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模板支架受力计算书计算人:复核人:狮山路站模板、支架强度及稳定性验算1、设计概况狮山路站为地下两层,双跨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内衬墙与围护桩间设置柔性防水层。
在通道、风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变形缝。
主要结构构件的强度等级及尺寸如下:表1 狮山路站主体结构横断面尺寸表2、模板体系设计方案概述狮山路站全长272m,共分10段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拟投入8套标准段脚手架(长27.2m×宽19.8m×6.35m)。
最长段模板长32m、最短段模板长24m,每段模板平均按27.2m考虑。
模板主要采用胶合板模板加三角钢模板。
支架采用Φ48×3.5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加强杆件、剪刀撑、扫地杆采用扣件式脚手架。
(1)狮山路站侧墙模板施工采用三角支架模板系统,三角大模板支架体系分为:三角钢架支撑和现场拼装的模板系统。
三角支架分为4.0m高的标准节和0.85m高的加高节,大模板采用4000(长)×1980(宽)×6.0mm(厚)钢模板。
大模板竖肋、横肋和边肋均采用[8普通型热轧槽钢,背楞采用2[10,普通型热轧槽钢。
在浇注底板混凝土时,侧墙部分要比底板顶面向上浇灌300mm高。
在浇灌混凝土前水平埋入一排φ25精扎螺纹钢(外露端车丝),作为侧墙大模板的底部支撑的地脚螺栓拉结点,L=700。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此部分侧墙轴线位置和垂直度的准确,以保证上下侧墙的对接垂直、平顺。
对于单面侧墙模板,采用单面侧向支撑加固。
侧向支撑采用角钢三角架斜撑,通过预埋Φ25拉锚螺栓和支座垫块固定。
纵向间距同模板竖龙骨间距,距离侧墙表面200mm。
(2)中板、顶板模板采用18mm 胶合板,次楞采用50×100mm 方木,次楞间距25cm ,主楞采用150*150mm 方木,间距90cm 。
每根立柱采用顶托直接顶在主楞上,脚手架纵向间距0.9m ,横向间距0.9m 。
⑶中板梁、顶纵梁采用18mm 胶合板,梁最大尺寸为宽1.2m ×高2.1m ,梁底模、侧模的次楞均采用5×10cm 方木,次楞间距25cm ,底模、侧模主楞采用150*150mm 方木,间距45cm 。
碗扣式脚手架横距0.9m ,纵距0.9m ,为保证纵向刚度满足要求,则在纵向每跨中增加一根扣件式立杆,每个步距内增加一根水平杆,确保搭设完成后脚手架的横距为0.6m ,纵距0.45m ,层高0.6m 。
⑷支架采用Φ48×3.5mm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纵横间距0.9×0.9m ,步距1.2m ,每层间距采用扣件式杆件加强,将层高间距减小至60cm ,横杆钉在主楞上。
最顶层横杆距中(顶板)距离不大于50cm ,第一道横杆距底(中)板距离不大20cm 。
四周外排立杆设置剪刀撑,中间立杆沿纵横方向设通长剪刀撑,剪刀撑从底到顶连续设置。
主体结构在预留孔洞位置处,脚手架自底板延伸至顶板,保证支架轴心受力。
若支架延伸不具备条件,则在孔洞上方垫设10号槽钢,作为支架基础。
表2 模板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本支撑体系设计时采用Φ48×3.5mm 钢管,结合实际情况,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验算支架时按照Φ48×2.8mm 钢管进行验算,其主要参数如下:2397.6A mm =,541.01910x I mm =⨯,34247.03W mm =,16i mm =3、侧墙模板及支架设计及验算 3.1大钢模侧墙模板计算 3.1.1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①钢材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 =206000N/mm 2,质量密度ρ=7850kg/m 3; ②面板厚按5.5mm ,取1m 宽,截面积A=5500mm 2,惯性矩I=13864.6mm 4,截面模量W=5042mm 3;③钢材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f=215N/mm2,抗剪fv=125N/mm2;④容许挠度:钢模板板面[δ]≤0.8mm;模板主肋[δ]≤0.7mm;模板支撑背楞[δ]≤1mm。
⑤[8槽钢的截面积A=1024mm2,惯性矩I=1.013×106mm4,截面模量W=25.3×103mm3。
[10槽钢的截面积A=1274mm4,惯性矩I=1.983×106mm4,截面模量W=39.7×103mm。
3.1.2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8-6-2提供的公式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较小值。
F=0.22γc tβ1β2V1/2 -----------------㈠F=γCh-------------------------------㈡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T为混凝土温度℃)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总高度(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mm~90mm,取1.0;目前新浇混凝土流动性大,取有关数值如下:对普通混凝土来说,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5KN/m3,即取γc=25KN/m3;新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h)取t=200/(20+15)=5.71(h);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2m/h;取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最大高度为6.55m;考虑掺有缓凝外加剂作用,取β1=1.2;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β2=1.15。
