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电动机结缘电阻低电流泄露大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 ----------- 2二、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的主要原因 ----------------------------------------- 2电机通电时熔丝熔片烧断或跳闸的主要原因 ----------------------------- 3电机运行时噪声大,有杂声或尖叫声的主要原因 ----------------------- 3电机绕组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 4电机空载电流大的主要原因 -------------------------------------------------- 5七.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主要原因 ----------------------------------------- 5八.电机接地的主要原因 ----------------------------------------------------- 5九.电机过热的主要原因 ----------------------------------------------------- 6十.定子转子摩擦扫膛的主要原因 ----------------------------------------- 6十一.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 7十二.电机轴承过热和抱轴的主要原因 ----------------------------------- 7十三.电机出力不够的主要原因 -------------------------------------------- 8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一、电动机结缘电阻低电流泄露大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1.定转子绕组受潮或进水处理方法:重新烘干,还可以自然通风,做法把接线盒和端盖打开2.绕组绝缘老化处理方法:重新浸漆或更换绝缘3.浸漆后干燥不好处理方法:重新烘干处理4.引线绝缘老化碰伤接线柱或接线板爬电处理方法:重新包扎绝缘或更换引线接线板5.绕组和绝缘沾满油垢和粉尘处理方法:用酒精清理油垢用手风器吹净粉尘6.从低温运到高温处温差大电机内部产生水珠处理方法:把端盖打开自然通风,重新烘干,运电机时防止两地温差大二、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的主要原因1.开关、起动器、熔丝、熔片接触不良2.熔丝熔片小、熔断3.绕组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接地4.变压器容量小电源网路压降太大5.绕组接线错误或Y接线误接△接线6.过流保护装置,额定电流调的过小7.起动设备接线有误转子绕线型电机频敏电阻器调整不当8.控制设备接线有误造成电源未能接通9.电源线线径过小使电机不能正常起动10.绕线型电机转子未串入电阻起动或操作失误11.绕组断线包括电机内部接线,接线头焊接不好12.定转子未能按设计要求加工使定转子气隙过小造成起动转矩过小13.时间继电器调整不当造成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电机通电时熔丝熔片烧断或跳闸的主要原因1.熔体截面积过小2.电机有接地现象3.定转子绕组有匝间相间短路4.接线有误Y型接成△型接线5.定转子严重摩擦扫膛6.电机负载过大,拖动的设备有故障7.绕线电机转子未能按要求串电阻或串电阻过小,电阻被短路频敏电阻器调整不当8.电机拖动的设备未能按起动规程操作9.少相起动或运行10.重新绕制的电机匝数和绕组分布的不合理11.定子转子铁心严重的未对齐12.绕线电机未串入电阻起动电机运行时噪声大,有杂声或尖叫声的主要原因1.定转子气隙不均2.轴承质量不好,油脂过少,轴承磨损,轴承清洗的不干净,润滑油有杂质3.刮绝缘纸或槽楔4.定转子铁心松动5.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6.电机严重超载运行7.通风道有异物吹出尖叫声8.电源电压过高9.绕组匝间相间短路或接地10.定转子摩擦11.电机绕组分布的不合理12.电机轴与转子铁心松动风扇和轴松动13.定子接线错误14.风扇毛刺过大产生尖叫声15.定子每相匝数不相等16.电机安装时和设备不同心17.电机安装时底脚螺丝松动电机绕组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1.网路电压过高产生匝电压过高使绕组匝间2.电机长期超载运行3.电磁线质量不合格绝缘脱落造成绕组匝间短路4.下线时把电磁线绝缘碰破造成匝间短路5.成型线圈匝间绝缘包扎厚度不够6.成型线圈涨型时工艺不当,把匝间绝缘弄坏7.下线时排列的不规范造成交叉使电压过高8.长时间不用的电机保管不当,绕组匝间油垢粉尘太多9.起动时间过长,绕组产生高温造成匝间击穿短路10.在额定功率下长时期的低电压运行产生高温造成匝间短路11.少相运行产生高温使匝间绝缘破坏造成匝间短路12.Y型接线误接成△型接线,使正电压过高产生高温造成匝间短路13.绕组内部接线时小头连接错误使电机温度过高造成匝间短路14.绕线型电机、电刷碳粉过多又未能及时清理使绕组碳粉过多造成匝间短路15.