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捕捉红外热辐射目标 第4代“响尾蛇”出世 代 响尾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响尾蛇”导弹是西方国家空、海军用于近程格斗的一种 导弹,是根据响尾蛇捕捉目标的本领研制出来的。自然界 中的响尾蛇视力几乎为零,但它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 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0.001摄氏度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 超过0.1秒。即使夜间的爬虫、小兽等处于睡眠状态,响尾 蛇也可根据这些动物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感知它们 的位置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就是根据响尾蛇的奇特 功能,研制出了这种空空导弹。 为了争夺空战中的优势,美国从1949年开始研制响尾蛇” 导弹。如今,“响尾蛇”导弹经过不断改进,已成为世界 上产量最多的空空导弹,目前已累计生产20多万枚。同时 该导弹装备机型也最多,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 拉克战争等都曾使用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机载红外诱饵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 ;稠化油料型红外诱饵弹;红外箔条复合弹及热气球等。其中, 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应用较广。该弹主装药是一个具有高辐射强 度的红外烟火炬。红外烟火剂一般由可燃物、氧化剂、辐射物质 、调速剂、粘合剂等组成。这种弹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燃烧时 间长、频谱范围较宽,能够适应各种导引头的要求。此次试验就 是研究这种类型的红外诱饵弹光谱辐射特性。采用小型试样进行 地面静态燃烧试验。 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由三部分组成:来自喷气发动机热金 属部件的辐射;来自高温燃气尾焰的辐射;来自飞机空气动力加 热的辐射。对于低超音速飞机来说,最重要的辐射是来自发动机 热金属部件的辐射。 红外诱饵弹要能够逼真地模拟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必须 满足以下辐射性能的要求:(1)红外诱饵弹的辐射要与载机的红外 辐射相似,并且辐射强度要大于载机数倍。(2)要求有较快的引燃 速度(如0.5秒),以确保红外诱饵弹能及时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出 现。(3)要求有一定的燃烧持续时间(如4秒左右),以确保载机能够 脱离敌导弹导引头视场。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快速充气球红外对抗系统
该红外对抗系统带有一个气动外罩,外罩内有一个可展开的具 有良好气动性能的薄膜式高温、高强度塑料充气球。两级 气体发生器首先把气球充气,然后气体发生器则会使球内 气体至始至终处于充满状态,并在理想波段发出红外辐射 能,在此波段,塑料充气球大量透射红外辐射能。 现代战争中,空空导弹多采用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方式。为了 对付红外制导导弹对喷气式飞机的攻击,采取了多种红外 对抗措施。其中,从飞机上发射红外诱饵弹,迷惑敌方导 弹使其脱靶是对付红外制导导弹的有效方法之一。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对抗
新加坡可畏号隐形舰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对抗
中国新型战舰有多种先进武器 达到
最佳隐身效果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航空器所采取红外线飞弹反制的措施不外乎:减低热辐射 、抛射红外诱饵与主动侦测并加以反制。 1 隐蔽。 尽力降低发动机的高温排气温度等红外辐射源因 素。 2 释放干扰。使用可释放大量红外线的诱源,照明弹类的 东西,一放就是N颗,干扰导弹对目标的正确选择。运用被 动诱饵:以产生另一个热源作为诱标或假目标,以诱骗来 袭红外线飞弹之法即称运用被动诱饵。常用的方法是使用 火焰弹将追热飞弹诱离其原先欲攻击的目标,此种诱标被 美其名为「精神分散弹」或「魅力弹」, 3 信号饱和。在红外辐射信号最强的机尾处安装大功率灯 具,可使来袭导弹的红外探测头瞬间信号饱和甚至烧毁, 从而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一种便携式主动式 红外热像仪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 富。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 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 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 术发展很缓慢。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 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 成为可能。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 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未能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 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 。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制导
50年代中期,美、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响尾蛇”、“火光 ”和“马特拉”等第一代红外制导的空空战术导弹。 导弹 的红外导引头采用非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工作波段1~3微米 。它只能对敌机作尾追攻击,易受阳光干扰。随着红外技术的发 展,红外制导系统日益完善。60年代以后,在三个大气窗口都相 继有了可供实用的红外系统,攻击方式从尾追发展到全向攻击, 制导方式也有了全红外制导(点源制导和成像制导)和复合制导( 红外/电视、红外/无线电指令、红外/雷达)。 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空空、地空、岸舰和舰舰导弹等 数十种战术导弹上。预计到90年代初,点源制导系统仍将是上述 战术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它比红外点源制 导系统提供的信息丰富,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制导精度 。80年代初,已在“小牛”空地导弹上使用。随着焦面阵列器件 的研制成功,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识别能力,并使导 弹具有自主攻击能力。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这种红外热像仪几经改进,到80年代初,许多国家已出现标准 化、组件化系统,设计者可按要求选用不同的组件,组装 所需的红外热像仪,为军队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互换 性好的夜视装备。