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1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报告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日指出,人社部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截至9月底,全国有21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日新闻发布会,通报20XX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
李忠在介绍劳动关系工作进展情况时指出,一是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和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指导督促企业按规定调整劳务派遣用工比例。
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指导。
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截至9月底,全国有21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
劳动标准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了对地方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指导,规定20XX年9月3日放假期间劳动者工作工资计发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科学设置了发展目标。
这些发展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领域。
其中,约束性指标13项,主要针对政府;预期性指标主要针对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起引导作用。
通过这些指标,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XX年3月6日)
二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
推动健全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推进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
前三季度,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案件万件,涉及劳动者万人,同比增幅为%和%。
方针政策宣传教育。
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家处理邪教问题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推动建立省级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
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截至9月底,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万件,主动检查用人单位万户,督促用人单位与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324亿元,涉及劳动者万名。
李忠还介绍了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
督促各地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继续推动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制定出台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依法规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违纪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少数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履行“一岗双责”意识还需进一步增
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工作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腐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有效预防腐败的教育、监督机制和法规制度监督执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此,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是进一步加强调解仲裁工作。
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调解仲裁结案率。
推动完成仲裁院建设和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调解组织建设目标任务。
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下面是整理关于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欢迎借鉴!
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
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
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
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公务员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因为通过这项改革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约束好“有形之手”,并且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合理化公务员的薪酬体系。
我们认为,在
坚持党的领导之下,应该积极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即考虑将其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前者主要从事决策性的工作、进行方向性的把握;而后者主要是处理一些日常的行政事务,可以通过绩效和服务水平予以考核。
在考核公务员的能力与效率的基础上,适当的限高提低,而不是笼统的涨工资。
三是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
研究制定用人单位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社会公布意见。
指导地方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情况的监管力度。
加大力度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已经有湖南、海南、西藏、山东和深圳等五地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近年最低。
专家认为,最低工资涨幅的收窄,源于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此外,最低工资的确定必须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应注重保持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