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发展 趋势与现状
用自重轻、强度高的碳纤维材料做主缆。
超大跨桥式的发展将以提高桥梁横向刚度为主旋 律,以斜拉悬吊混合体系等为热点
*更加重视桥梁抗风、抗震分析和试验 研究,扭转分析及动态抗风工程学的研 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桥梁非线性分析快速发展,从弹性理
论到挠度理论完善;
*各种大跨复杂桥梁全过程受力分析研究; 桥梁复杂结点精确分析方法研究; *模糊结构力学的发展使桥梁结构受力 分析趋于精确;
我国在基础工程领域土的本构关系、按 沉降控制设计法、变刚度法、时空效应、 半逆筑法、基坑支护、“共同作用”、 桩端压浆、挤扩竹节桩、钻孔压浆桩、 地基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 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深基础需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深基础工程的概念设计 深基础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力学问题(土压力计
6.重视桥梁美学遐尔
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澳大利亚悉尼港桥、
英国伦敦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中国上海杨
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香港青马大桥,这些
著名大桥都是一件件宝贵的时空艺术品,成为
陆、海、空的景观。宏伟壮观的澳大利亚悉尼
港桥与别具一格的悉尼歌剧院融为一体,成为
今日悉尼的象征。因此,21世纪的桥梁结构必
将更加重视建筑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美学和景
观设计,重视环境保护,达到人文景观同环境
景观的完美结合。
与 环 境 协 调 的 桥 梁
与环境协调的桥梁
桥 梁 对 环 境 的 破 坏
7 高科技高技术在桥梁建设中应用
*一般桥梁施工发展是机械化、标准化及 预制装配化等;
*有限变位理论的开发,超长大悬索桥时代的
解析理论研究……
爪哇-巴厘桥 斜拉-悬索混合 体系,主跨 2300米
规划建设中西西里桥位于意大利半岛南端以西的地中海主跨3300米
2.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 轻质的特点,研究超高强硅烟和聚 合物混凝土、高强双相钢丝钢纤维 增强混凝土、纤维塑料等一系列材 料取代目前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技术先进大吨位起重设备研制和使用; 由电脑智能控制桥梁专用机械设备在开
发研究应用中; 能适应不同深水基础工程的机器人技术
开发; 高塔施工技术及大型桥跨结构无支架技
术完善; 大吨位直升飞机的吊装作业.
北盘江铁路桥
北盘江铁路桥
大贝尔特东桥的主梁浮运提升
青州大桥
主缆的张拉室及锚固端构造
3、CAD、CAC高度发展和应用
在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 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 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 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4.桥梁基础工程发展
目前世界桥梁基础尚未超过100米深海基 础工程,下一步需进行100~300米深海 基础的实践。
太空材料将取代当代的桥梁钢、混凝土,成为桥梁 建筑的主体材料,从而实现大跨轻质目标;不同类 型轻质材料组合拼装的各类新型斜拉桥、悬索桥、 轻质拱桥将一跨而过大川巨流或小海湾; 21世纪桥梁将“头脑”灵敏,“感觉”敏捷。桥 梁上装配的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将可以感知风 力、气温等天气状况,同时可以随时得到并反映出
二、我国桥梁的现状
经过8年准备、经过500多位专家的55 次大规模评审和论证,全长36公里、 工程概算达118亿元的杭州湾大桥,明 年将建成通车。它标志着在中国的江河 湖海上,已经没有不能的跨越;中国人 巧手编织的各种彩虹成为镶嵌在祖国母 亲身上的美玉宝石。
一)桥梁上部建设规模
桥型 梁桥 砼拱桥 斜拉桥 悬索桥
这十座桥梁中,南京长江二桥、上海杨浦大 桥、岳阳洞庭湖大桥是斜拉桥;香港青马大 桥、江阴长江大桥是悬索桥;上海卢浦大桥、 万县长江大桥、广州丫髻沙大桥是拱桥;南 京长江大桥、番禺洛溪大桥属于其他桥型。
1、中国刚桥发展
中国桥梁从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 从石制桥梁进入钢制桥梁,从铆接 桥梁进到栓焊桥梁。在桥型、桥跨、 材料上都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中 国钢桥的发展,在中国人的奋斗中, 建立了三个里程碑,开创了一个新 纪元。许多铁路线逢江即断的现象, 由此变得“天衣无缝”
建成数量 10 9 42 18
最大跨径 270 420 628 1385
桥名 虎门大桥 万县大桥 南京二桥 江阴大桥
在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上,揭 晓了首届“中国十佳桥梁”的评选结 果
香港青马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江阴长江大 桥、上海杨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 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广州丫髻沙大桥、 岳阳洞庭湖大桥、番禺洛溪大桥获此殊荣。
算 、土的本构模型、时空效应理论 、可靠度理论、
沉降问题)
深基础工程中CAD、CAC集成智能系统 超长桩基设计与施工的变革-沉降控制方法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整体共同作用理论的
建立和应用技术 逆筑法技术更加完善与推广应用 深基础工程设备和施工技术创新问题
5.智能监测和管理系统
桥梁建成交付使用后,将通过 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 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旦发生 故障或损伤,将自动报告损伤 部位和养护对策。
桥梁发展 趋势与现状
著名桥梁专家潘际炎说“海洋,是 孕育地球生命的产床;河流,是 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而桥,则 是联系人类文明的纽带。”这纽带
越来越宏伟,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艺 术!
一、21世纪桥梁的发展趋势
桥梁专家们预言:
21世纪桥梁将实现大跨、轻质、灵敏的国际桥
梁发展新目标,桥梁主体材料将由高强度轻质太空
1.大跨度桥梁向更长、更大、 更柔的方向发展
研究大跨度桥梁在气动、地震和行车动力作 用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将截面做成适 应气动要求的各种流线型加劲梁,增大特大 跨度桥梁的刚度;
采用以斜缆为主的空间网状承重体系; 采用悬索加斜拉的混合体系(俗称吊拉桥); 采用轻型而刚度大的复合材料做加劲梁,采
21世纪桥梁桥面将装有路径传感器,巨型 货车、客车无人驾驶也可顺利通过大桥,不 会偏离车道发生堕落现象。桥体内的传感器 可测出大桥的内部危险、潜在故障并及时发 出警报。严寒冬季桥墩上的自动加热系统将 启动吸收地热,地热通过桥墩传向桥面,融 化桥面冰雪;超载汽车、列车通过大桥之前, 将会被装在桥头的传感器感测出来,及时传 感到智能装置,桥头放行栅栏将自动关闭, 以防桥梁超载过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