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袜子皮皮》课外阅读课听课体会

《长袜子皮皮》课外阅读课听课体会

课外阅读课听课体会
葛苗苗
今天听了节课外阅读观摩课,是由易敏老师执教的《长袜子皮皮》,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语文的难点。

我认真聆听了这节课,感触颇深。

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的来说,易敏老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顺学而导”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

在课堂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

直到下课,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那种欢乐之中。

《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是瑞典有史以来儿童书籍中最畅销的,目前该书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

受到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书中的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

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

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还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

她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孩子们。

她十分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

她好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皮皮是非现实世界中的小姑娘,然而她又是真实的。

易敏老师在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让我印像深刻。

教师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了重点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作用,引导学生悟情。

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

联系自己的教学,我觉得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人的行为都是有诱因的,任何行为同时是有目的的。

从兴趣形成过程来看,只有对内容、对过程有了兴趣,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好奇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我们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本书的导读课应怎么上,到底以什么模式去上,自己也不是太明确,这节课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在今后的整本书教学中,我们也将进一步进行实践与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