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续教育作业-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继续教育作业-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作者及工作单位曾青亮江西省新干中学
教材分析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种维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
统稳定性的保障机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质是一种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的结
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载体。

本节课教材正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方面
展开,同时也是对上一节学习内容的深化和拓展,还是下节课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
自主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角色扮演策略。

以资料阅读、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法为基本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课
堂氛围;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线,提问、讲解、活动、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资料、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
学习活动,并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生态瓶的制作及“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的活动,描述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分析生态瓶、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举例说出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

2、技能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发展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尝试解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曲线图,获取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模仿课本中的实例解析某些自然现象。

3、情感目标
(1)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教材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概括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复习引入
新课学习第一环
节: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二环节: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组织学生观察并且指
导观察方法,找出生态
瓶中的食物链。

质疑:
为什么有的生态瓶中
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
有的生态瓶中生物就
很快死亡了?
1.组织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找出凯巴森
林中存在的食物链和
食物网。

并参与寻找活
动。

2.提问:1906年以前
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
态?(PPT展示)
(对学生进行发展性
评价、多元评价教师
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并
且引导学生分析)
3、解释生态系统稳定
性的具体内容。

4、1906年以前的凯巴
森林为什么能维持稳
定?
5、分析为什么有的同
学制作的生态瓶中的
生物能生存较长时间?
6、归纳概念并板书。

(PPT展示)
问题串设计(PPT展
示)
1图中哪种生物数量
最早达到第一个高
峰?你对此怎么理解
的?
小组讨论与交流。

观察
课前制作的生态瓶,交
流制作过程,找出有关
的食物链(各小组交换
生态瓶)。

阅读课本82页活动
“分析凯巴森林被破
坏的原因”资料的第
1自然段,并写出凯巴
森林中存在的食物链
和食物网。

1、阅读书本84页有关
草原生态系统维持稳
定的内容,分析写出其
中存在的食物链,
2、对图“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曲线”的进
行解读。

1.了解学生课外实
验情况进行评价。

2.让学生了解生态
系统的结构,功能,
更好的引入新课
题。

通过学生对生态瓶
和书本“活动”资
料的分析,提供充
分的背景材料有利
于学生对重点概念
的建构。

促使学生积极的参
与到学习上来,关
注学习过程。

这样
形成的概念将具有
鲜明的个性特征而
不是空壳概念。

2.探究:草原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稳定的?
2哪种生物数量最后
达到高峰?能不能改
变它的先后顺序?说
明你的理由。

3你从图上还能看出
什么规律?能解释这
种规律吗?
4与你小组同学交流
一下这种规律对生态
系统有什么作用?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
出假设
制定活动规则及过程
并且组织好教学。

规则如下
a.每人准备草、鼠和狐
狸的三种头饰。

2 b. 出场顺序按草→
鼠→狐狸,数量有少
到多表示生物数量
变化。

c.扮演草的同学被扮
演鼠的同学抓住就表
示吃掉了,这个同学则
换成鼠的头饰表示草
减少鼠增多,以此类
推。

d.当后一种生物多于
前种生物1比2时捕食
停止,并有部分学生换
成另一种头饰表示这
种生物部分死亡。

学生讨论后回答
3、阅读课本85页[小
资料] ‘远渡重洋的
屎壳螂’
提出问题:草原上的各
种生物数量应该有什
么样的关系时,该生
态系统才能维持稳
定?
作出假设:草原上的各
种生物的数量达到一
定比例时,草原生态系
统才能维持稳定。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

学生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具有自
我调节能力”的本
质内涵比较抽象,
通过资料的阅读讨
论,问题窜的设计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建构,同
时也提升了学生技
能。

体现了探究学习的
理念
通过形象的活动使
学生对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有更
深的理解。

培养学
生合作能力、创新
能力。

也活跃了课
堂氛围。

第三环节:知识迁移应用巩固复习e.被捕食的‘鼠’中约
有3份换成‘草’1份
换成‘狐狸’。

游戏进
行到大致恢复到原来
的比例时结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通过上面的游戏你
能说出为什么草原生
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我调节能力吗?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84页,有关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
力的内容。

并板书
1、引导学生结合所学
知识对所做的生态瓶
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
行分析。

2、下面生态系统能保
持稳定吗?(PPT展示
生态系统图片)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
什么?
2、你有什么感悟?
分析应用
学生回忆再现本课核
心内容。

学生回答自己的收获
进而形成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
意识
归纳提升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回忆议论
加深对本课内容
的理解识记,认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保护环境的意义。

检查评价
1.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长的较好。

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
2.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主要是()
A 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 缺少干旱
C 自动调节能力
D 食物链被破坏
3.思考:我们祁门山区每年都要进行有计划的捕猎野猪和适度采伐林木活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以资料阅读、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法为基本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
课堂氛围;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线,提问、讲解、活动、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资料、合作交流、角色扮
演等学习活动,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1.上课前组织学生自制生态瓶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也使合
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2.上课时通过对自制生态瓶的观察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创设了良
好的学习氛围。

从一开始就紧紧的抓住了学生,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跃跃欲试
的情景。

3.新课教学中将学生这种情绪引导到对教材活动资料的分析上来,凯巴森林中
大多数肉食动物被捕杀而黑尾鹿数量先增后降的现象再次引发学生思维冲突,
情绪再次被提升。

4.课堂中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实现了从感性向理性、从具体到
抽象的飞跃。

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5.角色扮演的活动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学生经历了知识建构的洗礼,较好的情
感体验从而有一种心身愉乐的感觉。

6.本节课的概念教学运用了‘先填材料,后加框’的模式,检测中发现效果较好,
7.角色扮演活动课前进行了预演,课堂上秩序较好,效果明显。

解决了‘活而
不乱’的难题。

8.整节课教师讲的少,引导参与的多,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