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通视电阻率测井
电位电极系理想曲线特征
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电位电极系的视电阻率R a曲 线对地层中心对称。 当地层厚度大于电极距时,对应高电阻率地层中心,视电 阻率曲线显示极大值,地层厚度越大,极大值越接近地层 真电阻率。 当地层厚度小于电极距时,对应高电阻率地层中心,视电 阻率曲线显示极小值 对厚层取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作为电位电极系的视电阻 率数值。对厚层取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作为电位电极系 的视电阻率数值。
电祖率测井主要作用
求解含油饱和度 例:Archie 公式(1942年) 地增大系数:
含水饱和度:
Rt b I n Ro S w
Sw
n
aRw m Rt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岩石的组织结构 岩石孔隙内地层水中盐类的化学成分、浓度、温度; 岩石孔隙度(φ); 岩石的含油饱和度(So)。
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对于含水砂岩来说,岩石的孔隙度 越大,所含地层水电阻率越低,胶结 程度越差,岩石的电阻率就越低。反 之岩石的孔隙度越小,所含地层水电 阻率越高,胶结程度越好,岩石的电 阻率就越高。
I
Rt b b n Ro S w (1 S o ) n
岩石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1)位于单电极方向的高阻层,可能成为屏蔽层。用底部梯度电极系测量视电 阻率曲线时,测量层上方的高阻层可能对测量层的视电阻率曲线产生屏蔽作用 。 (2)当测量电极M、N位于测量层时,高阻层的底界面与单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 一个电极距时,屏蔽作用不大,可不必考虑。 (3)高阻层的底界面与单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电极距时,出现增阻屏蔽, 距离越小,屏蔽作用越大,视电阻率曲线升高越明显。当电极位于高阻层顶面 之上时,出现减阻屏蔽,视电阻率曲线显著降低。 (4)单电极位于高阻层之中时,在高阻层的底面附近为增阻屏蔽,在高阻层的 顶面附近为减阻屏蔽,在地层中部偏下,没有屏蔽作用。
电极系的表示方法
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都可用符号表示出来,通常按 照电极在井中的次序,由上到下写出代表电极的字母, 字母间写出相应电极间的距离(以米单位),表示出电 极系的类型。例如:A0.4M0.1N,表示单电极供电,电极 距为0.45m的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A、M之间的距离为 0.4m,MN之间的距离为0.1m。
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特征
高电阻率厚层(h≥L)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底部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层的底界面出现极大值,顶界面出 现极小值。顶部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层的顶界面出现极大值,底界面出现极小值。视电阻率曲线的中部直线段 最接近地层的真电阻率,应取这部分曲线的平均值作为视电阻率的基本值。
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1、井的影响:底界面极大值特征点仍然明显,而顶界面 的极小值不易分辨,整个曲线变得平缓。 2、电极系的影响:由于探测深度不同,泥浆电阻率和围 岩电阻率对测量结果贡献不同, 不同类型的电极系所测 视电阻率曲线形状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电极系在同样的 测量条件下,电极系的尺寸不同,所测的视电阻率曲线的 形状及幅度也不一样。 3、地层倾斜的影响:改变地层倾角β时,随着β的增加 极大值向地层中心移动使曲线变的较对称;曲线的极大值 随β的增加而减低,曲线变的平缓,极小值模糊不清。 4、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特征
R2
高阻中厚层:由顶界面往下一个电极距的地方(如图4-4),作一条 与深度轴垂直的直线,然后再作一条与深度轴平行的直线,使图上 阴影部分A的面积与阴影部分B的面积大致相等,此平行深度轴直线 的横坐标,即为视电阻率的基本值,这种方法的基本值叫面积平均 值。 高阻薄层:视电阻率曲线只有一个尖峰,取它的极大值作为视电阻 率的基本值。
电极系分类
电极系的记录点和电极距
对于梯度电极系,记录点选择 在成对电极的中点,测量的视 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正好对准地层的界面。 记录点一般用符号“O”表示, 由不成对电极到记录点O的距 离叫电极距(如图所示OA)。2.5 米梯度电极系是电极距为2.5米 的梯度电极系 对于电位电极系,当记录点选 择在两个相近电极A、M的中点 时,记录的视电阻率曲线,正 好与相应地层的中心对称,单 电极到最近一个成对电极之间 的距离叫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 (如图AM)。0.4米电位电极 系是电极距 为0.4米的电位电 极系 .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岩石电阻率与其矿物成分有关 1、导电良好的矿物:如硫化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石等)、 某些氧化矿物(磁铁矿、镜铁矿等)、石墨和高级煤等,属于电子 导电的导体。它们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取决于这些矿物的百分含量 和分布情况。含量高(如百分之几十)分布好(能形成较好的通路 ),岩石电阻率可能降低很多(小于1欧姆/米),若含量很低(例 如小于百分之五),则这些导电矿物被导电差的矿物所分隔,几乎 对岩石的电阻率没有影响。 2、粘土:与上述导电矿物不同,粘土的导电过程是一种离子交换 过程,即在外电场作用下离子(通常为正离子)在粘土颗粒的表面 依次交换它们的位置,粘土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粘土含 量、粘土成分和分布情况,还与地层水的性质和相对含量有关。 3、不导电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岩盐 、钾盐、石膏、无水石膏等。由于这些矿物晶体的电解性能不好, 而游离的电子数目也不多,电阻率很高,一般可认为是不导电的。
