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素描头像中常见的问题

浅谈素描头像中常见的问题

浅谈素描头像中常见的问题
素描是美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科目。

在美术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素描对于提高造型能力的重要性,素描头像相对于半身人物,全身人物像来说比较简单,但能够表现到位的人并不多,看似简单但存在的问题却是方方面面的,最常见的问题有这几个方面:基本形不准确;明暗处理不到位,多显花、乱;缺乏主观感受,有形无神。

标签:素描头像常见问题造型能力
引言
人物头像是素描训练中最复杂的一科,头部表现了形体、结构、比例的精巧与微妙,一直是美术学习者以及绘画大师们的难点。

在素描头像训练中常出现由于基础的不牢靠,对形体、骨骼的不准确理解导致写生出的头像大形不准确,甚至走向严重的误区,没有特点;处理画面时不明确黑白灰关系;人物缺乏艺术特点等诸多问题。

这些都是对素描头像没有深刻理解,而是在一个既定的理论框架中作画,从而失去自己的感受,导致画出的人物呆板,不生动。

本论文将对素描头像中的基本形,内在结构及主观感受的表达的方法进行探讨,解决学生在素描头像中的问题。

一、人物基本形不准确
1.头部动态
头部动态把握不准确是素描头像出现的首要问题。

由于头部骨骼肌肉构成关系复杂,我们必须要弄清骨骼肌肉对外部造型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形体在空间中的变化。

我认为应该将几何结构知识融入头像造型,也就是将头部理解为卵形或立方体、脖子为柱状体等。

在立方体中插一根中轴线,这条线的扭动方向就是头部的动态。

观察时,将物象原来造型不明确的生理形态归纳概括为一个或多个几体形体,有助于对模特有个清晰明了的几何构成的印象,便于写生时能动、扼要地描绘对象和准确把握对象的动态特征。

这也是我们要学习几何石膏的意义所在。

2.头像比例
头像的比例更是重中之重,比例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舒适感。

画人像素描时,横向习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来衡量,竖向习惯以一个鼻子的长度来衡量。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停五部”就是指人物的面部竖着有三个鼻子的长度,横着有五个眼睛的长度。

不过这仅仅是个近似值,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

但这要根据具体写生对象而定,不能死套,否则会出现所画的人物都长一个样子,没有特征。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我认为在描绘对象时可以适当夸大对象的某个部位,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来凸显画面的艺术性,当然是要在一
个既定的规律里不能打破。

这一点需要大量的进行速写训练,准确并快速的抓住对象特征并加以表现。

3.对头像内在骨骼、肌肉的把握
我们都知道头骨对人物的外形起伏起决定作用,所以了解头骨结构非常必要,头骨结构体积形状及大小骨点的转折,决定了人物头部的立体框架,也影响着人像的外部特征。

头部的肌肉是依附着头骨而又彼此相互作用,只有深入了解头部各个部位及颈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运用,才能主动概括和表现人物头像。

头骨和肌肉往往是最难把握的或容易忽视的地方,而只追求外在的表现技法,所以表现出来的东西空洞无物,如骨点、顶骨、额结节、鼻骨、颞骨、颧骨、颏结节等均在头部的转折部位,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稍一偏离,都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同时也会影响体积的塑造。

因此在动笔之前,先掌握、分析、理解头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头像的明暗处理
1.表现手法单一
素描,不论从内容还是风格特点来说,都离不开线条和色调这两个基本语言。

而线条是首要因素,我们从开始学习美术就是由学习画线条开始的,渐渐的由线转入面,但始终离不开线的运用。

画面中的色调也是由许多的线或粗或细,或多或少形成的色调关系。

因此,提高线条的运用技巧和表现力,是提高素描水平的关键。

2.明暗关系不明确
明暗色调是素描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效方法,对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素描中,观察与刻画明暗色调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与表现处于特定光照下物体的形体本质特征,体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色调与质感等等。

画面灰、脏、凌乱是素描中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黑白灰关系不明确。

黑白灰这三者要恰到好处,缺一不可,才可避免画面脏乱的情况。

3.整体与细节的处理
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是最考察素描能力的一个方面,在素描头像训练中,整体与细节的混淆是最糟糕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迷恋于一个细节而忽视整体效果或是深入阶段,因为不会做减法而破坏了大的黑白灰关系,因此会出现画面脏,乱,花的情况,没有完整的感觉。

在素描学习中,我们培养的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能力,而不是机械制图,复制自然的能力。

整体观察即是一个表现和观察方法问题,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

每一个学画的人都应具备这样的思维。

三、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1.面部表情的刻画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陷入一种固定思维,不论模特的表情有什么样的变化,都是目视前方,双唇紧闭,一幅不苟言笑的样子,缺乏人物的个性。

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作品人物肌肉呈微笑状态;安格尔、拉斐尔的作品人物较安详;德拉克洛瓦笔下的人物表情较丰富······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个真理便是神韵对于画面效果的重要性,人物有了神态、表情不再呆板,也就有了灵气。

2.主观感受的表达
画面从一开始就应该注重主观感受的表达直至最后进入大关系的调整阶段。

素描头像常常出现呆板,毫无生气,甚至头像的骨骼都找不准确,最后画出的头像怪异,不自然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主观感受。

这需要长期的训练才可以形成,所以多临摹一些优秀作品,同时渐渐的学到许多表现技法,从而在自己的写生中潜移默化的运用,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刺激自己的视觉最终能够对自己的画形成想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结论
本论文对素描头像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究,从素描头像的基本形到明暗处理、主观感受的表达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通过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的观察方法,来纠正常见的问题,快速掌握人物素描的技巧,为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画头像不仅是自始至终的琢磨过程,而且是永无止境的锤炼过程,所以我们每一个学画的人都应不断考究,不断学习人物素描,来提升素描功底。

参考文献
[1]格莱兹. 绘画及其法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141.
[2]周至禹、谭平. 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邱正伦. 艺术美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4]冯健亲、冯阳、薛兵. 形体解剖明暗素描[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2.
[5]靳尚谊. 素描谈[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
[6]佐治·伯里曼. 人体与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