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汇报材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祝桥镇商会工作汇报各位领导:今年以来,祝桥镇商会在区工商联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区工商联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商会在镇党委、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商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面,将我们工作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祝桥镇及商会总体概况(一)祝桥镇概况祝桥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部,西距上海中心城区30公里,南距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18公里。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前沿和中心腹地,祝桥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凸显。
全镇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有国家商用飞机总装基地,西接迪士尼乐园,北靠空港综合保税区,G1501远东大道、S32申嘉湖高速公路、川南奉公路、建设中的浦东铁路和两港大道贯穿其中,成为国际航空港连通上海市区的交通干线。
2003年,在区划调整中,原祝桥镇、盐仓镇、东海镇撤并建成新的祝桥镇,后朝阳农场也划归祝桥镇管辖区域。
全镇现有区域面积86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11个居委。
常住人口12万,其中户籍人口万人,来沪人员万人。
户籍人口中,居民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比例达到68%。
2009年,祝桥镇党委、政府围绕“举好一面旗、走好两条路、打好三张牌、做好四篇文章、凸现五条主线、实现六大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出140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地区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企业产值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税收入库亿元,同比增长%;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合同外资9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0%;实际到位外资6427万美元,同比增长143%;新增就业岗位3571个,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0元,同比增长10%。
(二)祝桥商会概况祝桥镇大开发大建设以来,非公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占全镇的%,解决就业人口3万余人,已经成为祝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祝桥镇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立会、制度健会、活动兴会”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综合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
商会领导班子现设名誉会长、会长、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各一名,副会长20名,副秘书长18名,执委36名。
商会凝聚了化工涂料、金属制造、包装材料、生态农业、纺织服装、建筑、电机、锻造、医疗器材、汽车出租等行业共113家会员企业。
镇商会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和便于开展活动的要求,将会员企业分成祝桥地区、空港工业区、盐仓地区和东海地区四个片区,其中,祝桥地区有34家会员企业、空港工业区有33家会员企业、盐仓地区有26家会员企业、东海地区有20家会员企业。
二、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商会工作一直以来,祝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商会工作高度重视,不仅在商会工作方针、工作思路上给予悉心指导,而且亲身参与商会相关活动。
为了使商会工作常态化,镇党委、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一)建立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与商会会员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倾听他们对镇党委、政府和镇商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镇党政班子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联系企业制度,即每位班子领导联系5-7家会员企业,做到“四必访”:会员企业老总及其家属生大病必访;会员企业遭遇困难必访;新会员企业入会必访;会员企业扩建或撤迁必访。
如镇党委书记王超在走访落户空港工业区内的上海森松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时了解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现有的厂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急需扩建厂房,经王超书记多方协调,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将工业区内的几家民房进行动迁,腾出土地让森松公司进行三期厂房扩建,为企业后续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班子成员在下企业走访过程中,对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都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华东制药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申健包装装潢厂、祝桥轧钢厂、金属冲压延厂等10余家企业每年夏季是企业生产高峰,而供电上又碰到避高峰,为解决企业生产问题,镇相关领导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有效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得到了企业家们的好评;当了解到工业区内的一些企业晚上需要加班,职工下班后道路上路灯较少,给企业员工出行带来不便,镇相关领导及时与空港工业区联系,投资400余万元实行了亮灯工程,帮助企业解决了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问题。
(二)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要办好商会,首先要有一个健全高效的办事机构。
在商会领导班子成员中,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了商会名誉会长的职务,分管经济的副镇长、党委宣传委员、工会主席、招商办主任、经济发展办主任分别担任了商会副会长、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和执委等职务,形成了党委、政府相关领导挂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的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
定期开会,研究商会重要工作事宜,真正做到了小事不隔周、大事不隔月,大大提高了商会办事效率。
