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显微镜
介质 折射率 空气 1 水 1.33 香柏油 1.515 α溴萘 1.66
提高分辨能力方法:使用低波长光源,增大介质n值,增大孔 径角,提高对比度。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2显微镜放大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率是物镜放大率和目镜放大率的乘积。 显微镜放大是指被观察物的一维尺度放大。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 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 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 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反之如果分辨率已满足要求而 放大倍率不足,则显微镜虽已具备分辨的能力,但因图 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视见。所以为了充分发挥 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应使数值孔径与显微镜总放大倍率 合理匹配。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Microscopy
The Speaker: Leiting Pan The Tutor: Jingjun Xu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内容
一.背景简介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三.显微镜一些成像原理 四.荧光显微镜
五.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一.背景简介
1.1显微镜发展史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 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 力大为提高。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 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 尔物理学奖。 19世纪20年代,恩斯特· 鲁斯卡用电子代替光制作了一个显微镜,能 够把实物放大17倍,他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奖的物理奖,现在可得 到百万倍的放大,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6显微镜物镜 1.消色差物镜(Achromatic objective):校正了轴 上红,蓝二色点的位置色差、黄绿光球差。 2.复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ic objective):校正 红、绿、蓝三色光的色差,校正红、蓝两色光的球差。 3.半复消色差物镜(Semi apochromatic objective) 校正红、蓝两色光的球差和色差。 4.平视场物镜(Plan objective ):视场平坦,校正 场曲的缺陷,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目的。 5. 单色物镜:紫外物镜 6. 特种物镜:相衬物镜,长工作距离物镜。
Leiting Pa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ankai University
一.背景简介
1.2显微镜类别 光学显微镜
倒(正置)置显微镜 体视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干涉显微镜 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DIC) 倒置(正置)荧光显微镜 数码显微镜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5 显微镜参数工作距离/覆盖差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 距离。镜检时,被检物体应处在物镜的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 因此,它与焦距是两个概念,平时习惯所说的调焦,实际上是 调节工作距离。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也包括盖玻片在内。由于盖玻片的厚度不标 准,光线从盖玻片进入空气产生折射后的光路发生了改变,从 而产生了相差,这就是覆盖差。覆盖差的产生影响了显微镜的 成响质量。 数值孔径越大的物镜,工具距离越短,对盖玻片厚度有一定的 要求。国际上规定,盖玻片的标准厚度为0.17mm,许可范围 在0.16-0.18mm,在物镜的制造上已将此厚度范围的相差计算 在内。物镜外壳上标的0.17,即表明该物镜所要求的盖玻片的 厚度。
Fig.4 显微镜 光路示意图
A'' B '' AB
L1
A' B '
L2
观察者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1显微镜分辨能力
Fig.5 改变数值孔 径示意图
R
0.61 0.61 NA n sin 2
普通光线的波长为400~700nm,因此显微镜分辨力数值 0.2μm左右,人眼的在明视距离分辨力是0.2mm,所以一般显 微镜设计的最大放大倍数通常为1000X。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4 显微镜参数视场数/视场直径 观察显微镜时,所看到的明亮的圆形范围叫视场 。 视场直径也称视场宽度,是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圆形视 场内所能容纳被检物体的实际范围。视场直径愈大,愈 便于观察。 F=FN/β ,F-视场直径,FN-视场数(Field Number), β-物镜放大率。 蔡司视场数是23mm ,用100X的物镜,其视场数是 23mm/100=0.23mm,就是说把一个0.23mm的线段放 在显微镜下观察,线段两端正好在视野边缘。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3显微镜焦深 焦点深度的简称,即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焦点对准 某一物体时,不仅位于该点平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 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内,也能看得 清楚,这个清楚部分的厚度就是焦深。 焦深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及分辨率成反比,物镜低倍 到高倍切换再调焦,反之则不用。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一.背景简介
1.2显微镜类别
Fig.1 正置显微镜
Fig.2 倒置显微镜
Fig.3 体视显微镜
Leiting Pan, Nankai University
二.显微镜相关参数
2.1 显微镜光学原理
原理: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焦距长,物镜作用是得 到物体放大的实象,目镜是将物镜所成实象作为物体得到放大的虚象。
' A' B位于 物体 AB到物镜L1距离稍大于物镜焦距F1, 通过物镜得到放大的实象 A' B ', 目镜的焦距F2以内,是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得到放大虚象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