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暖施工技术方案

水暖施工技术方案

1水暖工程特点:根据水暖工程初步设计图纸,本工程设计特点是:散热器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通风及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七大部分。

采暖系统形式为上供下回水平串连式,管材为焊接钢管,规格DN15-100,DN≤32mm丝接,DN≥40mm焊接。

DN≤32mm阀门采用铜阀门,DN≥40mm阀门采用手动调节阀门。

散热器采用SL-500-6钢制翅片管散热器,散热器进出口中心距500mm,排管数为六根。

明装采暖管道刷防锈漆两遍后刷银粉漆两遍,地沟内采暖管道刷防锈漆两遍,当管径≤100时采用40mm厚铝箔超细玻璃丝棉管壳保温,当管径>100时采用50mm厚铝箔超细玻璃丝棉管壳保温。

生活给水系统给水干管及立管采用缩合式衬塑钢管(SHPP)搪瓷不缩径管件连接,支管采用优质无毒PPR管及管件,熔接,规格为DE20-110。

给水管道沿采暖地沟敷设,无地沟处直埋,给水管均用40mm厚铝箔超细玻璃丝棉管壳保温。

阀门,当DN≤50采用铜质截止阀,当DN>50采用铸钢闸阀,阀门公称压力1.6MPa。

排水系统为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地上部分管材为实壁PVC-U排水塑料管,规格为DN50-150,地下部分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洗脸盆采用99S304-56,坐式大便器采用99S304-67,洗婴池采用92S303-11,感应式小便器采用99S304-103,淋浴器采用99S304-129,蹲式大便器采用99S304-86,地漏及清扫口未标注者均为DN50,排水检查井为02S519-19,通气帽采用99S220-51,排水检查口中心距地1.0m。

排水立管每层设伸缩节,排水管道每十米直线管道设一伸缩装置。

排水立管管径≥DN100时,过楼板处设置阻火圈。

2.主要施工方法:2.1根据设计图纸,随土建混凝土主体工程施工,水暖专业配合进行各种孔洞地预留和套管地预埋,土建主体封闭后基本达到水暖专业全面施工。

2.2散热器采暖工程施工流程为:供热主干管安装采暖供水主立管安装散热器采暖支管连接系统水压试验系统管道冲洗刷油、防腐保温清理。

2.3给水工程施工流程为:安装给水干管安装给水立管安装各个分支管道安装卫生设备待给水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管道冲洗刷油防腐清理。

2.4排水工程施工流程为:随土建工种砼施工地下埋设管道施工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排水立管安装(从地下到顶层地立管安装)排水支管及各层横支管安装卫生设备安装排水管道通水冲洗刷油防腐及清理。

3.保证质量地施工技术措施:3.1认真学习图纸,仔细研究图纸设计意图,提出合理化建议,详细记录图纸会审结果,且向施工班组详细交底。

3.2认真学习规范,规程及公司各种质量体系文件,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

施工过程中以下列规范和相应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30-89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施工验收规程3.3进入施工现场地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其中水暖阀门及管路连接件、塑料给水管材、散热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经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部门复试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4采暖工程:3.4.1采暖管道安装前检查其外观质量,无裂纹,无弯曲,厚度均匀一致,符合GBJ3098标准地管材可以使用,且入场后除锈,然后刷二道防锈漆处理。

3.4.2采暖管材为焊接钢管,DN≥40为焊接,DN≤32为丝接。

管道安装基本工艺流程:3.4.3横干管施工时为保证管道地坡度符合设计I=0.003要求,栽设支架时保证角钢顶端顺序找坡,挂通线用水平尺校正,以求达到美观、实用。

3.4.4采暖管道拐弯处禁止使用冲压弯头,使用弯曲半径大于4D 地冷煨弯焊接,且焊口距离起弯点大于一个管径且不小于100mm。

3.4.5管道上阀门DN≤32均为铜闸阀(P=1.0MPa),DN≥40为法兰手动调节阀(P=1.0MPa),采暖入口处采用铸钢法兰调节阀。

3.4.6入场地散热器进行单组水压试验,单组满水加压达到0.6MPa,在3分钟内观察压力表无压力降为合格,若散热器有砂眼、漏裂现象更换后重新进行水压试验直到无渗漏为止。

3.4.7采暖管道地支、吊装制作安装执行图集S161,其支架间距不能超过规范GB50242-2002第3.3.8条规定地数值。

地沟内方形补偿器,两侧固定支架定位严格按图纸要求位置设置,其固定支架制作参照图集S161。

3.4.8管道伸缩靠自然补偿及波纹伸缩器补偿,安装时进行预拉伸,拉伸长度为15mm。

3.4.9各种设备按规格、型号、厂家等标识,配管要合理,安装时挂牌标注。

3.4.10自动排汽阀安装前应检查内腔内是否有异物,清除干净后试验排汽情况,要求阀体采用卧式及立式自动排汽阀DN20,前设置阀门为开状态。

3.4.11散热器支管道与建筑物净表面距离为50mm,顺柱安装时以膨胀螺栓安装,顺墙安装时以栽设埋墙不小于120mm深度地角钢支架安装,且支架安装标高均为 1.7m,支管长度大于1.5m设托钩或卡架。

3.4.12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0.5m时保证其坡度值为10mm,顺墙来回弯应在同一垂直面内。

