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实验中学 高二文科历史练习题(一)1. “夏朝设秩序,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土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 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Z —是:()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D.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分封制一郡县制一郡国并行制一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古代屮国政治制度的产牛C. 封建屮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D.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3. 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Z 以天,争乃不生。
”对其“天”的理解 正确的是A. 确定继承人选的犬子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4. 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富豪 平民 贫民 69. 6% 6% 15. 7% 8. 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5. 钱穆曾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在 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请在“”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A ・“屮朝”制度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军机处 6. 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 商对策。
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捉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 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
以上场呆最可能发牛于何时?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7. 韩剧《来白星星的你》中,都教授降落在朝鲜的口期为光海一年(公元1609年),此时 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若他当时降落在中国,以下情况有可能的是()A. 成为明帝国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 任职六科给事屮,监察地方官吏言行C. 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D. 成为殿阁大学士,对军国大事进行“批红” 8. 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儿复矣。
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麗) 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 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 节变化直接反映了明代( )A.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D.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B.表现自然主义的犬道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卜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 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収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10.2009年12月,在烟台莱山区发现一块牌匾,长约两米,宽近一米,四边精刻龙形图案, 小间刻有“奉天诰命”四个大字,牌匾左右雕刻文字为“诰赠昭武都尉候选都司、封朝议人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李九龄……道光十年御煬”。
这能够用于研究()A.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B.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C.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D.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官制11・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冇,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 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
该逆既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平等外交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D.殖民外交思想12.《天朝出亩制度》规定上:“凡当收成时..... 除足冇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 如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这突出体现T ()A.绝对的平均主义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0.以人为木的人文主义13.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颁行的《天父诗》中写道:“只冇媳错无爷错,只冇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可见,太平天国政权具有()A.革命性B.封建特权思想C.进步性D.封建保守思想14.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白审案件也有11起。
这说明当时()A.外国己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C.屮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15.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说:中国是-•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设立内阁制度D.清朝设宜军机处16.1912年1月1 H,《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7.1928年屮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B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18.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木上改变了屮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 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是指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0.屮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英本质意义是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D.否定君主专制政体20.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人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屮国不能自主决定关税税率B.屮国的关税税率由英国决定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22.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吋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造成中西这种差界的主要成因是A.屮国宗法制的传统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來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
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
规定没冇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冇世袭的龄位。
立冇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阱。
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屮何如'则秘书。
”是指丄族子弟只要能处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苦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帖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白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殼中矣。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2)汉武帝是怎样发展选官制度的?东汉冇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岀科举制的哪一方而的历史影响?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Z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Z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以天下z广,四海Z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口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以口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广何待!——摘口《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冇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Z,所以穏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H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人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呦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8分)(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屮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长沙市实验中学文科历史练习题(一)答案:1-5:DCDAB 6-10:CCAAB 11-15:CABBD 16-20:CBDDD 21-22:AA 23.⑴变化:由壯袭官爵(或世卿世禄)到按军功授官爵。
阶级基础: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2)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皇帝征召。
东汉变化:人才选举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3)变化: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
阶级基础: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
影响:为封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
24.(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 完善专制主义屮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冇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火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和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