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准确、简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
标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串联法
句子摘抄法
方法一:标题扩充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标题扩充法”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jiānɡ)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
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儿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出相关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了呢?
回答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加以完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冻死在街头呢?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事。
1、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2、要紧扣文题提出相关问题。
方法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具体操作: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我爱湖
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的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湖是活的,层层粼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象一幅迎风飘舞的绸。
湖是硬的,象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里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活?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或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又或放一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啊,织出湖面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
环,象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
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听,“轰轰”礼炮响了,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一下,联欢会马上开始,你就会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那是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不用焦急,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湖是美的,我深爱着湖。
《我爱湖》各段段意:
1、我爱湖,因为湖很美。
2、静静的湖很可爱,雨中的湖更动人。
3、湖是美的。
主要内容:静静的湖和雨中的湖都很美。
方法三: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注意:
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四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主要内容: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方法四:句子摘录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大海赞
早晨,大海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海水被朝阳映得通红。
中午,太阳炙(zhì)烤(kǎo)着沙滩,沙滩变得火热。
这时的海是蓝色的,几只银白色的海鸥在翱翔,不时传来叫声。
傍晚,落日的余辉挥洒在海面上,海似乎平静了些。
一会儿,涨潮了,清凉的海水冲击岸边的礁石,发出隆隆的撞击声,真像一曲雄壮的交响曲。
月亮升起来了,柔美的银光随着海水的波涛在扩散,这时的海又显得格外庄严。
啊,大海,你是多么壮阔,多么美丽,多么迷人!
画出《大海赞》中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答题步骤:
步骤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步骤二:认真分析文章,从词、句、段、写作特点等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步骤三:检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内容。
步骤四: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
易错点归纳
1、不要太简单:简单到内容都残缺了,就不是文章的“缩影”。
2、不要太啰嗦:主要内容,顾名思义要概括出主要的,不要把可要可不要的话也写上。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