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坡灾害易损性计算模型研究

滑坡灾害易损性计算模型研究


表 3 U 的判断矩阵和权重值 评价因子 人的易损性 土地资源易损性 经济易损性 社会易损性 U1 U2 U3 U4 U1 1 1 1/2 1/3 U2 1 1 1/2 1/3 U3 2 2 1 1/2 U4 3 3 2 1 wi 0.35 0.35 0.19 0.11 CR CR=0.0039<0.1
表 7 U4 的判断矩阵及权重值 评价因子 应急能力 医疗指数 社会福利 人均保险 U41 U42 U43 U44 U41 1 1/2 1/3 1/3 U42 2 1 1/2 1/2 U43 3 2 1 1 U44 3 2 1 1 W4j 0.46 0.26 0.14 0.14 CR CR=0.0039 <0.01
人 口 年 龄 结 构 U12
贫 困 程 度 U13
受 教 育 程 度 U14
应 急 能 力 U41
人 均 保 险 U44
公 共 设 施 密 度 U32
人 均
GDP
U33
房 屋 密 度 U34
图 2 滑坡易损性评价主逻辑图
o、、、一 、、。一
滑坡灾害易损性计算模型研究
表 2 相对于 n 的指标 RI 的值 n RI 1 0.00 2 0.00 3 0.58 4 0.90 5 1.12 6 1.24 7 1.32 8 1.41 9 1.45 10 1.49
易损性评价 U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i|
社 会 福 利 U42 医 疗 指 数 U43
人的易损性 U1
土地资源易损性 U2
经济易损性 U3
社会易损性 U4

人 口 密 度 U11
l^一、
1508
~=一|/土
居 民 用 地 密 度 U21 耕 地 密 度 U22 不 可 利 用 土 地 密 度 U23 土 地 平 整 程 度 U24 路 网 密 度 U31
U i ui1, ui2 ,, uij ,, ui(n -1) , uin
个事件权重的计算公式如下。
n

