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三篇】

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三篇】

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三篇】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人生哲理: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

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

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
赵国去做人质。

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相信。


庞葱又说:“但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庞葱接着说:“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

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

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魏王点头同意了。

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

一开始,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

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

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

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

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

【愚公移山的故事】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

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
家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移走这两座大山。

家人都表示赞同,但他妻子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怎么可能移得走那么大的山呢?况且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又运到哪里去呢?”家人说:“可以把这些东西运到渤海边。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他的子孙们开始挖泥土、凿石头,其他人就用簸箕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有的邻居看到这个情形,也赶来帮忙。

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嘲笑愚公说:“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再活几年呢?你还想移走大山,我看你想砍倒山上的一棵树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把山夷为平地了。


听了智叟的话,愚公感叹地说:“你的思想真顽固!没错,我的力量很有限。

但我还有那么多儿子和孙子,他们将来也会有儿子、孙子。

子孙的繁衍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我就不信不能把山铲平。

”智叟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理解愚公的行为,但也无法反驳。

后来,天帝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他的精神和诚心所感动,于是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背走了。

愚公一家的出行一下子变得非常方便了。

愚公移山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他的观念却很值得我们学习。

只要我们有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