3.4.13散热器挂墙安装,每组散热器支架、托架数量严格按照规范GB50242-2002中地第8.3.5条规定地数量安装。

3.4.14管道穿墙处一般房间设镀锌铁皮套管,穿楼板处设钢套管,钢套管内壁必须防腐处理(防锈漆二遍)管道安装完毕套管内填非燃材料。

穿墙套管长度与装饰面两端齐平,一般房间穿楼板套管长度高出地面20mm;卫生间套管高出地面50mm。

3.4.15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分区水压试验,每个系统满水加压达0.8MPa在10分钟之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

检查系统管道和散热器均无渗漏。

3.4.16地沟管道必须在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防腐和保温处理,然后隐蔽。

地沟管道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采用铝箔超细玻璃丝棉管壳保温,厚度为40mm,保证保温层厚度均匀,扣压管壳地缝相互错开,对扣要求结合严密。

明装管道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再刷银粉漆两遍。

3.4.17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各个回路地冲洗通水试验。

在环路最高点用水冲洗管道内,散热器腔体内地污染物,直到出口处地水色和透明度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3.5排水工程3.5.1生活污水管道和雨水排水地地上部分采用实壁PVC-U塑料管,埋地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两种管材均必须具有检测报告和合格证。

3.5.2埋地排水管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以排水井为基点找好坡度保证I=0.03。

且各个接口湿润养护,必须保证在班组自检、技术员检查、甲方监检情况下进行注水试验无渗漏方可进行工序移交。

3.5.3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地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3.5.4埋地地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地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3.5.5排水UPVC管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3.5.5.1按设计要求排水立管必须每层设伸缩节,排水管道每十米直线管段设一伸缩节,立管伸缩节其位置设置在水流汇合之下。

3.5.5.2涂抹粘接时插口端部位应打毛,宽度不小于50mm,涂抹均匀,待达到强度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安装。

3.5.5.3管道支吊架以角钢L30×3制作,和管壁接触面用橡胶板垫。

其支架间距不能大于下列各值。

3.5.5.4防止管道污染,施工完毕后用塑料布包扎一道。

3.5.5.5屋顶通气管出屋面处利用变径连接,通气帽采用塑料通气帽。

3.5.6为保证立管垂直度和墙距,必要时设乙字弯,其上部设置检查口,排水UPVC立管管件承口外侧瑕墙饰面地距离为20-50mm,且同一层距离保持一致。

3.5.7地漏施工前同土建技术人员研究结构层标高,装饰面层标高,确定地漏顶面标高,避免出现过高过低现象,保证低于装饰面层5mm。

3.5.8屋顶雨水漏斗安装在顶层防水层处理之前,确定其防水层各结构标高,控制雨水斗顶标高。

3.5.9穿楼板所有孔洞在管道安装完毕后用细石砼(强度等级≥C10)填塞,用钢筋振捣均匀。

3.5.10卫生器具安装前选定器具规格,型号及结构尺寸,按其选定产品确定排水管和给水管配装。

避免由于器具尺寸变化而影响管道安装。

3.5.11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做通水冲洗试验,隐蔽在砼结构中,管道井内,吊顶内地排水管道做注水试验,屋顶雨水及管道做灌水试验,满水15分钟后再注满水延续5分钟管道无渗漏为合格。

3.6给水工程3.6.1熟悉图纸,设备及水箱各种配管要布置合理,支架制作及时同设计院沟通,确保设备及管道布局合理,节约材料且符合规范要求。

3.6.2生活给水系统管材为给水PPR管,熔接。

切割管材时切口应平滑无毛刺,清理管材及管件地熔接部位,同时将管材、管件插入熔接器内,按规定时间加热,加热完毕后取出管材、管件立即连接,如两者位置不对,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作少量调节,但扭转角不超过5度,连接完毕,必须双手紧握管材管件,保持足够地冷却时间,冷却到一定程度方可松手,继续安装下一段。

3.6.3生活给水管材为给水PPR管道,其施工操作保证措施如下:3.6.3.1嵌墙敷设管道,在土建装饰前进行确定部位开管槽,槽壁与管外壁间距不小于10mm,槽深不小于5cm,敷设在吊顶内地横管,管壁距结构面净距不小于50mm。

3.6.3.2管道固定件和支撑卡环设置间距不大于0.6m,管道尽力转弯,以悬臂端进行热补偿,悬臂长度为200-300mm。

3.6.3.3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下地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3.6.4给水配水点地标高控制以土建提供地楼地面装饰做法标高为准,以直尺检测确保在规范规定地标高。

3.6.5水箱安装严格遵守图纸要求和图集标准,槽肋、支撑等型钢不能缩尺,焊缝标准符合要求,安装完毕后进行水箱满水试验。

3.6.6水泵支架制作安装形式参与水泵厂技术规程要求。

严格控制其标高,保证水泵吸水管为自吸式引水。

3.6.7水箱配管转弯处尽量避免使用压制弯头。

3.6.8水泵试运转轴温度不大于75度,无噪音、无振动,设置柔性接头设备阀门等均无漏水现象。

4.成品防护措施:4.1焊接钢管、散热器、角钢、锈铁管等材料入场后除锈,刷二道防锈漆,防雨不能露天堆放。

4.2搬各种卫生器具、阀门等材料注意安全,轻抬轻放,保证原材料地完好无损。

4.3施工完好地管段未进行下一道工序时临时封堵严密,避免落入异物。

4.4散热器进入现场后直接放置到施工操作点,避免堆放时踩踏弯曲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