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违章分析与对策

违章分析与对策

最能说明这种心理的就是驾驶员在开车通过危险路段时, 会表露一定程度这种心理状态。 例如:在险路、窄桥行车,驾驶员通常会首先对安全问 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或者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 ①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现实路况判断正确,安全通过。 ②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现实路况判断错误,发生事故。 此时,大多数驾驶员的心理都较为紧张,往往会将所有 的精力都集中在思考能不能过去,较少的考虑绕路,或者说 绕路浪费精力、时间而根本就不会去绕路,因此存在惰性心 理;又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存在过于相信或没有信心两种判断, 但就是不想选择其他办法通过,就冒冒险试试吧,说不定可 以通过呢!结果,因判断失误,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所以三 种心理状态联系最为紧密,惰性、侥幸心理造成直接冒险心 理,采取冒险行为。
行为被认可,这是管理的违章,是最可怕的。各级管理人
员对事故的发生认识不足,仍然怀有“只要不出事,怎么 干都行”的心理。这种心理存在于个别班组长一级人员, 因而造成制度执行不彻底,监控不力。
班组长是与岗位员工距离最近的管理人员,他们的作
用最能影响到员工,因此,若是他们放松对班组成员的安
根据安全管理实践,对员工存在的违章心理状态作 以下分类:
第一、违章行为人普遍存在的心理 第二、个别群体存在的性格心理特征与违章
第三、因心力疲惫、病理诱发的特殊心理人群
1、侥幸心理是大部分违章人员的普遍心理 我们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会遇到此类情况,违章行为人明 确知道违章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在违章与遵章的行为方式上 仍选择违章。总认为经验证明这样做没有出过任何事故,或 者是偶尔违章不会必然导致事故,这就是员工心存侥幸,从 而掩耳盗铃。司机违章驾驶车辆,转向、调头不开转向灯, 这些常见的习惯性违章都可以说行为人存在一定程度的侥幸 心理。虽说违章不一定会导致事故,但大部分事故的发生却 是因违章引起。这种侥幸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对事故的意外性 估计不足,没有考虑到调头、转向时可能会存在视觉死角, 或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误判断。
现在的施工组织模式由于受到油地关系等不确定因素 影响越来越频繁,这些因素的影响直接造成出收工时间的
不确定。这些因素在员工未完全适应之前,会造成员工的
心力疲惫。心力疲惫除对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外,更多 地会对工作产生影响。情感耗竭的前提是超负荷工作和人
际冲突。要求从业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过多的工作,会
心理 生活、生产过程中,人们普遍存在要求简化程序、方便 操作的惰性心理。但是,安全管理却与人们存在的这种惰性 心理正好相反。往往是风险程度越高的岗位,操作程序越繁 琐。在员工的安全警惕性不高,对安全隐患没有做出正确、 充分的估计时就会怀有这样的心理。 安 全 管 理 惰 性 心 理
最突出的例子是违章使用爆炸物品,本应该 将雷管拿出——雷管箱上锁——再拿出炸药——炸药箱上锁— —将炸药、雷管拿至安全地带——设置警示标志——包药操 作——发药——记帐 而违章操作时就会减少一个或几个步骤,而减少其中任何 一步都会导致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所以说简化安全操 作规程是存在惰性心理造成的直接后果,这种现象大多存在于 规程繁琐、危害性较大的工序。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性格相应会有什么样的心理, 按照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的机能将员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A.理智型:理智活动占优势,凡事以理智衡量一切并支配自 己的行动。这类员工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通常都会仔细 思考行为的后果,做任何事都会在内心制定相应的计划, 并能够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予以实施。这类人员较少违章, 是因为他们对违章行为有一个较为谨慎的态度,对违章造 成的事故后果有充分的估计,属于安全管理人员较为放心 的类型。实践中这类人员通常被分配在安全重点岗位,如 涉爆、管理岗位等。
B. 情绪型:与以上提到的急躁型较为相近,情绪活动占优 势,情绪体验深刻,行为举止易受情绪所左右。属于事故 的多发、频发人群。生活、生产中与同事、家人的不良关 系甚至恶劣的天气导致的心情不愉快都有可能会被这类人 带到工作中。所以,平时在心情好时不会或较少违章,但 在心情不好时则会不顾及后果。这类人员虽然较少,但却 属于特别关注类型,实践中我们首先明确此类人员的范围, 建立性格档案、划分监控重点、采取专人负责跟班作业的 预防方式,降低了此类人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简化安全操作规程 是存在惰性心理 造成的直接后果
针对惰性心理,应着重对
行为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其认
说服教育
严格的检查监督
识到危害性,强化员工岗位操
作规程的演练,辅以严格的检
查监督作为保障,对违章操作
者进行制裁,起到威慑作用以
减少存在这种心理的人群。
3、冒险心理 这类心理与侥幸、惰性心理存在交叉,有时重叠,这三 种心理联系较为紧密。
目前,我队四十岁以上的员工约有20人,其中15人从事 汽车驾驶工作,这部分员工都为高血压易发、多发人群,长 期的工作生活无规律是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其次,工农 人员由于烟酒长期作用也易诱发高血压。我们对这类人员进 行了统计,确定血压高出正常水平的人员约有9人。这类人 员多数属于年龄较大的员工,丰富的生活、生产实践使他们 虽然不会轻易违章,但在病情发作时导致的血压升高继而引 起的心理异常,却容易造成这类人群的无意识违章。也就是 说,他们的违章是一种不受自己意识所能控制的行为。这就 需要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过程中考虑到这部分人群,应该严 格限制饮酒、抽烟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专业知识做 好高血压或其他疾病的预防教育,提高对此类人群的安全管 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特别注意减少容易造成员工愤怒、压 抑、急躁的管理方式、方法,确保员工情绪稳定。
