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
摘要: 一方面,近年来,能量的损耗严重和建筑业使用能源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和全球设计的主基调是低碳环保,所以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建筑设计节能,特别是建筑规划设计越来越具有不可忽略的位置。

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集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本文结合国际建筑节能发展趋势,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入手,分别从几个方面说明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来最大化实现合理的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不但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还能显著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能源损耗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环节
1)建筑节能应贯穿整个建筑规划设计过程。

这就要求在规划初期就要考虑很多节能措施,从整体规划考虑,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建筑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这要从根本上对能源和材料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建设设计是一个跨行业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以减少各种能源在整个工程里的消耗,并力争获得有限的能量消耗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整体,设计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用最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最有效的建筑节能。

2)设计方案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一个完整的建筑节能方案,需要从最初的规划到设计,施工,以及到以后多年的管理使用,直到最后的拆迁和重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以前只注重直接建设成本的降低,轻后期运行阶段能源消耗的考虑。

在同等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住宅使用能源消耗约是它们国家的三倍。

而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建筑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也就是说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能耗实现必要的功能,已达到良好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

在建筑规划中,设计师就要考虑到建筑的体形、方位、朝向,将它们与所处的外界环境相结合很好地
利用外界的风光等自然资源。

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对建筑材料优化。

使建筑不仅在建筑初期具有低的成本,而且在后期使用中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应该从发展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来定位节能住宅以及节能技术,根据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来规划设计建设。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问题:
2.1联系外部空间环境
建筑施工的首要问题是建筑的建筑选址上,应该遵循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段作为住宅建设的基地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建筑更好的采光,减少白天人造光的使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次,不应狭隘的只追求容积率,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小区绿化面积覆盖率和相应楼宇间的间距.众所周知,居住区绿化覆盖面积对于建筑节能具有显著的作用。

这是因为水景和绿地能够减少阳光的反射,改善局部微热环境,实验表明,沥青和绿地地面的表面温度最多可以达到10度.建筑师从整体考虑的设计概念出发得到整体环境的节能设计方案,不仅要和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合作、还要和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最终实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同时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2.2建筑设计的朝向
在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中建筑设计朝向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太阳的光照使得冬暖夏热,在冬季则能降低采暖负荷,在夏季会增加制冷负荷。

朝向选择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要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建筑用地等, 从节约用地方面,优先使用最优或附近地区向阳光的,夏季避免过多的热量,还应该有利于自然通风,从长期实践过程看我国大多地方还是坐南朝北,但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都是向南的,这就要求因地制宜确定朝向以达到节能和舒适性的要求。

2。

3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面积的外观和外部区域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建筑体形的变化规律与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规划设计时,需要权衡的利弊,优化建筑形状,使建筑表面变化不致太大,尽量减少围护结构的面积,防止体形变化率过大使形状系数增加,形状系数应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降低建筑能耗。

2.4合理空间布局
在达到建筑设计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对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一般对建筑空间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以改善室内环境达到要求包括良好通风效果,合适的保温能力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从立体面和平面两方面考虑空间的合理设计。

立体面设计方面,设计了贯穿建筑中部,垂直的进深,并加上相应的通风口。

平面设计应利于空气的贯穿。

使建筑达到良好的通风。

2。

5 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节能材料
就目前的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构造是在满足其基本建筑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的材料,形状等方面加以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气候条件,达到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和节能的效果。

1)建筑节能材料的选用。

应遵循高效、健康、节能。

经济的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随着工业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有新型材料被研制出来,使得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运用新型高效材料,这就能更好地起到节能的效果。

这些材料包括防水材料,、新型保温材料、使用这些新型材料可以使建筑的节能环保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采用可调节的铝材遮阳板,达到遮阳的目的。

2)新型材料构造节能外墙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温差大.有些地方季节温差较大。

这就需要建筑外墙具有保持室内温度阻断外界热源的功能,其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是建筑室内能够具有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轻质材料加厚实材料两者结合的构造做法.实践表明,一味强调视觉效果,追求特立
独行,设计出许多异形建筑,这些建筑结构复杂不仅不利于建筑本身安全,而且无形中扩大了建筑外表面积,在其他外界环境不变条件的条件下,大大加速了与外界的热量交换。

2.6 其他方面
(1)适当进深。

有实践表明,住宅的进深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室内环境就会形成冬暖夏凉,从而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效益。

(2)采用双阳台的设计,即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阳台要加必要的遮阳板,防止阳光直接照进室内,从而可以降低能源消耗(3)装塑钢窗,密闭性好。

保温性好(4)封闭楼梯间。

开敞楼梯间比封闭楼梯间耗热指标上升l0%~20%。

结论
建筑产品建设周期长,投资需求大,使用周期长,节能与否直接影响使用舒适性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水平。

所以,,开发者和设计者应加强节能意识,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联合材料商的研究和开发,配合政府部门,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将建筑物理技术和建筑环境科学运用到建筑设计,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节能建筑的开发、建设。

所以,建筑规划中的前期方案设计、实施阶段规划设计、对建筑节能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特别的注意.在建筑设计方面要始终考虑到节能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也要始终保有节能环保意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精心优化设计,将能耗降到最低,提高建筑经济效益,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21-126.
[2]沈致和.住宅节能原理与设计[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70。

[3]李德英。

建筑节能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5-60.
[4]崔希骏,廖建峰.节能65%后建筑外窗的配置建议[J].建筑节能2006(45): 167-173.
[5] 卢满勇。

浅析规划设计与住宅建筑节能.广东建设信息,2005(11).
[6] 房志勇。

建筑节能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