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冷
热
冷
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 城市热岛 水汽凝结核,故市区降水一般比郊区多
试题调研
练出高分
科学城:筑波(日本)
筑波
科学城:班加罗尔(印度)
班加罗尔
科学城:中关村(中国)
中关村
大学城:牛津大学城(英国)
牛津大学城
大学城:剑桥大学城(英国)
剑桥大学城
大学城:呈贡大学城(中国)
呈贡大学城
旅游城市:大理
大理
旅游城市:丽江
丽江
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第一阶段
城市化过程
上海市城市化过程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1949年
1990年
针对性练习
1.该图表示一个区域的城市从t1到t4的发展变化过程, 该过程反映的是 城市化 过程;衡量当地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标志是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D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 C. 城市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较高,一般在70 ﹪以上
出现了郊区化和 逆城市化 现象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大城市规 模迅速膨胀,城市数量剧增
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而亚洲和非洲国 家则普遍较低
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市 18世纪工业 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城 革命以前 乡相对独立
第二阶段
工业革命 以后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 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两个出现”:出现了百万以上 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 现“科学城”、“大学城”和旅 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
中美洲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谷地 共同特征:都位于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针对性练习
下列地区中,诞生了世界第一批城市的是( D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亚马孙平原 B.尼罗河谷地、密西西比河平原 C.黄河流域、多瑙河流域 D.中美洲、印度河谷地
(二)城市的发展
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Hale Waihona Puke 贫民窟针对性练习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B、C )。(双选) A.大量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B.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 市移动 C. 当代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 到了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别不大,都很低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 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 转化为 城市地区 ,农业活动转化为 非农业活动 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城市人口增加 、 城市人口在总人 和 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通常以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作为衡量一个国 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4.城市化的推动力: 社会经济 的发展。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5年1月1日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考点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的起源
1.城市的起源的基本前提: 农业生产的发展, 剩余农产品
的出现。
2.城市的起源的促使因素:
工业革命后
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两个出现”:出现了百万以上 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 现“科学城”、“大学城”和旅 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
第三阶段
二战后
科学城:硅谷(美国)
硅谷
惠普公司 苹果公司 雅虎公司 谷歌公司 思科公司 英特尔公司 eBay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
试题调研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6.49
5.72
6.22
3.77
4.28
3.79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1.62 2.35 2011年 1.52 2.20
北京 京津冀城市群
上海 长三角城市群 广州 珠三角城市群 沈阳 辽中南城市群
社会分工,特别是 手工业 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针对性练习
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双选) A.乡村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城市 B.工业革命是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 C.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城市起源的重要影响因素 D.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第一阶段
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市 18世纪工业 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城 革命以前 乡相对独立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工业革命 以后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 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0.1
-0.15 -0.7 0.11
1.93
1.32
1.23
1.21
发达国家
世界 发展中国家 中国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有利的影响 :给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
2.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环境问题:水污染
环境问题:噪声污染
大城市带
出现
年份 1800 1900 大城市数量 1 13 (个) 占城市总人 口(%)
1950 71
1960 114 29.5
1980 222 33.4
2000 408 34.0
英国南部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 沿岸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 洋沿岸城市带 美国-加拿大 五大湖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二)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原因:发达国家
政治
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 独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
城市人口比重(%)
90
成熟阶段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加速阶段 当前中国
缓慢发 展阶段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时间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
(2)
大城市数量
迅速增加,
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问题: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环境问题: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
交通问题: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居住问题:住房紧张,外来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恶化
社会问题: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针对性练习
1.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C、D )。(双选)
A.不会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 B.只有不利的影响,没有有利的方面 C. 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D.往往造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 3. 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 镇发展有如下四种模式,适宜的是( )。 (双选)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