1、心力疲惫诱发心理惫、疾病而造成的心 理变态、扭曲较为多见,在这里一同分析,以分析造成的 违章心理。 心力疲惫在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的:一组表现为情感 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特征。 情感耗竭的概念:指情感消耗过大和情感资源耗尽的 一类感觉。 人格解体则指:对他人(通常是指接受服务或照料的 人)抱一种消极的、无情的或毫不在意的态度。 个人成就感指:对工作能力和成就的感受。
C. 意志型:意志活动占优势,做事有较明确的目标,并能 自觉主动地采取行动。做事有始有终,确定目标后从不轻 易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向。这类人适合从事管理,可以从安 全管理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根据安全管理实践,对员工存在的违章心理状态作 以下分类:
第一、违章行为人普遍存在的心理 第二、个别群体存在的性格心理特征与违章 第三、因心力疲惫、病理诱发的特殊心理人群
完善的监督奖罚来进一步规范。
根据安全管理实践,对员工存在的违章心理状态作 以下分类: 第一、违章行为人普遍存在的心理 第二、个别群体存在的性格心理特征与违章 第三、因心力疲惫、病理诱发的特殊心理人群
在经过对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分析后,对员工个体心 理、性格的研究分析也同样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例 如,在我队就存在这样的个别人员:好斗,直率、热情、 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易于爆发狂热
4、急躁心理
这种心理较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不顺心、人际关 系紧张、以及情绪周期处于低潮状态都可能会造成心烦急躁,对工 作应付了事,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驾驶员中。例如,收工较晚时, 驾驶员急于返回驻地往往会车速较快。特别是在通过有红灯的路口 时,这种心理便表露无疑。当路口的绿灯将要熄灭转换为红灯时, 存在这种心理的司机认为还有可能通过时,往往会加速,较少降低 车速或是停下等待,这大大增 加了交通 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
前 言
获取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是我们生活、生产的最终目的,但在保证这些
目的实现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如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等行业,我们
常从各种新闻媒体中得到相关的事故报告。而这些事故的构成多与机械、物 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及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三方面原因联系紧密。 交通事故是野外地震队发生机率较高的事故类型之一,爆炸物品事故虽然发 生机率较小,但事故发生后的严重性却相当高,这两方面通常是野外地震队 安全管理的重点。汽车驾驶员违章行驶、违规停车易造成交通事故;爆炸物 品的违章运输、使用则易造成爆炸物品的意外爆炸。一个三维野外地震队根 据每年的施工需要,总人数大约为500-800人左右,驾驶员约占职工总人数的 62%;从事涉及爆炸物品管理、使用的人员约占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本文 从研究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及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为出发点,以寻找 造成违章的心理因素,从而找到最佳的安全管理方法为最终目的。
1、侥幸心理是大部分违章人员的普遍心理 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违章人群中,也和安全知识的缺乏有直 接联系,有待于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予以详细讲解,提高对事故发 生所具备的“意外性、突发性”特点的科学认识水平。以根治行 为人存在的认识死角,降低事故发生机率。
2、惰性心理是安全操作规程繁琐岗位员工所存在的普遍
使他们满腔热情、精力充沛投身于工作的那种劲头消失殆 尽。在这方面,工农人员受到的不良影响尤其严重,长期 的超负荷工作及与地方人员的利害关系冲突造成他们的情 感耗竭。这同样也影响到安全管理。
例如,在去年的民丰工区施工过程中,由于紧张的油 地关系严重影响施工效率,造成施工人员对工作能力的不 认同及成就感的缺失。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例如,在每 日的放炮数量较少前提下,就会有部分人员产生对规章制 度的消极对待,认为:炮放不出来,遵守规章制度就成为
第四、 针对心理问题的安全管理方法
1、编制严密监控网络减少因惰性、侥幸心理造成的习惯性 违章行为。 2、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教育 3、重视员工上岗前的心理性格评估
4、改善工作条件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1、编制严密监控网络减少因惰性、侥幸及冒险心理造
成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惰性、侥幸心理造成习惯性违章,一部分原因是有关 管理人员未能强化执行力。管理层没有采取有效的纠正措 施确保规章制度得到充分的执行,客观上使操作人员违规
再者,收工车队更明显的反映出驾驶员的急躁心理。 收工晚、还要等待其他车辆一同列队,无形中增强了驾 驶员的恶劣情绪,所以收工车队是否符合科学有待讨论。 对于此种情况,努力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是管 理者的必要任务,以此来减少不良情绪对员工的影响; 其次在各种专业安全教育过程中,讲明此种心理的危害 性,用技术、科学的理念去指导员工行为,辅以健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