现在会员主动和商会秘书处联系的多了,找商会解决问题的多了,说明商会对会员凝聚力提高了,通过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工作形式,让会员感到参加商会不是形式,而是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三)建立商会重要活动主要领导参与制度商会工作是党委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镇商会开展各项活动,都必须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做到重大问题和重大工作向党委请示汇报,并按照党委的安排布置,努力履行好工作职能。
在镇商会每年组织的重要活动中,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
如每年召开的祝桥镇经济运行分析会、骨干企业座谈会,开展体检活动以及与云南省新尚完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到河南南阳、浙江温岭总商会学习考察活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既帮助会员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同时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又增强了党委、政府对会员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
三、今年以来商会主要工作今年以来,我镇商会以活动为抓手、以服务为宗旨、以宣传为桥梁,着重做好了服务企业、凝聚非公经济人士等工作。
(一)以活动为抓手,密切会员企业间的联系1、组织商会会员前往浙江温岭市商会学习考察。
为进一步帮助商会会员企业开阔发展视野,5月27日-29日,镇商会组织执委以上会员企业共70余家前往浙江温岭市商会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考察。
考察中,企业家们一同参观了钱江摩托和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两地商会共同签订《友好商会协议书》,并就商会怎样服务企业开展了座谈交流。
同时,根据王超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在建队伍、谋思路、出政策、拓市场、帮融资和树典型上下功夫”的要求,镇商会秘书处进一步树立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加强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的意识,紧紧地将企业凝聚在镇党委、政府周围,共同为实现“祝桥新镇、空港新城”的宏伟蓝图献计出力。
2、组织商会会员企业参加经济工作会议。
在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中,镇党委、政府都邀请全体商会会员企业参加,对招商企业税收入库100强进行表彰,并评选出杰出贡献奖、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胜奖,让各企业充分了解祝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企业紧密团结在镇党委、政府周围。
今年,共有70余家商会会员企业受到表彰。
3、组织企业家参与“弘扬世博主人翁精神”大讨论。
为激发各企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热情,4月9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弘扬世博主人翁精神”大讨论活动,上海重矿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祝桥新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讨论。
4、开展“致富思源感谢党,回报社会献爱心”活动。
镇商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把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
不比阔气比贡献,不比财富比信誉,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共同富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在今年的迎春团拜会上,商会会员企业捐款200余万元。
在玉树地震后,镇商会积极发动各会员企业开展捐款活动,活动共募集到善款40余万元,其中上海重矿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捐款20万元。
5、联合镇劳动保障所开展企业用工招聘会。
3月13日上午,祝桥镇商会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共同举办了2010年度祝桥镇春季企业用工招聘会,此次招聘会有40多家会员企业前来设摊招聘,共推出了600余个岗位,主要涵盖了普工、技术工、文员等工种,供不同层次的求职者选择。
招聘会共吸引了近5000余名求职者前来应聘,共收到1500份求职意向表,现场签订就业意向的有1331人次,其中与本地人员签订就业意向的有959人次,与来沪人员签订就业意向的有372人次,从而有效缓解了失业人员的就业困难。
(二)以服务为宗旨,加强商会自身建设1、创新工作载体,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非公企业加大转型投入。
以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为契机,与工商、税务、工行、建行、农行、农商行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助力中小企业”签约活动,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困境。
二是搭建法律服务平台,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与司法所联合开展“法律服务非公企业”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咨询、企业维权、劳动纠纷非诉调解等法律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
三是搭建外联服务平台,为非公企业开拓市场服务。
充分发挥镇商会“外引内联”独特作用,通过加强与其他地区商会组织的联系和交流,着力在引导我镇非公企业“走出去”和将外地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请进来”上下功夫。
四是搭建政策服务平台,为非公企业送政策送信心。
为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我镇招商引资的热情,镇党委、政府及商会定期深入各企业进行调研,今年适时出台《祝桥镇招商育财激励政策的实施意见》、《祝桥镇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实施意见》、《祝桥镇关于“扶企业、保增长”奖励政策的补充意见》等企业扶持政策,广泛深入宣传党委、政府对非公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把党委和政府对非公企业的关心、支持送到非公企业手中,激发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引导非公企业建设转型人才队伍。
为适应会员企业有效应对挑战、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需求,今年以来,我们多次召开了商会会员企业培训会议。
如邀请浦东新区经济信息委工业处处长张学龙开展中小企业政策宣讲会,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引导非公企业练好内功,抢抓机遇,“危”中求“机”,促进我镇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注重发展会员,稳步壮大队伍。
队伍组织是商会的脉络,会员是商会的血液,会员的规模与层次直接反映着商会活动开展的空间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