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_风险管理知识点(必备)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_风险管理知识点(必备)

.word 可编辑.风险管理第1 章风险管理基础1.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类:预期;非预期;灾难性。

2.商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3.商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阶段: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5.商行风险类别: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国别、声誉、法律、战略。

6.市场风险分类:利率、汇率、股票、商品。

操作风险分类: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

国别风险分类:转移、主权、传染、货币、宏观经济、政治、间接国别。

7.商行风险管理策略分为:分散:对冲:自我对冲:利用资产负债表或业务组合市场对冲:利用衍生品市场转移:保险:非保险:担保、备用信用证规避补偿。

8.商行资本的概念包括:账面资本、经济资本、监管资本。

监管资本: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9.巴塞尔协议3:普通商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重要性银行银行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2012 年银监会的《资本管理办法》规定了监管资本要求最低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 一级资本充足率:6% 资本充足率:8%储备资本:2.5%逆周期资0—2.5%本:.word 可编辑 . 系统重要性银行 附加资本要求 :1%资本充足率 : 不低于 11.5% 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不低于 10.5% 杠杆率 :不低于 4% 。

杠杆率 = (一级资本 —扣除项 )/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 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 RAROC := (税后净利润 —预期损失 )/ 非预期损失= (税后净利润 —预期损失 )/ 经济资本账面资本 : 会计准则要求经济资本 : 为抵御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监管资本 :监管当局11. 收益的计量 :绝对收益 = 期末的资产价值总额 —期初投入的资金总额百分比收益率 = 期末的资产价值 + 资产持有期间的现金收入 -期初的投资额期初的投资额12. 常用的 概率统计 :预期收益率方差和标准差正态分布第二章 商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13. 公司治理的特征 :高杠杆性 ; 高不对称性 ; 高关联度 ;对经营失败的低容忍度 。

14. 商行内控的原则 :全面 、审慎 、有效、独立。

15. 健康的风险文化的内容 : 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创建学习型组织 ,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风险文化 组成部分 :理念 、知识、制度。

其中 ,理念是精神核心 ,是最重要和最高层次的因素 。

16. 阐述风险偏好的定量指标 :资本类 、收益类、风险类 、零容忍度类 。

17. 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业务部门 、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审计部门 。

18. 风险管理流程 :识别、计量、监测 、控制 。

风险识别环节 :感知 ;分析 。

良好的风险识别应遵循的原则 :全面性;前瞻性 。

常用的 风险识别与分析的方法 :(1)制作风险清单 (最基本 、最常用 );( 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 3) (4) 分解分析 。

风险控制 分为 :事前和事后控制 。

事前控制 :限额管理 ; 风险定价 ;制定应急预案等事后控制 :( 1)风险缓释 (例:抵质押担保 )或转移(出售风险 、购买保险 、进行避险交易互换 、期权等); 重新分配 ;( 3)提高风险资本水平 。

19.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需要收集的风险信息数据分为 :内部 ;外部 。

经过分析和处理的数据分为 :中间计量数据 ; 组合结果数据 。

失误树分析法 ; 2)风险资本的第3 章信用风险管理20.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1)基本信息分析;2)财务状况分析;3)非财务因素分析;4)担保分析。

企业类法人客户单一法人客户客户机构类个人客户集团法人客户21.对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比率分析:(1)盈利能力比率;(2)效率比率;(3)杠杆比率;(4)流动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1)销售毛/ 净利率2)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3)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4 )总资产收益率;效率比率(营运能力比率):1)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2)应收(付)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3)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4)资产回报率ROA ;5)权益收益率ROE;杠杆比率:1)资产负债率;2)有形净值债务率;3)利息偿付比率;流动比率: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现金流包括: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22.单一法人客户的非财务因素分析: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生产经营风险;宏观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等。

23.单一法人客户的担保分析: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24.个人信贷产品分类: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其他个人零售贷款。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1)经销商;2)假按揭;3)由于房产价值下跌导致超额押值不足;4)借款人经济状况变动。

其他个人零售贷款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含汽车);个人经营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