浸漆后干燥时间不够绝缘漆未能固化受电磁应力的影响绕组匝间磨损使匝间绝缘损坏造成匝间短路电机空载电流大的主要原因1.电源电压过高2.定子转子铁心气隙过大3.定子转子铁心未对齐4.电机重新修理时拆线用火灼使铁心过热灼损5.电机装配时装的不当端盖、压盖上偏6.定子转子摩擦七.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主要原因1.电源电压三相不平衡2. 绕组每相匝数不等有误3. 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现象4. 接线时连头接错5. 定子转子摩擦扫膛6. 绕线型电机转子焊接不良或有短路开路现象7. 笼型铸铝转子严重细条断条8. 铜笼转子开焊或断条网路电源电压9. 不等分电阻起动的电机起动后电阻未甩掉八.电机接地的主要原因1. 电机受潮或进水2. 电机绝缘严重老化3. 引出线接线端子套接线板绝缘断裂与电机机壳接地4. 电机接线时电源线头过大或有毛刺造成接地5. 电源线与接地线接错6. 电机内部接线时有毛刺或绑扎不好与机壳接地九.电机过热的主要原因1. 网路电源电压过高造成匝电压过高使铁心磁通密度过于饱和造成电机温度过高2. 电源电压过低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使电机出力不够造成小马拉大车,使电机温度过高3. 风冷式电机风路堵塞4. 电机机壳灰尘过多有杂物影响电机散热5. 铸铝转子细条、断条使电机出力不够造成电机温度过高6. 定子转子摩擦扫膛使电机温度过高7. 电机的频繁起动次数过多(包括反正转次数过多)8. 电源开关和起动器触头接触不良产生电阻过大,使电机温度过高9. 电源变压器小造成起动时间过长使电机温度过高10. 环境温度过高使电机温度过高11. 接线头松动接触不良包括电机内部接线焊接不良造成电阻过大产生高温12. 电机受潮或电机浸漆时干燥不好泄露电流大产生高温13. 电机内部接线小头方向接错使电机温度过高14. 绕组轻微的匝间相间短路绝缘老化使电机温度过高15. 定子转子铁心处理的不好产生铁损过大铁心松动,铁心数量不够产生磁通密度过于饱和使电机温度过高16. 绕线电机电阻配的不合理,造成电机温度过高17. 电机长时间超载运行,使电机温度过高18. 冶金起动电机工作制和持续选用的不合理造成电机温度过高19. 绕线型电机电刷磨损压力过大产生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电刷压力产生火花使电机温度过高十.定子转子摩擦扫膛的主要原因1. 定子有高片2. 转子转弯3. 转子细条细条处产生高温使高部膨胀造成扫膛4. 轴承磨损过大造成转子下沉使定子转子磨损5. 端盖与轴承、轴承套配合过松使转子下沉造成定子转子磨损6. 浸漆定子铁心有漆瘤造成扫膛7. 下线时槽绝缘高槽楔高8. 装配时端盖未上紧或上偏造成定转子磨损扫膛十一.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1.机壳强度不够2.定子转子气隙不均产生单边磁拉力不均造成振动3.转子、风扇不平衡4.基础强度不够,地脚螺丝松动5.电机轴弯6.铁心变形或松动7.安装时联接器安装不同心(包括软硬联接)或对轮间隙不适当8.9.绕线型转子短路或开焊10.笼型铸铝转子严重细条断条11.铜笼结构的转子开焊或细条12.电机内部接线时小头接错13.轴承质量不好或有异物14.电机底角不平十二.电机轴承过热和抱轴的主要原因1.电机振动大包括机械振动、电磁振动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2.轴承油隙过大过小产生电机轴承过热报轴3.润滑脂不符合要求轴承室润滑脂加的过多或过少产生轴承发热造成报轴4.轴承与轴承套、轴承于轴配合过松、过紧使轴承发热造成报轴5.曲路环、铜套内外轴承压盖加工时不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加工尺寸和光洁度6.电机轴弯产生振动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7.装配时电机端盖内外轴承压盖未装紧或装偏造成电机报轴8.绕线型电机转子半开路、短路使转子严重发热产生报轴9.电机安装时联接器间隙过小,如电机拖动多极泵时联接器间隙过小,泵轴高频的撞击电机轴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10.笼型铸铝转子细条断条使转子严重发热造成报轴11.铜笼焊接结构,转子开焊或断条使转子严重发热造成报轴12.轴承严重磨损造成报轴13.轴承型号选用不合理,轴承选用(型号)造成滚动体严重的载荷过大,使轴承发热报轴14.轴承有杂物、润滑脂有杂质十三.电机出力不够的主要原因1.网路电压过低2.降压起动的电机起动后减压线圈未能甩掉3.转子断条或细条4.绕线型转子转子开焊或断路5.定转子间气隙过大6.定子转子铁心未对齐7.绕线型电机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8.绕线型电机加进相机运行时进相机三相电压不平十四.电机绕组相间击穿、层间绝缘击穿短路事故的主要原因1.下线时相间绝缘留的过小或绝缘材料厚度不够2.下线时双层绕组槽里相间绝缘未装好或尺寸不合格3.槽满率过低,使绕组松动把相间绝缘损坏4.长时间的过载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相间短路5.浸漆时未能按工艺要求浸漆造成线圈松动,把相间绝缘损坏造成相间短路6.匝间短路产生高温把相间绝缘损坏造成相间短路7.绕线型电机电刷碳粉过多造成绕组表面碳粉过多,使相间绝缘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