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1.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教育行为,只有在得到学生真心的接受并予以信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效果。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才有可能、有力量改变一个人——厌学的变得喜欢学习了,表现出色的更加精益求精……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走进学生心灵,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成就感,增强“我是好孩子”的信念,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所作为。
第6周
小小活动天天记
第18周
期末考试
第7周
建立自己的小天地
第19周
期末考试
第8周
打字高手1
第20周
机动
第9周
打字高手2
第10周
设计我们的校门1Biblioteka 第11周设计我们的校门2
第12周
我的梦(画图)
水平一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
3.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4.学会文件保存
5,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水平二
掌握操作系统的图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1.直线和曲线工具2.矩形与多边形工具
3.椭圆工具4.填充工具
5.裁减工具6.文字工具
7.能够进行简单属性调整
教学措施
霍城中心小学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制定人:李永全
学
情
分
析
课堂上能够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而且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信息技术学科有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教学中应着重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个鲜活具体的案例,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知识,以达到技能联系实际的目的,并深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不仅要帮助学生习得技能,而且要让学生体验到这门学科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期望在这门学科里能有所创造。
3.用心经营课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师,在课堂上我时刻铭记,教育是一种帮助,一种服务,一种引领。我们只是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养成优秀品质,引领他们学习知识、健全人格。因此,对课堂要有设计、有目标、讲方法、讲效益,在日积月累中,课堂会成为教育最能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地方。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学期总课时数
实际授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考试课时数
机动课时数
20课时
18课时
18课时
2课时
1课时
教学进度
周
次
周次内容节次
周次
周次内容节次
第1周
准备课
第13周
我们的作品
第2周
生活中充满了信息
第14周
金山画王1
第3周
金山打字通1
第15周
金山画王2
第4周
金山打字通2
第16周
金山画王3
第5周
个性化桌面
第17周
期末复习
的问题
分层导学法的研究:解决差异性教学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表现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确实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
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与教科书的对照表
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
教科书
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本学期应以故事、小品、漫画或动画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适当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因资源海量而庞杂,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故要提高网络课的效率,网络资源应与教学内容相关,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
学中需
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