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鼓胀

鼓胀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气滞湿阻证 参考虚实辨证
寒湿证
参考虚实辨证 湿热证
参考虚实辨证 瘀血证
舌脉
治法
选方
舌苔白腻、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
脉弦
行气化湿
舌苔白腻、 温中健脾 实脾饮
脉沉缓
行气利水
舌边红苔黄 清热利湿 中满分消丸 腻、脉弦数 攻下逐水
舌质紫红或 活血化瘀 调营饮 紫斑、脉细 行气利水 涩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三、辨证论治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一、概 述
3.现代医学范围:凡肝硬化、肝癌、结核 性腹膜炎等疾病过程中出现腹部膨胀如鼓, 可参本节辨证治疗。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二、病因病机
感邪失治 酒食失节 血吸虫感染

气结
肾 血瘀
腹 部

胀胀


水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三、辨证论治
实证
切诊 腹大胀满,按之不坚
可伴证候 胀痛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 肢体浮肿
腹大胀满,按之坚满
烦热口苦
腹大胀满,按之疼痛
脉络怒张
分属证型 气滞湿阻 寒湿困脾 湿热蕴结 肝脾血瘀
虚证
腹大胀满,按之不盛 腹大胀满,按之软
神倦怯寒
脾肾阳虚
舌红掌红衄血 肝肾阴虚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鼓胀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一、概 述
1.病证特征:以腹部 胀大、皮色苍黄,甚 至腹皮脉络暴露为其 特征的一种病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一、概 述
2.鉴别诊断: (1)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
引起局部或全身浮肿。严重水肿也可以出 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作鉴别诊断。 (2)积证——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证, 但腹中积块又多为诱发鼓胀的原因之一。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三、辨证论治
2.治疗基本原则: 分辨证型,采用相应治法。在疾病 初期正实时可暂用逐水峻剂,但应 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三、辨证论治
3.辨证分型施治:
证型 气滞湿阻
实 寒湿困脾
湿热蕴结 证
肝脾血瘀
辨证 参考虚实辨证
《景岳全书·肿胀》:“少年终酒无节 ,多成水鼓。 ……饮酒者,身面皆赤,此入血之征,亦散血之征。扰 乱一番,而血气能无耗损者……,其有积渐日久,而成 水鼓者,则尤多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常用中成药
气滞湿阻型——逍遥丸、平胃散。 寒湿困脾型——香砂六君丸、五苓散 湿热蕴结型——舟车丸、已椒苈黄丸 肝脾血瘀型——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 脾肾阳虚型——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肝肾阴虚型——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3.辨证分型施治:
证型 脾身阳虚

辨证
舌脉 治法
选方
参考虚实 舌质胖淡
辨证
紫、脉沉
脾 肾 阳 虚 弦无力

温补脾肾 化气利水
附子理中丸
肝肾阴虚 证
参考虚实 舌质红绛
辨证
少苔、脉
肝 肾 阴 虚 弦细数

滋养肝肾 凉血化瘀
一贯煎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四节 鼓胀
课外阅读
《灵枢·水胀》:“鼓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