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2、研究所主要成员出席第十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等重要国际活动。杨林贵率领中国莎学代表团20位学者,参加了第十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大会,是有史以来中国学者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代表中国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宣传了中国学术成就。杨林贵以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身份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和组织。他是大会组委会成员,代表国际莎士比亚学会巡视部分研讨活动,还指导了我国学者参与大会活动。在杨教授的举荐与指导下,我国有两位学者成为小组研讨会的主持,并出色地完成了主持任务。其他与会中国学者也都在小组发言和讨论中收获颇丰,研究所的另位一位成员乔雪瑛也参加了大会并发表论文。8月1日,英国《卫报》刊登了关于大会的专题文章。文章提到了几位目前在国际莎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杨林贵是唯一被提到的欧美之外的莎学学者。
2017年
一、推进科研项目成果的出版
研究所成员除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为基础,继续在学术期刊发表较有影响的研究论文,还瞄准大型出版项目进行工作:
1、做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工作,并以专著形式在国家顶级出版机构出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为基础,申报教育部或者上海市社科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所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研究基础和冲击国内重大社科项目的实力,启动“莎士比亚预现代文化变革及人文艺术教育”这样重要的国际前沿话题,联合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在沪高校合作申报并联合展开研究攻关。
3、研究所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包含在上述成果中。
(成果详细情况,见附表)
二、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领导工作
1、杨林贵再次当选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研究所所长杨林贵在2016年8月国际莎士比亚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上,再次当选为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会委员。该学会成立与1971年,在全世界有2000余名会员,是世界上文学艺术专业组织中最具知名度的学会,每五年主办世界莎士比亚大会。杨林贵于2011年第九届大会上首次当选为执委会成员,是唯一一位中国委员。在2016年的第十届大会上学会领导机构进行了改选,经全体会员大会通过新一届执委会,因为近年来杨林贵在莎学出版以及学术活动方面的贡献,他再次当选,任期为2016-2021年。
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号
类别
申请时间
三、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1.队伍结构与队伍建设
序号
姓名
单位
年龄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职情况ຫໍສະໝຸດ 人才计划等荣誉1杨林贵
外语学院
52
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
浦江人才
2
谢志超
外语学院
41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励志计划
3
张淑琴
外语学院
54
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
4
李盛
后学之后的文学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的转向
杨林贵
外国文学研究
2016、6
CSSCI
2
World Shakespeare and WSB
杨林贵
多元文化莎学
2016、12
外刊
3
哈姆莱特的认知与行动力探析
杨林贵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6、4
CSSCI
4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杨林贵
外语学院
46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5
连幼平
外语学院
42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6
赵晶
外语学院
39
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2.人才培养
类别
在读
已毕业
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15
6
4
其它
注:已毕业人数、发表论文、获奖情况是指在建设期内的情况
介绍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情况
研究所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与国内外多位中青年学者讨论引进事宜,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表
研究所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代表性成果:
1、研究所主持出版的“莎士比亚研究”(5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合同日期2016年12月)。
2、研究所成员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4篇CSSCI期刊论文,3篇论文作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代表性成果,被选入商务印书馆“莎士比亚研究”系列。
2、启动“莎士比亚大百科”的工作。商务印书馆计划修订《莎士比亚大辞典》(2001年版),杨林贵是这部2000万字的词典的主要撰稿人(所撰写的文字量占全书的五分之一),他还是最近的莎士比亚研究丛书的总主编。杨林贵获得出版方认可并获得前主编授权,全权负责修订,并更名为《莎士比亚大百科》,预计2500万字。
2、与国际学术机构展开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学术含量。和国外的研究机构(如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美国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以莎士比亚经典及其现代演绎等为题开设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指导学生莎剧演出,参加国际大学生莎剧比赛(英国文化文化委员会主办,香港大学承办),丰富学生课外文化和学术活动。
戏剧艺术
2016、5
CSSCI
5
《荒原》中地素的符号学研究——以“城市”一词为例
赵晶
外国文学研究
2016、1
CSSCI
6
翻译的诗学操纵——方平的两个《亨利五世》中译本评析
杨文义
杨林贵
海外英语
2016、3
一般
7
莎剧舞台艺术的口语化呈现——英若诚《请君入瓮》的翻译目的与策略
杨林贵
周婷
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学报
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年会
北京大学
杨林贵主持大会发言、作特邀报告
2016、10
80
国内学会会议
4
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上海戏剧学院
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杨林贵主持并作报告
2016、9
200
国内
5
重庆莎士比亚学会年会
西南大学
罗益民(杨林贵特邀报告)
2016、4
90
国际
6
中美诗歌研究会第五届大会
美国加州大学
Lauri Ramey(赵晶会议发言)
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2016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表
基地
名称
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立项日期
2013年1月
基地主任
姓名
杨林贵
出生日期
1965-03-21
职称
教授
最后学历
博士
职务
副院长
学科专长
文学文化
基地人员
姓名
出生日期
学历
研究方向
乔雪瑛
1978.3.6
博士
英美文学
张淑琴
1963.4.8
学士
英美文学
二、基地建设情况
1.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研究期限
总经费
年度到
校经费
类 别
1
莎士比亚作品媒体重构与传播研究
杨林贵、殷耀、乔雪瑛、李盛、连幼平等
获得批准延期至2017年12月
15
国家社科基金
2
3
2.成果奖励
序号
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获奖名称
单位排名
3.论文、专著
序号
名 称
作 者
发表期刊
年卷期页
类 别
1
三、提高依托学院的学术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
1、以研究所课题为依托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引进较有影响的国内外青年才俊1-2名;以我校的莎学研究特色为基础,扩大外语学院学科建设的成果,配合学校外语学科以及学科学位点的申请。莎士比亚研究已经成为外语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的特色方向。将继续邀请国际知名莎学专家作为特邀研究员,定期邀请前来讲学,每年讲座1-2次。同时,选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一阶段(2013-16)建设目标:引领国内莎学研究,为中国在国际文化学术奥林匹克中赢得更高地位。到2015年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2016-19)建设目标:引导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深化,提升我国研究在国际本领域的学术地位,提高我国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层次,利用国际资源服务于我国的文化和学术建设。
2.杨林贵2016年4月23日应邀在西南大学做报告。
3.杨林贵2016年5月至6月应邀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巡讲嘉宾:在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做学术讲座。
4.杨林贵2016年9月17日应邀在长三角戏剧影视专业研究生论坛作主题报告。
五、运行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了使研究系列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围绕研究进行成员管理,根据人员参与情况有条件剔除和吸纳加入,除了目前参与出版项目的国内外专家,未来拟议吸引更多中青年专家加入研究所的学术活动,以定期和非定期报告形式汇报最新研究成果。
2016、5
核心
著作
1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杨林贵
特约主编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2016、10
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刊
2
莎士比亚研究丛书(6册)
杨林贵
总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16、12
国内顶级出版机构
3
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选编
杨林贵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16、12
国内顶级出版机构
4.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人
授权号
类别
授权时间
序号
谢志超
1976.2.19
博士
比较文学
李盛
1971.8.5
硕士
英美文学
连幼平
1975.6.15
博士
戏剧
刘晶
1974.5.5
博士
戏剧
赵晶
1976.4.21
博士
英美文学
一、工作进展与建设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