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观五视七谬_解读_人物志_识人之法
八观五视七谬_解读_人物志_识人之法
那些专门揭露人家的毛病但他自己 会舆论来帮助自己判断是非。
看本; 只看偏, 不看全; 只识静, 不识
M ANAGEMENT
并不正直, 这样的人就叫做“ 依”“。观
二曰“ 接 物 , 有 爱 恶 之 惑 ”。我 们 动; 只 思 私 , 不思 公 ; 只 讲 一 般 , 不 讲
其所 由 , 以 辨 依 似 ”说 的 就 是我 们 要 总 是 会 凭 自 己 主 管 的 好恶 来 看 人 待 特殊”的用人误区。
个 人 属 于 什 么 性 格。三 曰“ 观 其 志 还 是 会 出 现失 误 , 据 刘 邵 统 计 , 在 考
六曰“ 论 材 , 有 申 压 之 诡 ”, 七 曰
质 , 以 知 其 名”。也 就 是 观 九 征 , 这 个 察 人才 的 过 程 中 , 一 般 会 出 现 7 种 “ 观奇 , 有 二 尤 之 失 ”, 指 的 就 是 无 法
很 完 美 ; 但 是 用 不 好 , 放 错了 位 置 也 缺 点, 来 知 道 这 个 人 是 是 你 所 需 要 志 小 者 , 傲 荡 之 类 也 ”, 这 种 人 往 往
不 好 , 因 为 他 会把 事 情 给 办 砸 了 。同 的“ 偏 才 ”。八 曰“ 观 其 聪 明 , 以 知 所 放 荡 不 羁 , 只 是 心 大 , 做 事 不 顾 后
39
FINANCIAL
得一提的还有一本人才学经典著作 阳五行说, 不同的气就有不同的品 邵认为中和之质最贵矣, 它能调成
──《 人 物 志》。中 国 历 史 上 关 于 用 质 。例 如 木 气 , 它 有 生 长 之 功 能 , 而 五 材 , 变 化 应 节 、阴 阳 清 和 、五 常 既
M ANAGEMENT
欢跟人打交道, 是否会去尊敬别人,
认 为 在 考 察 人 才 , 往 往 不能 辨 别 这 何 认识 自 我 、了 解 他 人 、管 理 与开 发
是 否 能在 这 个 社 会 上 生 存 。六 曰“ 观 个“ 心”和“ 志”的区别“。心”指的是做 人 才 资 源 , 仍 旧 具 有重 要 的 意 义 。当
话题
Topic
编者按: 《 人物志》全书共三卷 18 篇, 三国魏刘邵所作, 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书中谈到了鉴别人才的基 本原则与识鉴方法、人才类型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人才利弊特点及适宜胜任的职业、8 种偏材待人接物之得失、 剖析争胜与谦让等。其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 对于今天的人们, 仍然颇具借鉴 价值。
上风, 这种方法看一个人是君子还 之人, 他们不但志向非常远大, 而且 种资源, 那就可以了。
是 小 人 。君 子 是“ 犯 而 不 校 ”, 是“ 谦 做 事 也 非 常 小 心 谨 慎“。 心 大 志 大
在日常生活中, 看他平时的志向情 问题, 否则容易引起失误。
既 然 人 才 可 以 分 为 全 才 和 偏 趣 ; 二 为“ 达 , 视 其 所 举 ”, 一 旦 发 达
四曰“ 品 质 , 有 早 晚 之 疑 ”。有 的
才 , 那 么 具 体 怎 么 来 鉴别 人 才 呢 ? 刘 后, 看他举荐什么人, 即所谓“ 物以类 人 大 志 晚 成 , 有 的 人 是 早志 速 成 。所
其 情 机 , 以 辨 恕 惑 ”, 就 是 通 过 与 人 事是 不 是 小 心 谨 慎“, 志 ”是 说 志 向 然 任 何 一种 学 术 理 论 都 不 能 现 搬 现
交 谈 , 看 对 方 是 否老 想 在 谈 话 中 占 是 不 是 远 大“。 心 小 志大 者 ”是 圣 贤 套 , 只 要 它 能 提 供 给 你 一种 智 慧 、一
谓阴气多了就内向, 阳气多了就外 的人才, 全材有什么特点呢?全材的
“ 老”就 是 老 子 。黄 老 的 代 表 作有《 吕 向 。而 五 行 之 气 在 人的 身 体 里 产 生 特 点 是 全 面 均 衡 而 呈 现 出 中 性 、不
氏 春 秋》《、 淮 南 子》等 , 此外 , 尤 为 值 相 应 的 器 官和 组 织 , 根 据 中 国 的 阴 阴 不阳 , 就 是 没 有 任 何 特 点 的 人, 刘
察 人 , 一 曰 观 其 夺 救 , 以 明 间 杂 。这 仁, 还 是 普 济 众 生 ; 四为“ 穷 , 视 其 所
五曰“ 变 类 , 有 同 体 之 嫌 ”。同 体
一 观 就 是 看 善恶 掺 杂 之 人 , 也 就 是 为 ”, 穷 途 末 路 之 时 , 看 他 的 所 作 所 指 的 就 是 同 类 人 , 他 们 性格 才 能 非
人 。二 曰 观 其 感 变 , 以 审 常 度 。刘 邵
七谬之分
所以对同一类人物他们互相推荐的
非常重视交谈, 他认为可以通过谈
虽说 有“ 八 观 五 视 ”来 帮 助 我 们 评 语 要 慎 重, 因 为 他 们 往 往 不 能 客
话看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 看出一 辨别人才,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观地看待对方。