岩石电阻率与地层水性质的关系
沉积岩是由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组成,这些固体 颗粒称为岩石的骨架。一般来说,岩石骨架的自由 电子很少,因此电阻率很高,所以沉积岩的导电能 力,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的导电能力。 地层水的电阻率,取决于其溶解盐的化学成分、 溶液含盐浓度和地层水的温度,因为它们影响地层 水中离子的数目和速度。
微电极测井资料的应用
1、确定岩层界面、划分薄层和薄的交互层
薄层
微电极测井资料的应用
2.判断岩性和确定渗透性地层 泥岩:微电极曲线幅度为低值,无幅度差或只有很小的正幅度差(微电位大于微梯度)或负 幅度差,曲线平直 . 渗透性砂岩:幅度中等,明显正幅度差,幅度和幅度差有随粒度变粗而增加的趋势。
泥岩
渗透砂岩
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高阻邻层的 屏蔽影响:
(a)底部梯度电极系进行测量,电极距小于夹层厚度,当测量电极M、N正 对高电阻Ⅰ时,A电极位于高阻层Ⅲ的下方,由于高阻层Ⅲ对电流的排斥作 用,使M、N电极间的电流密度增大,于是高阻层Ⅰ的 Ra曲线升高,形成增 阻屏蔽。 (b)当用顶部梯度电极系时,上部高阻层Ⅲ没有屏蔽作用,高阻层Ⅰ的视 电阻率曲线不发生畸变,但因高阻层Ⅰ的屏蔽作用,使高阻层Ⅲ的视电阻 率曲线升高。 (c)电极距大于高阻层Ⅰ、Ⅲ和低阻层Ⅱ的总厚度,因此当测量电极M、N 正对高阻层Ⅰ时,A电极在高阻层Ⅲ上方,流向下方的电流,受到高阻层Ⅲ 的屏蔽作用,使得记录点O处的电流密度减小。于是高阻层Ⅰ的Ra曲线降低 ,形成减阻屏蔽。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岩石中的泥质含量及胶结程度
一般泥质砂岩比砂岩电阻率低,泥质含量越高 电阻率越低,这是由于含有泥质的岩石的比面积 (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增 大、附加导电性(粘土颗粒表面形成偶电层), 外层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移动形成电流,增加岩 层的导电能力,称为附加导电性增大,岩石导电 能力增强,电阻率变低。另外,在地层水矿化度 比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泥质颗粒中,部分矿物水 解使地层水中离子数目增多,也会使岩石电阻率 变低。
Rt b b I n Ro S w (1 So ) n
指数n和系数b与岩性有关,不同地 区地层的n和b值不同,可用实验方法 确定。当知道n和b之后,可利用建立 的公式或I与So的关系曲线,求出地层 的含油气饱和度。
普通电阻率测井测量原理
U MN Ra k I
将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 N组成的电极系放到井下,供 电电极的回路电极B(或者N) 放在井口,当电极系向上提 升时,由A电极供应电流I,M、 N电极测量电位差,它的变化 反映了周围地层电阻率的变 化,这样得到的电阻率是地 层的视电阻率 Ra。
普通电阻率测井
1
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测井方法中使用最早,也是最常用 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在划分钻井地质剖面和判断岩性 等工作中仍起着一定的作用。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 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和微电极测井。这些测井法是根据 岩石中导电性的差别,在井内研究钻井剖面。它测量的 参数是地层电阻率。因为在井的条件下,测量地层电阻 率时,要受井径,泥浆电阻率,上下围岩以及电极距等 因素的影响,测量的参数不等于地层的真电阻率,它叫 地层的视电阻率,因此这种测井方法又叫视电阻率测井 。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性有着密切的 关系。普通电阻率测井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测量的岩层 电阻率,来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层,研究储集层的含 油性、渗透性和孔隙性。
Rxo Rmc
5、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 xo和泥饼厚度h mc确定冲洗带电阻 率R xo和泥饼厚度h mc 1)从微电极测井曲线上读出及 R梯度及R电位的值; 2)根据泥浆电阻率R m查图版确定泥饼电阻率R mc; 3)计算比值R梯度/R mc, R电位/R mc; 4)根据解释层的井径,选择相应的图版; 5)在图版上找出R梯度R梯度/R mc及R电位/R mc的坐标点, 读出通过该点实线的参数μ,则冲洗带电阻率R xo为: Rxo=μRmc 由虚线模数可直接读出泥饼厚度。 图版是在一定条件下制作的,使用时,应尽量符合其条 件,才不至于产生很大的误差。
电极、电位电极系测井原始曲线质量要求
1、电极系曲线进套管的测量值应接近零值,长电极系干扰 值应小于0.2Ω.m。 2、在大段泥岩处,长、短电极系测量值应基本相同。 3、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应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 小于10%
微电极测井
在普通视电阻率曲线上划分出的高阻 层可能是孔隙性、渗透性很好的油气储集层 ,也可能是非渗透性的致密层;为了计算储 量,需要把油层中的泥质或钙质薄夹层划分 出来以便计算油层的有效厚度。从提高纵向 分辨能力出发应当采用更小的电极距组成的 电极系,但电极距小泥浆的影响增大,无法 求准Rxo,为此设计出一种贴井壁的特殊装 置——微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