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会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 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原来是靠压力 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 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 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摘自1961年10月19日雷锋日记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 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 低的同志看齐。’” ———摘自1960年6月5日雷锋日记
同学们对雷锋 同志的事迹有 哪些了解呢?
3月5日 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 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 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 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 写信希望它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 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 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 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 载毛主席向“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后来,中央决 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 念日。
现代活雷锋 郭明义
凡是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热情的双手。究 竟为别人做了多少好事,连他自己都记不住了。多年来,除了给希 望工程捐款7万多元,他还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和向社会慈善事业 捐款1万多元。汶川大地震后,他不仅3次捐款,还交了1050元特 殊党费。正是由于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 使他拥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发了他 们对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与渴望。这就是郭明义他先后荣获 了齐矿先进生产者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矿业公司先进生产者、模 范共产党员,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义工、道德模范、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 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 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 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8年7月1日,齐大山铁矿党政工做出了 《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雷锋在国外
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全世 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国度用不同语言读着他的故 事,在不同的岗位怀着同样的真诚学着他的精 神。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巴西人说: “雷锋应是精神领袖。”日本人说:“要像雷 锋那样生活。”美国专门成立了学习雷锋研究 会,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 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 雄像”,首位就是雷锋。
本次班会主要流程
一、雷锋生平介绍
二、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三、雷锋名言录
四、诸位国家领导对雷锋的评价 五、雷锋在国外 六、畅谈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以及我们如何 学习雷锋精神
七、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一个贫苦家庭, 7岁成为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读书、工作。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他乐以助人,大公无私,对工 作精益求精。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 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社会主义 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雷锋在其短暂而光 辉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党、爱社会 主义的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科学理论的钉子精 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 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 作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雷锋精神永存
有一种炽热的情愫在弥漫,有一种深切 的怀念在升腾,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召唤。 雷锋,你是圣火的火种,点燃了理想与信念 。 的火炬;你是一粒希望的种子,把嫩绿与金 黄无私奉献给大地。雷锋,变革的时代需要 你,我们追随你一路走来,我们还将紧跟你 一路前行,昨天、今天、明天,我们都会踏 着雷锋的足迹,大踏步地走向未来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
始建于1964年,1992 年又建新馆,占地面积 5.67万平方米。主要纪 念建筑物有雷锋纪念碑、 雷锋墓、雷锋塑像和雷 锋事迹陈列馆。1990 年10月29日,中共中 央总书记江泽民参观雷 锋纪念馆,并题写馆名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 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 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 “ 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 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 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 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 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 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 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 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 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 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 感谢你呀!”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 何学习雷锋精神?
第一、在学习上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在学习上很勤奋、扎实。他曾说过: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 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 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 被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 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提 倡这种“钉子精神”。 这一“挤”一“钻” 正是对雷锋“钉子”精神的高度概括。当我们 真正理解了雷锋这种“钉子”精神内涵的时候, 我们还会不会为学习成绩下降去找更多的借口?
畅谈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
记得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描述了 类似这样的事在我们现实生活 这样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场面:乔安山 中还存在着,甚至社会上居然还流 ——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在出车的路 传着这样一种言论:新生活、各顾 雷锋、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 上好心救起一位被小轿车撞倒路旁的老 他让我们想起了并不久远的六十 各、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 将会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 大爷,并且把老人送进医院救治、毫不 代,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雷锋 上霜。“雷锋”这一闪光的名字被 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班做起、 犹豫地掏出自己的钱为老人垫交住院费 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一时间神 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遗忘了。这难道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 。老人的生命得救了,可老人的儿女们 大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的 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回首往事、 以雷锋为榜样,让雷锋精神在我们 却恩将仇报、群起而攻之,要乔安山赔 潮,雷锋精神激励着人们建设社 看看现在、我们应该猛醒。在我们 的班集体中生根开花,唯其如此、 偿全部的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等。 主义祖国的热情,听父辈们讲, 思想混乱的年代,殊不知美国西典 我们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 其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如果不是你撞倒 们信心百倍、互助互爱,到处是 军校却把学雷锋作为军校的校训。 的,你为什么要把人送进医院!尤其令 歌笑语,仿佛空气里也带着芬芳 “雷锋”出国了,我们能不为此感 人气愤的是,老人的一个女儿说:“你 甘甜。然而,那令人诅咒的十年 到汗颜吗? 乔安山别提学雷锋,雷锋解决不了我们 劫,如同幽灵一般搅乱了人们的 的医药费。” 想,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可 的阴影。
胡锦涛总书记全面而系统地对雷锋 和雷锋精神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一个 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 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 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出的高贵品质, 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 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 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 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 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 代意义。”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在生活中发扬雷锋精神
雷锋同志在生活中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我们也 应该在生活中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当今的社会, 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实现,如果我们 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意识,只看 到自己的利益,是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真正的成功。 一个班级,如果所有的同学都只管自己的事,不团结 互助,这样的班集体是没有凝聚力的,是缺乏生气的。 只有当每个同学都以主人翁的精神来为班集体、为其 他同学、为老师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班集体才能成 为朝气蓬勃的和谐集体。
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 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 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 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 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 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 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 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名字就像高 高悬挂在天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尽管有时也 会有薄雾笼罩,但决不会陨落
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放到哪里哪里亮 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紧紧握住手中枪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立场坚定斗志强
雷锋名言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 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中去……” ———摘自1961年10月20日雷锋日记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 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 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摘自1960年10月21日雷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