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人物品评篇(一)(2019·达州改编)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tuó):布袋的一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御史诣.学宫诣:到(2)属吏咸.伏谒咸:都(3)迁.淳安知县迁:升迁(4)宗宪子过.淳安过:路过2.下列选项中,与“倒悬之”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何陋之.有(《陋室铭》)1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D.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解析】“倒悬之”的“之”是代词,意为“他”。
A.宾语前置的标志;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他;D.助词,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招待(他)。
4.海瑞在民间人称“海青天”。
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孟子》中关于“大丈夫”的看法与选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示例】“青天”应是像海瑞“独长揖”一样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威武不能屈”;“青天”应是像海瑞“布袍脱粟”一样清正廉洁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附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
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
”(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后,在任2期间穿布衣,吃糙米饭,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
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怨恨驿吏,把他倒吊起来。
(有人报告海瑞,)海瑞说:“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招待(他)。
现在此人的行装非常奢华,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
”(海瑞)打开(他的)行囊,有数千两金子,收缴国库里,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宗宪,胡宗宪无法加罪(海瑞)。
(二)(2019·江西改编)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________________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3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B.欲/以为御史大夫C.上默/然惭D.故/特召君耳【解析】C.“上默然惭”的主语是“上”,根据主谓断开的原则,应该是“上/默然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是.时殿上皆恐是:这(2)人有言其贤.者贤:贤能,有才能(3)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闻:听说(4)季布为.河东守为:担任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4①季布劝阻吕后讨伐匈奴;②季布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
性格:刚正不阿(直率、勇敢)。
附参考译文: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
”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
”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多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
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停留了一个月,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
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
”皇上默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罢了。
”(三)(2019·唐山三模)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5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③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③戾:凶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读书不辍.辍:停(2)夜则闭户.户:门(3)旧尹莫.敢诘问莫:没有谁(4)去.官十年去:离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A.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②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B.①追而.还之②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C.①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②其.真无马邪?(《马说》)6D.①犹为.立碑颂德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解析】A.介词,在;B.连词,表顺承;C.代词,他/助词,表示加强诘问的语气;D.介词,替。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4.选文第一段表现了张养浩哪些可贵的品质?拾金不昧,勤学苦读。
5.选文第二段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两件事,请概括第二件。
严厉惩处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附参考译文: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出门,碰到有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张养浩)十岁的时候就不停地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他这样做。
张养浩白天就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暗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
等到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免除了有7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相互劝诫说:“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凶狠,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没有谁敢过问这件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四)(2019·石家庄28中模拟)【甲】曹公出濡须①,作油船,夜渡洲上。
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②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
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
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
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
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
”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
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
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
”乃彻军还。
【乙】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
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丙】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少文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________________8①濡(rú)须:水名,今称运漕河,古代江淮间交通要道。
②馀:同“余”。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三处)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弓弩不得妄.发妄:随便,任意,随意(2)公宜.速去宜:应当,应该(3)曹公语.诸将曰语:告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①权乃.自来②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①权为笺与.曹公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C.①刻石以.纪汉功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①问其.所志②其.正色邪?(《北冥有鱼》)【解析】A.竟然;B.给/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C.用来/因为;D.他/表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