T
(2)
其中 uij 表示因素 U i 对 U j 的相对重要程度,
wi
wi
i 1
wi
n
(4)
1507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2012 年学术会议论文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2012 年学术会议论文
滑坡灾害易损性计算模型研究
纪虹 1,2,陈治璇 1,2,司鹄 1,2
1. 重庆大学 煤矿灾害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中国 2. 重庆大学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 400030,中国
摘要: 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灾种, 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危害是世界性的, 每年给世 界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可达数十亿美元。此外,受滑 坡影响而中断的工程,其间接损失更大。能否有效地对潜 在危险源进行易损性评估,在事故前及时预警预报、事故 时快速有效地应急响应、合理配置应急物资、有效采取应 急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已成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亟待研 究课题。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 上,针对三峡库区单体滑坡发生的机理及特点,基于模糊 层次分析法, 提出适用于三峡库区单体滑坡的易损性评估 模型,确定相应的易损性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 区开县井泉滑坡。 评估结果显示井泉滑坡的易损性等级属 于Ⅴ,极高易损灾害,针对该评估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 的应急措施。 关键字: 模糊层次分析法,易损性,井泉滑坡,单体滑坡
表 4 U1 的判断矩阵及权重值 评价因子 人口密度 人口年龄结构 贫困程度 受教育程度 U11 U12 U13 U14 U11 1 1/3 1/5 1/3 U12 3 1 1/2 1 U13 5 2 1 2 U14 3 1 1/2 1 W1j 0.52 0.20 0.08 0.20 CR CR=0.0024<0.1
1.2 计算方法
层次 U 包含事件 U1, U2,…, Un, 判断矩阵的 表达式如下. U u1, u2 ,, ui ,, un -1, un (1)
2 易损性评估模型应用
2.1 重庆井泉滑坡概况
井泉滑坡两侧发育大型冲沟,冲沟两侧有人 员居住,滑坡前缘是一较平坦阶地,阶地连接澎 溪河(长江支流),滑坡前缘距离河岸 500 米左 右(175 米水位时阶地将被淹没),对岸为平缓 坡地,在 150 米× 100 米范围内无人员居住和公共 设施,井泉滑坡地图见图 1 所示。
1509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2012 年学术会议论文
表 8 评价因子结果 评价因子 人口密度(万人/km2) 人口年龄结构(%) 贫困程度(%) 受教育程度(%) 居民用地密度(km /km ) 耕地密度(km /km ) 不可利用土地密度(km /km ) 土地平整程度(º ) 路网密度(km/km ) 公共设施密度(km /km ) 人均 GDP(万元/人) 房屋密度(km /km ) 应急能力(万元/万人) 医疗指数(人/万人) 社会福利(座/ km )
30 米水位升降和移民迁建等工程活动影响,库区 老滑坡复活几率增加,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 现有滑坡约 4119 处,其中体积超过 1× 107m3 的大 型滑坡占 60%左右。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 灾(险)情 132 起,塌岸 97 段长约 3.3 公里,紧 急转移群众近 2000 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 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 (险) 情 30 多处。 为了有效控制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害,我们有必要 对三峡库区的滑坡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各种 研究手段中,滑坡风险评估是一种比较先进和有 效的手段。 风险评估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事故 发生可能性的风险评估,一般仅与危险源本身的 特征有关;另一方面是对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风 险评估,计算事故可能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如资 产风险、人员死亡或伤害、公众对社会信心的丧 失等,通常和事故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区域相关 [1,2]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风险评的一般目标非常 清楚,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 该事故自然条件下可能引发的总后果,即不采取 措施的情况原本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对比 分析在采取应急措施后环境、视觉或经济方面负 面影响降低[3]。 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处于人口活动 范围的大型单体滑坡进行定量调查,将为国民经 济建设和国民人身安全保障提供科学的依据。张 东辉研究了采用 3 ―S‖技术的单体滑坡灾害风险 评估的原理,对单体滑坡的致灾因素和评估模型 做了全面的界定[4]。 , Finlay 根据香港地区滑坡灾 害历史资料,统计得出了人员和建筑物的易损性 取值范围[5]。 Leone 统计了致灾强度和承灾体特征 的定性指标,建立了易损性矩阵[6]。Uzielli 提出 了一种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函数表达式 [7]。汪敏 等人在滑坡灾害易损性概念和定性认识方面做了 研究 [8-10]. 吴越对滑坡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本质认
0 引言
长江三峡工程作为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 库岸长度超过 5300 km,从 1994 年底三峡正式动 工至今,其人文、地貌翻天覆地。三峡库区位于 渝鄂交接的山地峡谷区,山多坡陡,地少人密, 地质条件复杂,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暴雨频 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 三峡水库的兴建,沿江两岸三峡库区工业基地的 改造与建设,使得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而且灾害 类型多、分布广、成灾强度高,成为制约和影响 国土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不利 因素。 特别是大规模的开山破土加剧了地质破碎, 除了产生新滑坡,还有大量老滑坡被激活。使得 特大滑坡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地危及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航运道路交通运输、城乡工程建 设、拆迁移民安置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自三 峡工程 175 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受每年周期性的
1506
滑坡灾害易损性计算模型研究
识的基础上,探讨易损性定量评估模型,引入概 率分析的理念,分析易损性的不确定性以及滑坡 灾害风险的概率特性, 提出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 更加深刻地认识风险不确定性的本质[11]。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风险评估方法 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单体滑坡发生的机理及 特点,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提出适用于三峡库 区单体滑坡的易损性评估模型,确定相应的易损 性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开县井泉滑 坡。
2.2 易损性评估模型应用
根据易损性评价的主逻辑图,易损性分析首 先应该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根据专家的打分结果 及公式 1-8, 确定判断矩阵和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 其 CR 值,结果见表 3-表 7。评价因子经过无量 纲处理后,结果见表 8 所示。
图 1 井泉滑坡地图 (基于 Google 地图 2012-04-17)Fi 表 1 滑坡灾害事故风险等级描述 风险等级 Ⅴ极高风险 Ⅳ高风险 Ⅲ中等风险 描述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0 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地质灾 害险情。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5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 上、1 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 100 人以上、500 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Ⅱ小风险 Ⅰ极小风险 基本不会引起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表 5 U2 的判断矩阵及权重值 评价因子 居民用地密度 耕地密度 不可利用土地密度 土地平整程度 U21 U22 U23 U24 U21 1 1/3 1/5 1/5 U22 3 1 1/2 1/2 U23 5 2 1 1 U24 5 2 1 1 W2j 0.57 0.21 0.11 0.11 CR CR=0.0016 <0.01
表 6 U3 的判断矩阵及权重值 评价因子 路网密度 公共设施密度 人均 GDP 房屋密度 U31 U32 U33 U34 U31 1 3 1/2 1 U32 1/3 1 1/5 1/3 U33 2 5 1 2 U34 1 3 1/2 1 W3j 0.19 0.53 0.09 0.19 CR CR=0.0040 <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