骨 骼 长 得 又 直 又 柔, 他 的 性 格 就 很 只 在 某 一 方便 很 强 , 刘 邵 认 为 的“ 中
建 安 时 期 进 入 曹 操 的 幕府 , 到 曹 丕 弘 毅 。刘 邵认 为 人 的 性 格 和 可 以 通 和 之质 ”就 是 要 阴 阳 平 和 , 五 行聚 拢
A ND
执政的时候, 刘邵成为尚书郎, 最后
八观 五视 七谬
— ——解读《人物志》识人之法
A Study of Who’s Who by Liu Sha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王晓毅
黄老 之 学 是 战 国 秦 汉 时 期 百 家 论, 人 由 阴 阳 二 气 、阴 阳 五 行之 气 构 则纯 粹 ”, 所 以 全 材 也 被 称 为 九 征 之
合流产生的道家学派, 因为它产生 成 , 而 阴 阳 二 气 决 定 了 人 的 性 才, 其实这个全材就是我们所说的
于 齐 国 的稷 下 , 所 以 又 被 称 作 为 稷 格— ——即 内 向 和 外 向 两 种 性 格 , 所 能 够 统观 总 局 的 领 导 。一 个 综 合 型
下 之 学“。 黄 ” 是 指 古 代 的 帝 王 黄 帝 ,
观 察 善恶 , 识 别 一 种 人 叫“ 间 杂 之 为 ; 五 为“ 贫 , 视 其 所 取 ”, 贫 贱 时 , 看 常 近 似 , 所 以 经常 出 现 相 互 之 间 的
人 ”, 这 种 人 属 于 善 理 中 掺 着 恶 的 他如何对待财货。
吹 捧 或者 攻 击 , 而“ 惑 于 相 誉 相 毁 ”。
时 偏 才是 不 可 以 改 造 的 , 刘 邵 说 偏 达”, 所谓“ 智出于明, 明之于人, 犹昼 果, 没有远大的志向“。心小志小者”,
材 只 可 以 是“ 一 味 之 美 ”, 他 只 有 一 之 待 白 日 , 夜 之 待 烛 火 ”, 看 一 个 人 这就 是 很 拘 谨 的 一 种 人 , 他 们 什 么
格 和 才 能 相 一 致的 岗 位 上 。偏 材 用 定 要 压 倒 你 。七 曰“ 观 其 所 短 , 以 知 他 们 志 也 大 心 也 大, 但 往 往 做 事 不
好 了 有大 用 , 能 够 帮 你 把 事 情 做 得 所 长 ”, 也 就 是说 通 过 观 察 一 个 人 的 顾 后 果 , 干 了 再 说 。此 外 还 有“ 心 大
以道家学说为主, 融合各家学说的 一些身体表象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 去挑选出合适的人才。
有关人才选拔的论著。
某些性格和素质。
偏材是什么呢? 如果在九征中
人才素质理论— ——九征说
刘邵 的《 人 物 志》有 一 个 重 要 思 只 有 一 征 完 善 的 , 这 就是 偏 材 。偏 材
刘邵 在《 人 物 志》里 提 出 了 一 个 想 , 就 是 把 人 分 为 全 材和 偏 材 。所 谓 有 偏 材 的 用处 。偏 材 并 不 是 不 好 , 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识 人 的 人 才 学 的 书很 多 , 但 是 流 木 气 指 的 是人 的 品 质 , 木 气 到 了 人 备 。因 为对 于 一 个 领 导 者 来 说 , 必 须
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部。
体里变成人的骨骼, 如果这个人的 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而不是
《 人物 志》作 者 是 刘 邵 , 河 北 人 ,
FINANCIAL
揭 露 别 人 的 隐 私 的人 , 这 种 人 可 以 是 说 偏 听 偏 信 一 个 方 面的 时 候 会 让 “ 正面”和“ 反面”, 真正走出“ 只信耳,
称 作 是 偏材 , 但“ 讦 而 不 直 者 ”, 是 指 人 的 判 断 产生 误 差 , 要 广 泛 听 取 社 不信 目 ; 只 认 同 , 不 认 异 ; 只 看标 , 不
和 看相 似 乎 有 点 类 似 , 但 又 不 完 全 严 重 失 误 , 统 称“ 七 谬 ”, 在 考 察 时 要 甄别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
相同。四曰“ 观其所由, 以辨依似”。例 注意避免。
“ 七谬”从反面提出了观察人时,
40
如“ 直 而 好 讦 者 ”, 指 的 是 正 直 而 好
一曰“ 察 誉 , 有 偏 颇 之 谬 ”, 也 就 既要注意“ 静态”和“ 动态”, 又要注意
邵 提 出 了 八观 五 视 的 鉴 别 人 才 的 方 聚, 人以群分”; 三为“ 富, 视其所与”, 以 在 选 择 人 才的 时 候 不 要 过 早 的 下
法“。 八 观 ”就 是 指 从 8 个 方 面 来观 富裕 之 后 , 施 与 什 么 人 , 是 为 富 不 结论, 否则也容易出现失误。
怎么鉴别这种虚假的人才。五曰观 事, 这样很容易忽略对方的长处和
《 人物 志》是 中 国 古 代 惟 一 流 传
A ND
其爱 敬, 以 知 通 塞“。 人 道 之 极 , 莫 过 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