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古诗三首(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古诗三首(一)

LOGO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 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 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 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LOGO
暮江吟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LOGO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 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 边。
LOGO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LOGO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 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LOG见作
LOGO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 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 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 之称。有《李太前集》传世,诗作 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 山瀑布》、《行路难》、《蜀道 难》、《将进酒》、《梁甫吟》、 《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多 首。
LOGO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公元800年 (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 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 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 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 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 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 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 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 有《白氏长庆集》。[6]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 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 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 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 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 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 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 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 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 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 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 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 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 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饶有趣味的诗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 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 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 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LOGO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4> 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 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7>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2]
LOGO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LOGO
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 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 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 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 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 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 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与李商隐合称小 李杜。
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 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 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 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 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二、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 “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 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 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 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 “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 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 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 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LOGO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一直向上走, 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5. 坐:因为。
LOG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