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中文摘要】:有人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个词像“逻辑”这样重要。

说它重要,是因为它特殊的研究对象——思维。

人是思维的动物,而逻辑是思维的法则。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纯粹理念之科学,这样的称谓往往让人望而却步。

但事实上,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生活而言,逻辑学都是基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这就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性。

本文从逻辑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入手,通过对逻辑学的工具性和全人类性的深刻分析,论证了逻辑学对社会进步、社会民主进程、科学创新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逻辑学社会功能逻辑思维工具目录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5-8页(一)逻辑学的产生发展................................................第5-6页(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6-7页(三)逻辑学的学科地位..........................................第7—8页二、“逻辑学”的性质.............................................第9-10页(一)逻辑学是认识的工具.......................................第9-10页(二)逻辑学是表达的工具 (10)(三)逻辑学是研究的工具 (10)三、“逻辑学”的社会功能…………………………………第11-13页(一)对社会而言,逻辑学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第11-13页1.逻辑学促进科学发展……………………………………第11-12页2.逻辑学推动民主进程……………………………………第12-13页(二)对个人而言,逻辑学具有认清真相、撇清谬误的功能………………………………第13-15页1. 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第13-14页2.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14)3.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14)4.有助于指导实践,减少失误.................................第14-15页5.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15)四、参考文献 (16)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价值取向呈多样化的趋势,各类矛盾也就应运而生,并呈现复杂化、复合化的趋势。

在如此纷繁错杂的局面面前,人们越来越渴望可以找到一种工具,可以认清事实、撇清谬误、减少矛盾。

逻辑学正是这样一种万能工具。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把逻辑学同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并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在16项重要教育目标中的第二位。

[1]为什么逻辑学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它到底具有怎样强大的功能,这还得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说起。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学的产生发展逻辑学历史悠久,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开始,就分别产生于古代希腊、中国和印度。

在古希腊,逻辑学的建立以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为标志。

中国古代逻辑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发展起来的,战国时后期墨家的《墨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逻辑理论的著作,所以中国古代逻辑又称“墨家逻辑”。

在印度,逻辑学称为因明学,总结古印度逻辑思想的第一部代表作是《正理经》。

相比较而言,古希腊学者对逻辑理论的研究和建树更全面、更系统。

如果我们追溯“逻辑”的语源,会发现“逻各斯”的语义十分丰富。

它既代表着规律,也意味着秩序,也是关系、尺度、理性的代名词。

“逻辑”一词,源于古希腊文λóyos(逻各斯),原意是理性、规律、思想、理智等等。

后来,随着古希腊社会的发展以——————————————————————————————————《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5页。

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大论战的兴起,产生了一门专以推理、论证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古希腊学者就用这个词来给这门科学命名,它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2]。

虽然“逻辑”一词有以上几种主要含义,但在逻辑学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指思维规律。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性认识阶段。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三种:感性、知性、理性。

“感性是人类知识的源头”[3]。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的信息。

其反映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认识对象发出的信息必须直接接触,二是表面性,它仅仅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人们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所谓理性认识,就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加工和制作,形成概念,并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从形式上看,作为思维辩证发展过程,它表现为由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再过渡到其它的概念,如此循环往复,使有关抽象概念和范畴以先行和后继的方式排列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内容上来看,它体现了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思维认识最终是以具体表现来把握的,正如列宁所说:“起初有一些印象浮现,而后有某种东西分出,一然后质(事物或现象的规定)和量的概念发展起来。

然后研究和思考使得思想去认识同——差别——根据——本质对现象的关系——因果性等等,所有这些认识的环节(步骤、阶段、过程)都是从主体走向客体,受实践的检验,并通过这个检验达到真理。

”[4]。

——————————————————————————————————[2]《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5页。

[3]《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第47、44页。

[4]《哲学笔记》第89—90页。

逻辑以思维为研究对象,除了逻辑学,哲学认识论、心理学、语言学等也都研究思维。

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具体范围、侧重点并不相同。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的及其规律的科学。

黑格尔有这样几种说法:“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

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

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5]在《逻辑学》的“导论”中,黑格尔又明确写道:“逻辑的对象即思维,或更确切地说,概念的思维”[6]。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无论何种思维,总有特定的内容,思维内容借以表现的手段和方式,就是思维形式。

既然思维是人们在认识阶段上的理性认识阶段的反映活动,理性认识阶段的反映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所以,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所谓思维的逻辑规律,就是在运用思维的各种逻辑形式时必须遵循的法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这些规律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它们是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三)逻辑学的学科地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块,凡是以数学为科学基础、以实验为研究方法的学科都被归为自然科学,凡是以哲学为科学基础、以经验为研究方法的学科都被归为社会科学。

这样的划分显然是有问题的,它降低了人文学科的地位,掩盖了它们的价值。

因为从哲学与数学的关系看,哲学的范畴远大于数学,数学中体现着哲学的思想。

既然哲学也是自然科学的科学基础。

这样一来,社会科学就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及工具。

于是,有人提出将人文学科独立出来,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足鼎立的局面。

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语言学、数学和逻辑学等。

人文学科的——————————————————————————————————[5]《小逻辑》,第63页。

[6]《逻辑学》上卷,23页共同点是它不是研究某一具体事物,而是注重研究结果和方法。

它试图帮助人们建构一种心灵图式,人们凭借自己的心灵图式去认识、理解和阐释纷繁复杂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逻辑学应该是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

从逻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看,逻辑学应该成为众学科的基础。

著名的波兰数学家和逻辑家塔尔斯基曾指出:“每一门科学中所需要应用的常项,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常项,就是某门科学所特有的语词。

例如,算术中指示个别的数、数的类、数与数间的关系或数的运算等等的那些语词,都是属于第一种常项。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在绝大多数的算术语句中都出现的、具有非常普遍的性质的语词,这些语词我们无论在日常语言中以及一切科学领域中都会遇到它们,它们是传达人类思想与在任何领域中进行推论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不’、‘与’、‘或’、‘是’、‘每一’、‘有些’、……;这些语词都属于第二种常项,于是,就有一门被认为是各门科学的基础的学问,即是逻辑。

逻辑这门学问是要建立第二种语词的确切意义,与关于这些语词的最普遍的定律。

”[7]无论是什么学科,它都必须使用逻辑。

一个科学家,不论是理论家还是实验家,都提出陈述或陈述系统,然后一步一步检验它们。

说得具体一些,在经验科学的领域里,他们构建假说或理论系统,然后用观察和实验来对照经验来检验它们。

这一系列过程都脱离不了逻辑。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学科,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

人和人之间思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了沟通不畅、矛盾激化,而逻辑正是研究在这些差异下所掩盖的一些共同的思维结构与规律,便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述、论证思想。

因此,逻辑又被称为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和最伟大的理论成果,也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总之,逻辑学属于思维科学,它以思维的形式结构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通过这种研究,总结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表述、论证思想的有效凭借,而且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相关主题