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连接技术交底大全
2)确定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连接可分为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两类。机械连接可采用径向冷挤压、镦粗直螺纹和剥肋直螺纹;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当受力钢筋连接绑扎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尽量夹紧钢筋
未焊合
1增大焊接电流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焊包下淌
1彻底封堵焊剂筒的漏孔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5)接头质量检验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试验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试样进行试验。外观质量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在施工现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2)操作要点
1)焊机容量选择:一般32mm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当焊机容量较小时,也可以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同性能的两台焊机并联使用。
2)确定焊接参数:钢筋焊接前,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接参数。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见下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b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c直螺纹接头的连接应使用管钳和力矩扳手进行;连接时,将待安装的钢筋端部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口,并将丝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蹭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力矩符合规定,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钢筋加半成品标识清晰。
直螺纹加工钢筋截面平整、螺纹牙顶和牙底均有完整形状,螺纹长度标准。
(4)运输装卸焊接半成品时不能随意抛掷,以避免钢筋变形。
2、机械连接
(1)注意对连接套和已套丝钢筋丝扣的保护,不得损坏丝扣,丝扣上不得粘有水泥浆等污物。
(2)地面半接头连接的钢筋半成品要用垫木垫好,分规格码放整齐。
(3)套筒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有明显的规格标记,并应分类包装存放,不得混淆和锈蚀。
四、安全措施
6
28
500~550
24
6
32
600~650
27
7
36
700~750
30
8
40
850~900
33
9
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焊接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方便。钢筋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
1、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焊接火花飞溅的区域内,要设置薄钢板或水泥石棉挡板防护装置,在焊机与操作人员之间,可在机上装置活动罩,防止火花射灼操作人员。3、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和手套,高空作业应戴安全带。
4、加工操作完毕停机,应切断电源。
五、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弯折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意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气孔
1按规定要求烘焙焊剂
2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确保接缝在焊剂中合适埋入深度
咬边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烧伤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3)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的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接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
4)顶压过程:当钢筋端头达到全截面熔化时,迅速将上钢筋向下顶压,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同时切断电源,施焊过程结束。
工艺焊接过程:
1) 连续闪光焊:连续闪光→顶锻连续闪光和顶锻
2) 预热闪光焊:预热→连续闪光→顶锻
3) 闪光-预热-闪光焊: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
(2)施工要点
1)钢筋焊接前,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等选择适宜的闪光对焊工艺方法。3)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4)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详见设计及所选图集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主要机具
电渣压力焊设备、直螺纹连接设备等。
3、作业条件
1)熟悉图纸,已进行技术交底。
2)制定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焊工和机械连接工人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持证上岗。
规格
螺纹直径
套筒外径
套筒长度
规格
螺纹直径
套筒外径
套筒长度
16
M16.5×2
25
45
28
M29×3
44
80
18
M19×2.5
29
55
32
M33×3
49
90
20
M21×2.5
31
60
36
M37×3.5
54
98
22
M23×2.5
33
65
40
M41×3.5
59
105
25
M26×3
39
70
(3)现场连接施工
a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2)滚压螺纹加工:将待加工的钢筋夹持在夹钳上,开动滚丝机或剥肋滚丝机,扳动给进装置,使动力头向前移动,开始滚丝或剥肋滚丝,待滚压到调整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退出滚压装置,扳动给进装置将动力头复位停机,螺纹即加工完成。
3)剥肋滚丝头加工尺寸应符合表5.4.2-22的规定,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直接滚压螺纹和挤压滚压螺纹的加工尺寸按相应标准执行。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3、直螺纹套筒连接
(1) 工艺流程:钢筋下料→(钢筋端头挤压或剥肋)→滚压螺纹加工→接头单体试件试验→钢筋连接→质量检查
(2)操作要点
1) 钢筋下料:钢筋下料时,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
钢筋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
u2.1
电渣过程
u2.2
电弧过程
t1
电渣过程
t2
14
200~220
35~45
22~27
12
3
16
200~250
14
4
18
250~300
15
5
20
300~350
17
5
22
350~400
18
6
25
400~450
21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d检查连接丝头定位标色并用管钳旋合顶紧,外露丝扣牙数满足规定,并在套筒上做出拧紧标记,以便检查。
e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将钢筋托平。
f钢筋接头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
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mm)
16~18
20~22
25
28
32
36~40
4)现场电源满足机械施工要求,线路架设符合规定。
5)钢筋连接机械检查完好,设备符合施工要求。
二、施工工艺
1、电渣压力焊
(1)工艺流程
钢筋端头制备→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工艺过程:引弧→电弧→电渣→顶压
拧紧力矩(N·m)
100
200
250
280
320
350
三、成品保护
1、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