裂形成两层细胞,近胚泡腔侧的一层立方形细胞称内胚层;其上方的一层柱状细胞称外胚层。

内、外胚层细胞紧密相贴形成一个圆盘的胚,称两胚层胚盘。

胚盘是胚体发育的原基。

13.麦氏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肚脐连线的中1/3、外1/3焦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4.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前者位于皮质浅层和中层,后者位于皮质深层。

15.血胸腺屏障: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外完整的基板、血管周间隙、胸腺上皮细胞基板、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五层构成。

该屏障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故不引起直接的免疫反应。

16.齿状线:是肛管内面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环形线,是区别内、外痔的标志。

17.视神经盘:在视网膜后部偏鼻侧,可见一圆盘形隆起,称视神经盘。

无感光作用,又叫盲点。

18.纤维束: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于中枢部称为纤维束。

19.胚中轴器官:原条、脊索、神经管、和体节为.胚中轴器官,演化:原条导致胚内中胚层发生;脊索诱导神经管发生;神经管发育成神经系统;体节演化形成中轴骨、躯干肌和皮肤真皮。

20.腹股沟管:是位于腹前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肌和腱之间的裂隙。

有两口四壁,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21.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及其间的连接构成的骨环。

22..大脑动脉环: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在脑底部吻合成环状,对脑血液供应起调节和代偿作用。

23.胎盘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经过的结构,称胎盘膜(胎盘屏障)。

其结构组成是: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绒毛内结缔组织;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到胎儿后期其仅由合体滋养层、共同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24.肌节: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叫肌节,每一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5.三联体:骨骼肌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小管,肌浆网在相邻两横小管之间纵向分布形成纵小管,其在近横小管处膨大形成终池。

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26.哈佛系统:哈佛骨板与哈佛管共同组成哈佛系统,哈佛骨板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哈佛骨板围绕哈佛管呈同心圆排列。

哈佛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结缔组织。

27.造血干细胞:是指能增殖、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最原始的造血细胞。

它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分化成多种血细胞的潜在能力以及自我复制的更新力。

28.绒毛膜:当滋养层的三层形成后,滋养层和衬于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就构成绒毛膜。

其作用是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氧气,丛密绒毛膜参与形成胎盘。

29.基膜: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薄膜,电镜下:分基板和网板,分别由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具有支.持连接作用,也是物质通过的半透膜。

30.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突的骨嵴,称胸骨角。

其外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骨性标志。

31.上消化道:临床上把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

32.回盲瓣:是指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唇状皱襞。

起阻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

33.气血屏障:是指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所必须通过的结构。

包括I型肺泡上皮细胞、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34.纵隔:纵隔是指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是膈。

35.声门裂:左右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

其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36.滤过膜:又称滤过屏障,由血管球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组成。

血管球毛细血管内血液成分滤至肾小囊腔必须经过该屏障。

37.膀胱三角:膀胱低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称膀胱三角。

38.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39.肺循环:既小循环,其循环途径为:血液从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肺泡表面毛细血管完成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

40.黄斑:是视神经盘颞侧的黄色小区,其中央凹陷叫中央凹,为感光辩色最敏锐的部位。

41.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由睫状体血管渗透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其产生和排出保持动态平衡。

能够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压。

42.中央凹:在视网膜后极视轴处有一浅黄色区域为黄斑,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黄斑,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43.咽鼓管:是连于鼻咽与中耳鼓室的通道,借此可维持鼓室与外界气压的平衡,利于鼓膜振动。

44.上呼吸道: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45.下呼吸道:临床上把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46.大网膜:是从胃大弯向下悬垂并反折向上附于横结肠的四层腹膜结构。

47.小网膜:是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48.咽峡:咽峡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和咽的分界。

49.体循环:既大循环,起自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流到全身各部毛细血管进行完物质交换后经各级静脉汇流至右心房。

二、填空题答案1.化学性突触突触间隙2.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3.矢状面冠状面4.肌原纤维1/2明带+暗带+1/2明带 5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6.滤过屏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7.连续性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8.纤维性心包腔9.虹膜睫状体脉络膜10.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11.前角后角侧角12.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腔静脉孔13.输尿管口尿道内口14.15—28天孕激素15.植入16.细胞连接17.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18.输尿管髂血管膀胱壁19.胸腺小体20.球状带束状带21.皱襞绒毛微绒毛22.肝小叶三、选择题答案1.C2.B3.A4.B5.D6.C7.C8.C9.D 10.A 11.E 12.D 13.C 14.B 15.B 16.E17.E 18.C 19.B 20.C 21.B 22.B 23.C 24. 25.B E.26D 27.C 28.D 29.D 30. A四、简答题:1.试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答: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人体的细胞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都有差别。

但它们也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即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细胞核在细胞内,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体构成。

细胞质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是细胞新陈代谢与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涵物。

2.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结构。

答: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突触间隙组成。

突触前成分一般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膨大部分,有突触小泡、线粒体。

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突触后成分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局部区域。

该处的细胞膜增厚,含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3.简述髋关节构成、主要辅助结构和运动。

答: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主要辅助结构有关节囊前方强大的髂股韧带和耻股韧带,后方有坐股韧带加强。

囊内有连于股骨头和髋臼间的股骨头韧带。

髋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4.膝关节是如何构成的?有那些主要辅助结构?答: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主要辅助结构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和外侧半月板、髌上囊和髌下囊等。

5.试述胃底腺主细胞的数量、分布、结构和功能。

主细胞(胃酶细胞)是胃底腺数目最多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底腺的体和底。

细胞质嗜碱性,胞质顶部含大量的酶原颗粒。

电镜下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游离端胞质内有大量的酶原颗粒。

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婴儿还能分泌凝乳酶。

6.试述食管的生理性狭窄和临床意义。

答:食管有三处狭窄,1在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厘米;2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厘米;3在食管穿膈处,距中切牙40厘米。

这些狭窄是异物易停留和肿瘤好发的部位。

7.试述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

答: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锁骨中点的深方。

其分支有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

8.比较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并说出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答:成熟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微米,无核,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比成熟红细胞稍大。

用黄焦油蓝染色,可见细胞内有蓝色的细网和颗粒,为残留的核糖体。

网织红细胞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可达3%—6%。

在临床上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作为贫血和谋些血液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

9.写出男性尿道狭窄和弯曲的位置,并简单说明其临床意义。

答:男性尿道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临床上对男性导尿时,要注意保护,避免对尿道造成损伤。

两个弯曲:一是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凹向前上,此弯曲恒定不变。

二是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的前下,凹向后下,如将阴茎向上提起,此弯曲既变直,临床上作男性导尿和插入器械既取此位。

10.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走及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