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对联简单入门
抔
荒
土
苍
梧
泪
上
客
联
问
定
山
何
所
有
下 联
满
山
红
紫
数
声
莺
•肆
从右往左
来
直
看
登
长
岳
沙
麓
百
三
姓
千
家
丈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又
才
食
饮
武
长
昌
沙
鱼
水
立
发
志
愤
读
识
尽
遍
人
天
间
下
书
字
一
千
片
层
青
白
山
浪
殿
帆
隔
樯
云
雨
雨
风
滋
送
春
花
树
香
碧
红
连
满
天
地
树
几
村
处
流
白
水
云
野
前
人
代
家
事
百
一
丈
抔
高
荒
楼
土
碧
苍
血
梧
碑
泪
满
客
桃对门春对楹 符偶对联子联
嘉
新
最早 春联
节
年
号
纳
长
余
春
庆
五唐后蜀主 孟昶
对 联
壹 贰叁肆
特 点
字
词
仄
从
数
性
起
右
相
相
平
向
等
同
收
左
•壹
字数相等
中袁
国 世 这幅对对联联是的袁字世数凯可死多后可,少一,位多者上百字,甚至上千字,少的却 人 凯 四川文只人有写两的个挽字联。,是唯一一幅字
民 数不相等的但对不联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一定要相同。
千
万古
岁
又 食 武 昌 鱼
年 华 潇 洒 莫 蹉
来 看 长 沙 百 姓 家
才 饮 长 沙 水
岁 月 峥 嵘 须 奋
直 登 岳 麓 三 千 丈
来
直
看
登
长
岳
沙
麓
百
三
姓
千
家
丈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又
才
食
饮
武
长
昌பைடு நூலகம்
沙
鱼
水
一风雨立千发 片送滋志层愤 青花春读白识 山香树尽浪遍 殿红碧人帆天 隔满连间樯下 云地天书雨字
连
满
天
地
•叁
仄起平收
对联里讲求平仄相调,平声一般指的是我们拼音所说的第 一、二声,仄声一般指的是三、四声(古音有例外)。区别对 联的上下联,就看对联末尾字的平仄,上联末尾为仄声,下联 末尾为平声,简称仄起平收。
上 联
几
下 联
处
白
云
前
代
第四
事
声
树
村
流
水
野
人
第一 声
家
下 联
百
丈
高
楼
碧
血
碑
上 联
一
•贰
词性相同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 副词,名词对名词,而且相对的词也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一风雨立千发 片送滋志层愤 青花春读白识 山香树尽浪遍 殿红碧人帆天 隔满连间樯下 云地天书雨字
立
发
志
愤
读
识
尽
遍
人
天
间
下
书
字
一
千
片
层
青
白
山
浪
殿
帆
隔
樯
云
雨
雨
风
滋
送
春
花
树
香
碧
红
小学对联简单入门
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是写在纸、布上 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 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 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历史
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 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 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 多年。
山
问
红
定
紫
山
数
何
声
所
莺
有
谢谢观赏!
2020/11/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