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谚语俗语

成语谚语俗语

成语故事一、含有历史故事或人物的成语1、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

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

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

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锅,渡江后凿破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败秦。

2、卧薪尝胆卧薪尝胆表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

春秋时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受屈辱伺候夫差三年后,夫差才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所以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越国强大了起来,灭了吴国。

3、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典出自史记。

讲的是廉颇觉得自己身为赵国第一武将,出生入死,战功显赫,见蔺相如并没有任何功劳,却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就总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知道后故意躲着他。

别人问他是不是害怕廉颇。

蔺相如就说自己面对秦王都毫不惧怕,又怎么会怕廉颇。

只是担心将相失和,会影响到国家,所以才躲着走。

后来廉颇知道了,觉得羞愧。

就赤裸上身,背负荆条去请求蔺相如的原谅。

结果自然是两人化敌为友,共同辅佐赵王,为赵国赢得几十年的安定,成为一段佳话。

4、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问各位大臣。

不敢违背赵高意愿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5、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指比喻熟练有把握,心中有数。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他为了画好竹子,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正是因为对竹子形态等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认识,所以画竹子的时候不用草图,可以直接画好。

6、闻鸡起舞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代的祖逖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7、纸上谈兵纸上谈兵表示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出自《史记》。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于他。

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8、沉鱼落雁沉鱼落雁表示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9、抛砖引玉抛砖引玉比喻先发表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高见。

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

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

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览,便先到了寺里,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

果然,赵嘏看到墙上的诗句后,觉得很好,便顺手续了两句,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诗。

10、望梅止渴望梅止渴表示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

时值盛夏,行军途中战士们异常干渴。

曹操灵机一动,大叫:“前方有一梅林,结满了酸甜的梅子。

”战士们口生唾液,于是不渴。

11、悬梁刺股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人,勤奋好学,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12、毛遂自荐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赵国向楚国求助,赵王派平原君招募20人去楚国说服楚王,排除当时险境,已经得到19人,还差一人,随后毛遂自己向平原君推荐。

到了楚国,毛遂以自己高超的口才把楚王说得心服口服,答应出兵帮助赵国。

13、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14、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

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

他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把军队撤九十里。

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15、凿壁偷光凿壁偷光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匡衡小时候喜欢读书,家穷买不起蜡烛.一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16、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意思是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

东吴的吕蒙,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

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在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空隙时间努力读书。

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

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

结果鲁肃前去看望,吕蒙真的进步很大。

17、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

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诸葛亮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

三人不高兴地回去了。

后来刘备打算三访诸葛亮。

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

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

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18、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楚国有一件叫和氏璧的宝玉,被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国丞相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使计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19、金屋藏娇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

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

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他的祖母窦太后问他长大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他说要娶表姐阿娇为妻并为阿娇盖一座金屋子。

汉武帝坐上皇位之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他真的为阿娇备下了一坐金碧辉煌的宫殿,并册封她为皇后。

20、东窗事发东窗事发比喻阴谋已败露,将被惩治。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

秦桧的阴谋败露后,被捕入狱,在牢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探访他。

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

二、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1、塞翁失马塞翁失马指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古代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为什么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马回来了。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去打仗,绝大多数都死在战场。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2、坐井观天坐井观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小鸟说:“我从远处飞来。

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

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小心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到处寻找都没找到。

4、狐假虎威狐假虎威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老虎寻找食物,结果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我来做野兽们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野兽们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有道理,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而是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5、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窜出来,撞死在树上,农民很高兴,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种地了。

每天,他就躺在树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上来。

但农民再没有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庄稼却死了了。

6、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本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

7、叶公好龙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讲的是虚伪的叶公对外宣传喜欢龙,在家里的装饰上、壁画、用具上都雕刻或镶嵌上龙的纹饰,人们也认为其痴迷于龙,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真龙,真龙现了真身去见叶公,叶公吓得落荒而逃,于是叶公喜欢龙的伪装,不击而破。

8、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贵族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