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CH09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CH09


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 沿移动副导路方向。
1)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推杆的位移; 图示位置推杆的位移量S0应 是沿推杆的导路方向(与偏距圆 相切)从基圆开始向外量取。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 推杆的位移等于推杆从图示位 置反转90º 后的位移。 推杆从图示位置反转90º 后 的导路方向仍于与偏距圆相切。 其位移量S1 仍是沿推杆的导路 方向从基圆开始向外量取。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推杆的位移:S=S1 -S0
2)远休2 2 dx / d ( s 0 s ) cos( 2) e sin( 2) 3 3 2 2 dy / d ( s 0 s ) sin( 2) e cos( 2) 3 3
3 [0, / 3] 5 5 5 dx / d (ds / d )sin( 3) ( s 0 s) cos( 3) e sin( 3) 6 6 6 3h 5 5 5 sin(3 3)sin( 3) ( s 0 s)( 3) e sin( 3) 2 6 6 6 5 5 5 dy / d (ds / d )sin( 3) ( s 0 s)sin( 3) e cos( 3) 6 6 6 3h 5 5 5 sin(3 3) cos( 3) ( s 0 s)sin( 3) e cos( 3) 2 6 6 6 4)近休阶段 4 [0,5 / 6] 7 7 dx / d ( s 0 s ) cos( 4) e sin( 4) 6 6 7 7 dy / d ( s 0 s ) sin( 4) e cos( 4) 6 6
1)推程阶段
1 [0, 2 / 3] dx / d (ds / d ) sin 1 ( s 0 s) cos 1 e sin 1 3h { [1 cos(3 1)]}sin 1 ( s 0 s) cos 1 e sin 1 2 dy / d (ds / d ) cos 1 ( s 0 s )( sin 1) e cos 1 3h { [1 cos(3 1)]}cos 1 ( s 0 s ) sin 1 e cos 1 2
9-8
作出凸轮的理论 廓线和凸轮的基圆。 以A’为圆心,A到滚子 中心的距离为半径作 圆弧,分别交基圆和 理论廓线于C、C’点, 则C’A’C为所求的位 移角。
过C’作公法线 O’C’,过C’作A’C’的 垂线,则两线的夹角 为所求的压力角。
9-14
9-14
9-14
9-14
(1)求理论廓线
s4 0
(2)求工作廓线
4 [0,5 / 6]
x ' x rr cos y ' y rr sin
其中
sin (dx / d ) / (dx / d ) 2 (dy / d ) 2 cos (dy / d ) / (dx / d ) 2 (dy / d ) 2
2)远休阶段
02 30 / 6
s 2 50mm
2 [0, / 6]
3)回程阶段
03 60 / 3
3 [0, / 3]
s3 h[1 cos( 3 / 03)]/ 2 h[1 cos 3 3]/ 2
4)近休阶段
04 150 5 / 6
9-7 试标出 a 图在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从 图示位置转过90后推杆的位移;标出图b 推杆从图示位置 升高位移s 时,凸轮的转角和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a
b
1) a 图在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在 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从动件 所受正压力方向与力作用点 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从动件所受正压力方向: 滚子中心与凸轮几何中心的 连线。
2) 标出图b 推杆从图示位置升高位移s 时,凸轮的转角和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应用反转法求出推杆从 图示位置升高位移s 时,滚子 中心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位置。
由于滚子中心所在的推 杆导路始终与偏距圆相切,过 滚子中心作偏距圆切线,该切 线即是推杆反转后的位置。
9-8
作AOA’=90º ,并 使AO=A’O,则A’为推 杆摆动中心在反转过程 中占据的位置。 作出凸轮的理论廓线和 凸轮的基圆。以A’为圆 心,A到滚子中心的距 离为半径作圆弧,交理 论廓线于C’点,以C’为 圆心,r为半径作圆弧 交凸轮实际廓线于B’点。 则B’点为所求。
3)回程阶段
x (s0 s)sin e cos (45.83 s)sin 20cos y (s0 s)cos e sin (45.83 s)cos 20sin
01 120 2 / 3
式中位移应分段计算 1)推程阶段
s1 h[( 1 / 01) sin(2 1 / 01) /(2 )] h[(3 1 / 2 ) sin(3 1) /(2 )] 1 [0,2 /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