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节 动能和势能优质课教学设计完美版

第4节 动能和势能优质课教学设计完美版


(1)、将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观察钢球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 察、思考、结
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其 论 分 析 的 能
(2)、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 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 力,培养学生
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 严谨的科学心
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运动的小车等物体能够对其它物体做功,我们就说
这些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
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 学生理解动能的意义。 前后联系引入
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 动能
二、动能
的依据。
由前面的实例可知鸟、水、空气等由于运动而能够
做功,我们把这些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一切 学生思考后回答:用实 培 养 学 生 观
力。
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
学生回答:弹簧能把物
演示实验:被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学生观察、 体举起来说明弹簧具
思考。
有能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
联系生活举
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学生理解并举例。
例。
举例:被拉长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被拉长的弹弓等。
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并利用身边的物 (可以从物体下落时 学生用身边的
体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的破坏力来比较物体 物 体 进 行 实
学生进行课本第 116 页“探究”。
的重力势能大小)。 验,培养学生
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 科学探究的能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
铁球、玻璃球等)探究有几种方法也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也可以
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
3
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
质量
影响因素

速度

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被举高的高度

影响因素:
势能
质量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教 学 反 思
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态,敢于探索
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 创新的精神及
看书 115 页小资料和想想议议你有什么发现?
体,质量越大,它的动 交流合作的团
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也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 能也越大。
队意识。
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学生看书讨论问题。
2、势能
(1)重力势能
情景二中说在上学的路上,某学生从一高楼下经过 学生思考、分析,找出
4
合作探究
对飞机做了功;瓶子对 生理解能量的 学生做了功;流动的空 定义。
一、能量:演示实验:(1)、风车实验
气对风车做了功;水流
(2)、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
对水轮机做了功;运动
(3)、小车推动木块前进
的小车对木块做了功。
在上面的情景和实验中那个物体对那个物体做了 学生理解能量的意义。
功?
总结:像飞鸟、下落的瓶子、流动的空气、水流、
课题
15.4、动能和势能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知识 技能
1、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 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验,采取控制变量法 察、分析和推
关呢?
理能力
1
归纳后得: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和物 体的质量有关。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 想? 学生看书 114 页实验。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培 养 学 生 观
(3)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

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二、课外练习 堂
(1)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
为什么?
习(2)请同学们利用下列源自材(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
时,从楼顶掉下一瓶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造成重 重力势能的本质特征。 通过学生举例
伤。其中瓶子对人做了功,瓶子具有能量。象瓶子 学生举例。
找出重力势能
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举例:被举高的重
与动能的本质
锤;高挂在枝头的苹果;放在桌上的书本;高山上 学生猜想并讨论如何 区别。
的石头等。
验证自己的想法。
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
态度 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学生思考问题。
总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学生记忆能的单位。
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简称焦,符
号 J。重量为 1N 的物体(质量约为 0.1Kg),被提升
1m 所获得的能量,就是 1J。
学生阅读。
阅读课本第 116 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
把知识用于实
践。
课堂小结
学生在练习本上总结 课堂收获。
创设轻松环 境,激发学生
情景一:在电视剧《鹰隼大队》中,肖邦驾驶的歼
的学习热情。
10 飞机返回途中被飞鸟撞坏了发动机,结果飞机坠
毁。小飞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
情景二:在上学的路上,某学生从一高楼下经过时,
从楼顶掉下一瓶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造成重伤。
瓶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
学生思考后回答。飞鸟 由实例帮助学
2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 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以及他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了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致,会判断物体动能、 势能的变化。
培养学生反思 的学习态度。
一、课内练习
(1)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待在那里,它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