红外夜视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陆、海、空 三军。如用作坦克、车辆、飞机、舰船等的夜间驾驶用观 察设备,轻武器的夜瞄仪,战术导弹和火炮的火控系统, 战场前沿的监视和观察设备,以及单兵侦察设备等。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 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 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 的红外辐射形成 “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一种装有成像仪和 激光测距仪 的轻型观测瞄准仪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1991年海湾战争中,在风沙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由于美 军装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能够先于伊拉克军的坦克 而发现对方,并开炮射击。而伊军只是从美军坦克开炮时 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敌在前。由此可以看出红外夜视器 材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夜视监控一体机
红外夜视监控一体机是科盾公司针对现今各种夜视设 备诸多不足之处而设计开发的新一代夜间监控设备, 具有监视距离远、范围广、图像清晰等优点,是夜间 安全监控的最佳之选。 功能介绍 ◆设备采用彩色和黑白双摄像机配置,根据白天黑夜 自动切换,白天使用彩色摄像头,到了夜晚低照度时 自动开启红外灯,彩色摄像机自动转黑白,充分保证 了全天的清晰图像监视。 ◆设备采用超高亮度的红外发光管,能够发出850纳 米的红外光线,无红爆,夜晚监视无需开灯即可得到 高清晰度的黑白图像,图像清晰,准确度≤1%。 ◆红外线照射距离可达50米 适用于银行、超市、写 字楼等需夜间监视和录像的场所。 ◆设备视频可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方式
红外系统在军事中的应用
由于红外系统比雷达系统的分 辨率高,隐蔽性好,且不易受电 子干扰,较之可见光系统具有能 识别伪装、可昼夜工作、受天气 影响较小等优点。因此,在军事 上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夜视系统
夜视仪又称为夜视眼镜,夜视望远镜,以及红外线望远镜 等,是一种在全黑的夜晚观测的仪器,最早在军事上得以 应用。后广泛用于刑侦,安全防范,森林防火,电力及通 信的巡线,工地,养殖场,农场的看护,甚至旅游等各领 域。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 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 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尽管主动红外 夜视技术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也有着一 个致命弱点就是:在战场上,红外探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 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这一弱点无疑宣告了主动红外夜 视技术必被淘汰的命运。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 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简单的说就 是根据温度不同来成像,分辨率很低,但是有其特殊用途 。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 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 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 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 阵准确的枪炮击倒。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 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 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 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 置发现。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 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 察的能力。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
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承军据 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3000名英军布设的雷区 ,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 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 现阿军目标。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 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 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明 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 ,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 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英军领先 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
(图)右上小图为自然光下观察到的情况,大图为热成像 观察到的图象,从中可以看到掩蔽在树丛中的人员。热成 像仪使依靠自然伪装的保护完全失效)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日本发明拍照手机红外夜视镜
日本的一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款面向沃达丰公司手机的附件, 它可以被用作夜视镜,使用户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利用手机拍摄 照片。 据日本的研究人员山田称,夜视相机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负作用。在 一些环境中,它使用户能够看到预期之外的东西。除了能够在黑 暗中拍摄照片外,山田发明的红外夜视镜可以穿透人的衣服。当 连接上高端相机时,它就具有了穿透衣服的能力━━这取决于红 外线穿透衣服纤维的能力,而且在黑暗的环境中特别有效。 目前,能够与山田的夜视镜配合使用的这款手机━━V602-SH只在 日本销售。 沃达丰公司的一名发言人称,这款手机配件在日本之外使用也没有 什么问题。她说,由于山田是第三方供应商,沃达丰公司的约束 力有限。该发言人指出,我们从来没有在市场上推出过能够穿透 衣服的拍照手机。 拍照手机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场所已经禁止用户使用拍照手 机。韩国政府规定,在使用拍照手机拍摄照片时,必须使照片不 能太清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