F=0.22×25×5.71×1.2×1.15×21/2=61.28KN/m 2 F=25×6.55=163.75KN/m 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61.282/m kN 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22/m kN ,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61.28×1.2+2×1.4=76.342/m kN有效压头高度h=76.34÷25=3.05m3.1.3振捣混凝土和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⑴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 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0KN/m 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⑵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 2)目前采用容量小于0.2m 2的运输器具,取2.0KN/m 2。
规范规定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如上所述,取用61.28KN/m 2侧压力值,不考虑砼振捣和倾倒因素。
承载能力的荷载值为61.28×1.2=73.54KN/m 2。
3.1.4全钢大模板面板强度、钢度变形验算由于侧向大模板主次肋纵横交叉与模板钢面板焊接,把模板的板面分成300mm ×900mm 大小的方格,面板与纵向主肋焊缝较牢,面板与横向次肋焊缝较纵向焊缝较少一些,至此,面板处于二边固支二边简支板的受力状态。
现按这一受力状进行面板的强度、钢度及变形验算。
取模板加工图计算:即单元板长为1.5m ,竖肋布置为300mm 间距,则将面板简化为五跨单向连续梁计算,则内力q=0.08,应乘以1.2荷载分项系数。
⑴面板承载能力验算 以q=0.08×1.2 l=300 t=6各跨的弯曲应力δ=M/W=6k i ql 2/t 2(建筑施工手册)则δ=6×0.105×0.08×1.2×3002/62=151.2N/mm 2<215N/mm 2,面板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⑵面板变形验算计算模型同⑴,查有关计算表,五跨的挠度计算系数f 1=0.00675,f 2=0.00151,f 3=0.00315,以q=0.08,l=300,t=6,E=206000及计算式W=fi ×12ql 4/Et 3(mm) (建筑施工手册)。
由于侧压力自下向上线性弯化至0,所以挠度值也是自下向上线性减至0值。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3.1.5竖肋承载能力验算模板的竖肋,不管是边的还是中间的,均采用[8,竖肋后面布置的背楞共四道,自则弯曲应力Mmax×1.2/25300=109.1N/mm2<215N/mm2,符合要求。
3.1.6背楞承载能力验算背楞承受的力是由竖肋传给它的,而其受力简化为以穿墙螺栓为支座的外伸简支梁,取最大侧压力荷载24KN/mm计算(偏安全),其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据弯矩分配法得:Mmax=13.5×106N·mm分析支架受力情况:按q=43.52×0.8=34.82kN/m计算用模型(sap2000)对单侧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全部按铰接计算):单侧支架计算简图单侧支架杆件长度单侧支架支座反力图侧支架变形图(mm) 单侧支架轴力图单侧支架剪力图单侧支架弯矩图分析结果如下(只计算压杆稳定)压杆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3.2.2支架埋件的验算埋件反力为(见反力图):支点1:Rx=192.27kN,Rz=141.99kN支点2:Rx=0N, Rz=141.99kN单侧支架按间距800mm布置,埋件300mm间距。
= (Rx)2+(Rz)2=192.272+141.992(F总)2F总=239kN与地面角度为:α=53.55°由F总分解成两个互为垂直的力,其中一个与地面成45度,大小为:T45°=cos(53.55-45)=T/F合=236.34kN共有8/3(若使用强度较高埋件可放大间距)个埋件承担合力。
其中单个埋件最大拉力为:F=236.34x(3/8)=88.63kN3.2.3支架埋件强度验算预埋件为Ⅱ级螺纹钢d=25mm,加工后(D20)埋件最小有效截面积为:A=3.14×102=314mm2轴心受拉应力强度:σ=F/A=88.63×103/314=282.26MPa <f=320MPa 符合要求。
3.2.4支架埋件锚固强度验算对于弯钩螺栓,其锚固强度的计算,只考虑埋入砼的螺栓表面与砼的粘结力,不考虑螺栓端部的弯钩在砼基础内的锚固作用。
锚固强度:3.1425550 3.5b F dh πτ==⨯⨯⨯锚=151.1kN>F=88.63kN 符合要求 其中:F 锚-锚固力,作用于地脚螺栓上的轴向拔出力(N ) d-地脚螺栓直径(mm )h-地脚螺栓在砼基础内的锚固深度(mm ) τb -砼与地脚螺栓表面的粘结强度(N/mm 2) 3.3木模对撑侧墙模板计算 3.3.1侧墙模板面板验算侧墙模板面板采用厚度为15mm 的竹胶板,单板面积1220mm ×2440mm ,模板内楞采用90mm ×90mm 方木,方木间距2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