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部分1 工程概况35kV乌力吉变电站316站、和屯池变电站316站用变改造工程2 编制依据《变压器基础及防火墙施工图》F122ⅡS-T0434《电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3 施工准备施工队伍的合理选择安排,人员数量确定。
电源由A列外的二级电源盘引接,施工机械、材料的布置落实。
周转工具、模板、脚手管及其附件提前准备。
方案考虑,图纸会审,钢筋委托等。
施工前从厂区控制桩引测,做控制桩,使用前对控制桩的精度进行复查,确保控制桩的精度。
4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破桩)→验槽→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板→回填。
测量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标识开挖深度并进行验收。
高程引自业主指定的高程控制点;仪器级别为S3,每公里往返测量中误差为±3mm;纵横向作好轴线;作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保证控制桩在挖方过程中的安全完好;土方开挖:考虑到现场空冷柱的施工,因场地原因,决定采用分部施工、分部开挖的施工方案。
第一次开挖变压器承台及防火墙基坑,待变压器承台和防火墙基础完成后回填至池壁标高,再开挖周圈池壁基槽,施工池壁。
变压器承台及防火墙基础底标高为,总共开挖土方量共计约1000m3。
开挖工作须做好边坡放坡、安全警示等安全防卫工作,修坡时应用脚手管搭设下坑通道,方便施工人员通行,并做好安全防卫等工作。
开挖按预先撒好的灰线开挖,工作面按500mm考虑,因基坑较浅,基础坑放坡按1:考虑。
采用1台反铲挖掘机开挖,先挖至米标高,待破桩完毕后再人工清理开挖至设计标高,防止扰动原土,考虑到正处于雨季施工时期,在基坑两边挖排水沟两道(300mm*200mm),防止下雨浸泡基坑。
挖基坑时在基坑上口周围外侧处堆300mm高土堤用作雨季挡水的防雨堤,防止坑外雨水流入浸泡基坑。
由于弃土点距离较近,配备3台自卸车运输弃土至指定堆放点。
人工清底后挖出的土由挖掘机统一清出。
夜间施工时必须安排足够的照明并设置安全围栏在坑边作围护。
垫层工程:破桩工作完成后,由监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基坑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的施工,垫层厚度及平面尺寸严格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垫层表面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垫层完成24小时后在其表面进行放线工作,放出基础模板及下层主筋的位置。
钢筋工程:本工程采用HPB235和HRB335两种型号的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40mm,梁、柱35mm,池壁25mm,防火墙25mm。
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钢筋放样工作,制作工作按照放样进行,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分批运至现场绑扎。
钢筋现场存放要挂标识牌,标明规格和使用部位,钢筋下方垫方木以避免同土壤接触而腐蚀钢筋。
钢筋绑扎时先将钢筋按照垫层上放线的位置进行排布,位置摆正后进行绑扎;严格控制接头间距;先绑扎底层网片钢筋,网片下必须按设计要求垫垫块,必须保证钢筋间距均匀,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网片绑扎务必牢固,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底板钢筋接头位置必须与规范一致,接头相互错开50%。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中心和两端用#20铁丝双股扎牢。
绑完承台底皮钢筋后,应按要求摆放上部梁的纵向钢筋及梁的箍筋,并搭设脚手架做为支撑,在梁底皮钢筋下垫上小马凳,做为上部梁钢筋的垫块,马凳高度以梁下皮钢筋的保护层为准。
绑扎完梁的钢筋,开始摆放基础承台的上皮钢筋,钢筋要从中心向两侧摆放,按图纸设计间距摆放均匀,并以马凳做为支撑,马凳也做为承台上下网片钢筋地架立钢筋,马凳采用Φ16以上钢筋制作,高度以上下皮钢筋网片的净距为准,按照规范规定控制绑扎质量,务必绑扎牢靠。
板墙的插筋在基础浇筑前与基础钢筋一次绑扎完成,严格控制此部分钢筋位置,在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把位置误差控制到最小,为板墙纵筋位置的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防火墙双排钢筋之间绑扎拉筋,固定双排钢筋的相对位置,拉筋用φ8钢筋制作,间距600mm梅花型布置,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在板墙钢筋外侧绑上塑料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模板工程:基础位于零米以上部分,采用普通竹胶合板或多层板,防火墙基础采用普通钢模板。
模板配制,拼缝处涂玻璃胶粘接严密,模板支设,接缝处粘贴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模板制作模板选用单面镀膜玻璃钢竹胶合板或多层板。
严格要求竹胶板原材料的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硬度,几何形状方正,几何尺寸准确、统一,厚度均匀一致。
方木选用50×100mm规格,使用前根据方木质量情况加工成50×88mm规格,根据模板厚度可适当调整。
刨好方木先固定成骨架,保证平整,几何尺寸准确方正,然后将竹胶板拼接上,模板拼缝保持一条线,要求接缝处平整无错台,接逢的拼接保证不透明不漏水,平刨严密。
同一平面内相连各块模板在配制前选用板时应注意板厚误差,所用各板板厚差应≤1mm,保证拼缝效果。
在竹胶合板破口时为保证表面镀膜玻璃钢不被损坏,要求竹胶板光面朝上。
方木刨压尺寸必须统一,误差≤。
方木竖直使用,间距200mm,所有模板缝处使用50×100mm 长方木固定。
方木接头处应用1000mm长方木加密。
刨床操作平台长度不小于1000mm,平台平整,刨刃锋利。