25.风险暴露分类:(1 )主权类;(2)金融机构类;(3 )公司类;(4)零售类;(5 )股权类;(6)其他类。

金融机构类:银行类;非银行类。

公司类:中小企业;专业贷款;一般公司。

中小企业风险暴露:指商业银行对年营业收入(近3 年)不超过3 亿元人民币企业的债权。

零售风险暴露: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其他。

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对单一客户最大信贷余额不超过100 万元人民币。

其他零售风险暴露,同时符合3 个条件:(1)符合国家标准;(2)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不超过500 万元;(3)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占本行信用风险暴露总额的比例不超过0.5%的微型和小型企业。

其他风险暴露包括:购入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购入应收账款风险暴露分为:合格购入公司应收款;合格购入零售应收款。

26.客户评级:违约概率:(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

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阶段:专家判断发;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

专家判断法(专家系统)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1)借款人因素:声誉、杠杆、收益波动性;(2)市场因素: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

常用的专家系统:(1)5Cs:品德、资本、还款能力、抵押、经营环境;(2)5Ps:个人、资金用途、还款来源、保障、企业前景。

常用的信用评分模型:1)线性概率模型;2)Logit 模型;3)Probit 模型;4)线性辨别模型。

常用的违约概率模型:1)RiskCalc 模型;2)Credit Monitor 模型;3)KPMG 风险中性定价模型;4)死亡率。

RiskCalcm 模型:适用于非上市公司,选取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运用回归技术预测。

Credit Monitor 模型:把企业与银行视为期权买卖关系。

KPMG 模型: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是风险中立者。

死亡率模型分类:边际死亡率;累计死亡率。

27.债项评级:违约风险暴露EAD:若已违约,是债务账面价值;若未违约,对于表内项目是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是(已提取额+ 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额)违约损失率LGD:=(1-回收率)。

影响违约损失率的因素:项目;公司;行业;地区;宏观经济周期。

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法:1)市场价值法:市场法(采用债项计量非违约债项的);隐含市场法(根据信用价差计量)。

2)回收现金流法。

28.有效期限M :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回购类交易的期限为0.5 年,其他非零售风险暴露的为2.5 年。

有效期限取值:1)1年与(内部估计的有效期)中的较大值,但不超过5 年。

2)中小企业为2.5年。

3)某些短期交易,期限为1 天与(内部估计的有效期)中的较大值。

原始期限1年以内自我清偿性贸易融资包括:开立的/保兑的信用证;3个月以内的短期风险暴露。

29.专业贷款风险参数估计法:内部评级法;监管映射法。

风险权重:优-70% ,良-90% ,中-115% ,差-250% ,违约-90% 。

30.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1)CreditMetrics 模型;2)Credit Portfolio 模型;3)Credit Risk+ 模型。

CreditMetrics 模型:本质是一个VaR 模型,目的是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Credit Portfolio 模型:模拟转移概率的变化,得出参数值。

是CreditMetrics 模型的补充。

适用于投机型借款人。

Credit Risk+模型:根据针对火险的财险精算原理,假设每笔贷款只有违约和不违约两种状态。

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会出现“肥尾”现象。

31.单一客户风险的内生变量指标:1)基本面指标:品质类;实力类;环境类。

2)财务指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

区别贷款分类和债项评级:1)贷款分类综合考虑了客户信用风险因素和债项交易损失因素。

主要用于贷后管理,体现为事后评价。

2)债项评级仅考虑债项交易损失因素。

可同时用于贷前审批、贷后管理,是一种预先判断。

32.风险监测指标:潜在;显现。

不良资产/贷款率:预期损失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或集团贷款总额/ 资本净额。

关联授信比例贷款风险迁徙率:正常:(正常转不良+关注转不良)/(正常-减少额+关注-减少额)正常类:正常下迁额/(正常-减少额)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 专项+特种)/不良。

不低于150% 。

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33.风险预警:程序:信用风险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

方法:内容:1)适应监管底线;2)适应本行内部;3)适应有关客户。

行业风险预警因素:1)环境;2)经营;3)财务;4)重大突发事件。

区域风险预警因素:1)政策法规;2)经营环境;3)银行分支机构内部。

客户风险预警:财务;非财务。

34.风险报告:途径:纵向报送与横向传送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

分类:1)按使用者分:内部;外部。

2)按类型:综合;专题。

商行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项:信贷;市场;利率;突发性实践;法律;其他风险。

35.信用风险管理- 限额管理:限额管理分类:1)银行管理层面:首先提取损失准备金或冲减利率;其次使用资本弥补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