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发育(development):多细胞生物从单细胞受精卵到
成体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三、兴奋性(excitability)
兴奋性:
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能力或 特性称为兴奋性。
刺激:
凡能引起生物体产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称 为刺激。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反应形式有两种:兴奋与抑制
应过程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刺激的三个要素
强度(阈值=阈强度)
阈刺激 阈上刺激 有效刺激
阈下刺激
无效刺激
阈值的大小可以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作用时间:在一定的强度下,刺激时间短,则反应弱;
刺激时间长,则反应强
强度变化率:是刺激强度随时间而改变的速率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重点掌握的问题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主讲教师:王雁
Email: sdwangyan@ Tel:58807927-803
一、学习此课程的目的
了解自己
为后继的课程打基础
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打基础 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二、教学安排
大课(每周4节)
地点:教二----301(周一1-2节)
矢状面(纵切面)
冠状面(额状面)
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身体的冠 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 分。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三、器官、系统
器官(organ)是由不同的组织经发育分化相互结合
而成的,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如胃、心、肺等。
系统(system)由若干功能、结构相近的器官组成,
复层上皮
有管腺 腺上皮 无管腺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单层扁平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单层立方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柱状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单层柱状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复层扁平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移行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腺上皮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二)结缔组织
分布:
广泛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分,种类多,形态多 样。
程。
同化作用
包括 异化作用
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
己相似的子体后代的功能,为生殖。
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
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 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兴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 态或由活动弱状态变为活 动强状态。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 或由活动强状态转变为活动 弱状态。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机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或组织当受到适宜刺激发生兴
奋时,都会伴有电位变化。
冲动(impulse):快速、可传导的生物电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活的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
如何区分兴奋和兴奋性?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一、形态 二、解剖方位 三、器官、系统 四、基本组织 五、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的基本结构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一、形态
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二、解剖方位
水平面(横切面)
从身体上下方向,通过矢状轴和 冠状轴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上、 下两部分。 从身体前后方向,通过身体的矢 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 分。
教七----402(周二1-2节)
小课(每周2节)
地点:生命科学院(生地楼610) (周一:5-6节;7-8节;9-10节)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三、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王雁编著.《人体解剖生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人体解剖生理学》,四所师范院校合编 2.《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 主编 3.《生理学》,湖南医学院编 4. Rodney A.Rhoades,George A.Tanner.《Medical Physiology》.Boston : Little,Brown,1995. 5. 高秀来 主编《人体解剖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2009 6. 余承高等 编著《图表生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7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人体的机能调节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人体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
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体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及其活 动规律的学科。 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则是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 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
整体水平 系统水平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整体 肤浅 宏观
细胞水平 局部 深入 微观
分子水平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一、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兴奋性(exci生命物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
特点:
· 细胞连接不紧密,种类多,无极性,散在于细胞 间质中。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是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
· 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并具有极性。
· 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其内缺少血管、神 经,其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血管供应。
· 靠近基膜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单层上皮 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立方上皮 复层移行上皮
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如由鼻、喉、气管、 肺等组成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功能。
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四、基本组织
由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
(tissue)。
包括: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 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