竹胶板用自攻钉固定在方木上,用与自攻钉帽同直径的钻头扩孔,然后用自攻钉将竹胶板与方木连接,钉帽打入竹胶板面1~2mm,然后用云石胶补平,用壁纸刀或刨刃铲成光面。
自攻钉保持一条线,间距200mm(周圈和接缝处),内部间距300mm。
模板配制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护模板面,模板配制好后周边刷灰漆处理,防止浸水变形。
侧模板分段制作,以便于运输、安装,但应尽量减少现场拼缝数量。
模板安装模板侧面用Φ51×钢管围檩,Φ12对拉螺栓@600×600加固,模板找正后,对拉螺栓螺母加固牢固,并与对拉螺栓焊接。
防火墙侧模用斜支撑加固,斜支撑横向间距1500mm,竖向间距2000mm,斜支撑和插入地下1m的钢管连接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定性。
模板支撑系统计算模板荷载计算:振捣器长L= 影响半径R=最大侧压力F1=β1β2v1/2 =×24××××2= m2F2=rH=24×=84KN/ m2取两者中较小者F1= KN/ m2侧压力设计值为F3=××= KN/ 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力P2=4KN/ 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力设计值P=4××= KN/ m2荷载组合F=F3+P=+= KN/横向围檩采用2Φ51×脚手管,间距600㎜,竖向围檩采用同一规格的脚手管,间距600mm。
围檩截面验算:横向围檩采用2Φ51×脚手管,间距600,作用在横围檩上的线荷载q= =×=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横围檩验算:M==××=抗弯承载力:σ=M/W=×10/2/=㎜2满足要求围檩最大挠度计算:W=×ql2/100EI=××100××105×2××104=㎜因此,横围檩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要求。
M12对拉螺杆@600×600分布作用在每根螺栓上的拉力:F=Pm·A=××=对拉螺栓的应力:M12净面积为σ=F/A=×1000/=<215N/m2选M12@600×600对拉螺杆。
铁件安装:基础顶部铁件安装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固定于钢筋支架上,为保证基础表面铁件的平整度,使用水准仪配合铁件的安装,安装前先在铁件上开Φ80mm的孔洞,以便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插入振捣和排气。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泵车布料高度控制在2m以内,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浇筑方法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40cm,先浇筑5~10cm同标号水泥砂浆,然后分层浇筑混凝土,确保上层混凝土浇筑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棒插入深度为50cm,插棒间距不超过50cm,混凝土振捣器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现灰浆,没有气泡且不在沉落为宜。
混凝土浇筑时,应有专人看护模板,发现松动及移位应马上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至顶标高时,因为顶部混凝土石子下沉,应在顶部撒一层洗净后的碎石振捣密实,以防止顶部混凝土出现龟裂。
混凝土浇筑完后,用刮杠刮平后,用木抹子抹平搓实,初凝后压面一次,终凝前再压面一次,混凝土初凝前严禁人员在其上走动及堆放杂物。
变压器基础面必须水平,平整度为:3m内任意两点高度差不大于5mm,水平度沿长轴方向最大10mm,沿短轴方向最大6mm。
防火墙混凝土分两次施工:基础部分施工和墙体部分施工。
由于防火墙较高,采用泵车浇筑和布袋下灰方法。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适当延长,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无麻面、无气泡。
保证模板接缝严密,对拉螺栓孔要封堵严密,保证无漏浆现象,但要做到使气泡充分溢出,控制每点振捣30~35s,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延续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考虑连续浇灌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较大,混凝土浇灌速度控制在h,浇筑完后,顶部浮浆较多,应部分淘除,撒冲洗干净的石子一层,用木抹子抹平,初凝后压面一次,终凝前再压面一次,使表面密实平整。
常温浇筑后6~10h盖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施工缝的处理:浇筑混凝土前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凿掉、凿毛并用空压机清扫干净,且提前24小时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前先浇同配合比水泥砂浆一层(10cm厚)。
土方回填:填土采用素土夯实,回填前应提前做击实试验,以确定压实系数及最小干密度。
基坑周围拆除部分围拦,填土停顿时应及时用移动围拦围护;进基坑坡道和基坑周围地面满足运土车辆的行走要求,基坑边车辆倒土时,距坑边两米处,应挡道木以防车辆翻入坑内。
基底处理:应先清除基坑中木屑、砖块等杂物。
基底局部有松土时,应将其充分夯实。
回填土区域内的隐蔽工程应经在回填前通过验收。
分层填土夯实填土前应先在基础承台上抄好标高,自下而上每250mm抄一个标高,回填时按标高分层填土夯实。
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为300mm,夯实4遍,填土顺序尽量做到由基坑外圈填起,填至回填要求标高,然后再填下一圈,这样可以使车辆直接将土倒入基坑,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回填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运输车辆和夯实机械都有专人指挥,基础周围应人工夯实,以防碰伤混凝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