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巴洛克文学;原指一种造型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因与其风格相近而得名。

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马里诺和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别说它们的代表。

特征是把纤敏丰富的生活感受作巨细无遗的艺术表现,极尽铺陈渲染,矫饰夸张,作品结构繁复,追求事出意外的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拥户王权。

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统一。

第二,强调理性。

倾向于在理性意义上理解人。

第三,崇尚古典。

古典主义重视在古代及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

第四,严守格律。

古典主义谨守既成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一阶段:诗人马莱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布瓦洛奉他为“诗宗”。

彼埃尔.高乃依是第一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梅丽特》《熙德》。

第二阶段:让.拉辛《安德罗玛克》《费德尔》、莫里哀、拉封丹(是古典主义寓言诗人,动物寓言《寓言诗》以动物寓指人类社会,内容丰富多样形象鲜活,有浓郁的道德训诫和警世色彩)、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权威,传世之作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葛朗台,泼里希金,阿巴贡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

2、对主要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安排。

3、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启蒙文学的特征:首先,反封建,反宗教的政治倾向。

其次,深刻、抽象的哲理性。

再次,纯真、自然的审美观念。

最后,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英国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

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

《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

约拿旦.斯威夫特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积极参与政治斗争。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拉伯雷《巨人传》荒诞不惊来显示显示生活。

查理生书信小说《帕美拉》。

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潮流。

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他们深切感受到启蒙运动的危机,由对“理性社会”的怀疑和失望,转为崇尚感情。

他们宣扬感情至上,强调通过人的感情活动的描写表现人性与现实的矛盾。

感伤主义一词即由斯特恩的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

彭斯是18世纪英国诗歌中成就最大的诗人,出色的农民诗人。

与斯特恩称为“前浪漫主义”的代表。

孟德斯鸠书信小说《波斯人的信礼》是最早的一部启蒙文学作品。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声望最高的领袖人物,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的编纂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狄德罗是最博学的,是《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

卢梭是最激进的,是“百科全书派”中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论科学与艺术》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名著,强调人是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容剥削,人们为获取自由,有权进行革命。

卢梭的人学成就主要是三部小说《新爱洛绮斯》是书信形式,被称为“爱的圣经”、《爱弥儿》、《忏悔录》。

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三个阶段:第一,启蒙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

莱辛(新德国文学的父亲,替德国文学戏剧、绘画建立了现实主义基础)是它的奠基人戏剧理论《汉堡剧评》;第二是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运动名称来自克令格尔剧本《狂飙与突进》。

第三,古典主义时期。

席勒《阴谋与爱情》恩格斯称赞“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张:否定现存的封建社会,主张“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要求国家统一;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推崇天才;强调民族文学和民族风格。

《浮士德》的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以浪漫主义为主体。

2、结构的片断性和统一性相结合,以主题思想为中心。

3、多种多样的诗体风格,变化多端的诗歌手法,以适应不同的场景、人物和气氛。

浪漫主义的共同特征: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浪漫主义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由很强的主观性。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他们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第四,浪漫主义善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

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指19世纪英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代表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同情法国大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金钱关系感到不满,主张回到大自然复兴宗法制。

隐居于英国西部的昆布兰湖区,寄情于湖畔山水,歌颂大自然,缅怀中世纪,以表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于憎恶,“湖畔派”因此得名。

撒旦派:诗人主要有拜伦、雪莱和济慈。

此派诗人蔑视传统、敢于斗争。

雪莱《西风颂》司各特《艾凡赫》开了后世的历史小说的先河法国夏多布里昂理论代表作《基督教真谛》标志法国浪漫主义的开始和史达尔夫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的产婆”。

雨果剧本《欧那尼》上演的成功为标志,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取得了在文坛上的统治地位,雨果从此成为浪漫主义的领袖。

法国浪漫主义进入了繁荣阶段。

重要作家乔治.桑。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俄国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的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太阳人”(第一个多余人叶普盖尼.奥涅金)。

莱蒙托夫是他的继承人《诗人之死》(第二个多余人毕巧林)。

裴多菲《爱情与自由》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库伯(第一个采用民族题材)和布莱恩特最先写出具有美国本民族风格的作品的作家,因此被称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小说家爱伦.坡,他竭力反对文学的功利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提倡以艺术美引起审美的快感(唯美主义)是美国哥特式小说(即恐怖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创始人爱默生“美国散文之父”麦尔维尔是美国浪漫小说家,代表作《白鲸》霍桑《红字》被称为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始人。

惠德曼《草叶集》主题:1、自我2、创造3、民主。

艺术特色:1、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

适应不同的场合情感表达的需要。

2、打破诗歌传统格律。

创造自由奔放的诗体。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19世纪现实主义的特征:首先,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现象做出了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再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最后,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梅里美《嘉尔曼》(卡门)、福楼拜《包法利夫人》、都德《小东西》、鲍狄埃《国际歌》、塞克雷《名利场》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小说艺术特色:1、具有怪诞、神秘、恐怖的风格。

2、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3、揭示畸形环境造成的人的悲剧。

4、人物语言多样性与人性化。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丹麦作家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园丁和主人》。

挪威作家易卜生,社会文体剧的开创者《玩偶之家》、俄国果戈里《死魂灵》多余人的名词解释: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的贵族分子形象,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有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无所成,成了于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普希金<叶根尼.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多余人:毕巧林。

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冈察洛夫小说的奥博洛莫夫.巴尔扎特人间喜剧的名词解释:1、《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文学巨著,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内容丰富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史。

首先,《人间喜剧》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其次,《人间喜剧》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再次,《人间喜剧》描绘了人被异化的历史悲剧。

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于19世纪后期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是“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对抗”、上帝之爱和向上帝呼吁,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自我完善作为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

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心灵辩证法名词解释: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狄更斯《奥利佛.退斯特》以流浪儿为主角。

《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哈代“威塞克斯小说”:这些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记叙了19世纪英国南部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揭示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

哈代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代表作《绿荫下》《远离尘嚣》,基调是乐观、轻松、愉快的。

第二阶段代表作《还乡》,基调是忧郁、迷茫、阴沉的。

第三阶段代表作《无名的裘德》。

基调是悲怆、深沉、思辨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处女作《穷人》,代表作《罪与罚》,擅长写变态心理和精神病态小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简奥斯汀作品被称为“三寸象牙雕”1、结合作品谈谈雨果的人道主义1.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和习俗的强烈遣责。

集中体现在小说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上。

(冉阿让:因贫穷而潦倒,法律的压迫而变得凶狠的男子。

芳汀:因饥饿而堕落的妇女。

柯赛特:因黑暗而羸弱的孩子。

)2.宣扬爱与仁慈万能的思想。

通过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主角冉阿让的灵魂从沉沦-得救-升华的过程得以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